第269章 争执不休,谁能夺魁?

8个月前 作者: 咪咪和二黑
第269章 争执不休,谁能夺魁?

“我,这只是抛砖引玉,剩下的诗词由你们来完成!”

“抛砖引玉?”

“你管这叫抛砖引玉?”

数以上千名文人墨客,在听到林枫这话后,直接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如果你管这叫抛砖引玉的话,那我们算什么?”

如果这样的话,那这滕王阁主楼之上,

“太装逼了!”

“什么时候我能像他一样小小的装一下就好了。”

林枫所写下的这首《滕王阁序》,是即兴所写出来的,根本就没有留下半点的时间斟酌和修改。

可即便如此——

看着林枫离去的背影,沉默半晌后,现场无数之文人墨客们,

纷纷把视线汇集到了这《滕王阁序》,最后所留下的这四句诗词,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想当初佩玉、鸾铃鸣响的豪华歌舞已经停止了。

这是在描写今日,这滕王阁主楼——

歌舞升平,莺歌燕舞一派和平的景色。

再看,这诗词所留下的第二句: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黄昏,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

画栋对珠帘。

南浦云对西山雨。

再看,这诗词中所描写的第三句: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

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

这一句诗词,是在借景抒情,接着这滕王阁的美景——

来抒发自己时光易逝的独特情感。

最为关键,也是最为引人注意的,应该是林枫在这《滕王阁序》之中所留下的最后一句——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自流。”

照道理说,

一首完整的七言绝句,

应该是在借景抒情之后,升华主题。以此达到首尾呼应的效果。

可是,反观林枫所留下的这最后一句话——

不是说这句诗词写的垃圾,正相反,哪怕是篇末,林枫的这首《滕王阁序》——

“阁中帝子今何在?”

这诗词当中的前半句,的确是没有什么毛病。

可你反观它的后半句——

“槛外长江()自流。”

为什么,这林枫,会在这诗词末尾当中——

结合林枫刚才所留下的语境,众人隐隐猜测——

既然是文学大家之间的集会,

自然,在文学素养方面的能力肯定不会差。

既然,在坐各位都是来自于五湖四海举世闻名的文学大家,那——

我留下一句并未写完的诗词,让你们来浅浅的填词一下,这——

当林枫背影消失不见,彻底退出于滕王阁主楼之时。

“依各位老师看,这诗词当中的最后一句诗——”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自流。”

“它,应该填什么呢?”

所谓骈文,讲究的就是一个声韵平仄,辞藻华丽,在饱含意境的同时——

还要要求朗读起来朗朗上口!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在写词赋词方面,特别是骈文,不能搞错一个字,一句话。

只要是一个字搞错,那么整首诗的意思都会和原本大相径庭。

很显然,这《滕王阁序》的最后一句诗,是想通过这一句话——

“所以,大家认为,这诗词当中所需要补全的最后一个字——”

“它应该填什么?”

面对林枫的出题,还有主持人的提问。

毫无疑问,《滕王阁序》必定是一首青史留名,必将载入史册的诗词。

这最后需要补全的一个字——

你说《滕王阁序》这等惊为天人的千古绝篇,在场的文人墨客写不出来,这很正常。

《滕王阁序》这等惊艳千古的诗词,已经不是单靠努力二字所能达到的,想要创造出这等神乎其技的诗词——

可是,虽然说《滕王阁序》这等千古绝篇大家写不出来,可是,现场诸位文人雅士——

你说《滕王阁序》这等千古绝篇,我写不出来,这固然不假。

但是,你要说一句填词,现场如此多文人学者都填不出来。

一位来自于清北的古文教授,看着林枫这写下的最后一句诗词,顿时就陷入了沉思——

这位来自于清北的古文教授,缓缓从嘴里吐出一句诗: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水’自流……”

“依我看,林枫所空余下的这个字,应该填‘水’!”

“‘水自流’和‘今何在’互相呼应,这的确非常之雅……”

虽然说,‘水自流’填在这里也的确是看得过去,但是吧,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水自流’填在这里,声韵是压上了,但意境远远就比不上之前,差之甚多啊!

“‘水自流’固然可以,但依我看,这并非最优解。”

一位成名数十年,来自于江南水乡的老牌文人,皱着眉头反驳了教授的观点:

“依我看,林枫所空余的这个的字,不应该填‘水’,而应该填‘船’。”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船’自流。”

浩浩汤汤的翻阳湖之上,

有三两位船家,正悠闲的轮渡这水泊之上。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船自流!”

在诗词的意境之上,的确是要胜出一筹。

立刻就引起了旁人的夸赞:“不愧是樊老,雅量,雅量.”

正当樊老颇为满意自己的填词杰作之时,

“船自流,虽然说放在这里也读的过去,但是我觉得这脱离了《滕王阁序》最初想要表达的意境。”

只见这位年轻人,沉吟半晌,然后缓缓从嘴里吐出一句话:

“依我看,这林枫所留下的最后一句诗词,不应该填‘水’,也不应该填‘船’,它应该填‘独’!连续起来应该读作——”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独自流!”

虽然说,在声韵上稍稍欠缺了一些,可是要真的填下这‘独’字——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独自流。”

“独自流?虽然说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觉得这样不妥。”

“依我看,这林枫所留下的最后一句诗,不应该填‘独’,而应该填‘各’!正确的诗词译解应该是——”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各自流!”

虽然说,只差了一个字,但是这差的一个字和诗词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

一个‘独自’,一个‘各自’。

一个是单数词,一个是多数词。

你把这样两个意思完全就不相同的汉字放在一起,那能得到的诗词含义——

但是,你要说这两个字谁填的对?说不好,这真说不好……

正是基于这种情况,现场——

你说你有理。

我说我有理。

向往的众位嘉宾,直接都傻眼了:

“这林枫,会不会有点儿太过强悍了?”

众人直接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便是文坛宗师所拥有的能量吗?”

沉浸在自己世界之中,默不作声的胡翰墨。

“依你看,这诗词当中的最后一个字,应该填什么?”

“你都填不出来,你让我来?”

“这是不是有点儿高看我了?”

在执政管理方面,祁国强的确是一把好手。

可是,要论起吟诗作画,文学素养,他在这一块的能力相较于胡翰墨,的确是差了太多太多。祁国强说的也是实话——

“这么多词人都在讨论的诗词,如果让我这个糟老头子填出来了……”

说到这里祁国强停顿了下,脸上露出难以掩饰的笑:

“那,恐怕才是真的奇了怪了。”

就在刚才,祁国强还在和胡翰墨打赌,

这林枫究竟能不能写出一篇看得过去的诗词。

可是,但就从林枫目前的表现来看——

林枫,在临场发挥之下,不仅写出了一篇看得过去的诗词,甚至于——

“怎么样,我就说这小子行吧?”

这小子,不仅行,用通俗易懂一点的话来表示——

原本,对于林枫的随意散漫还有些偏见。

胡翰墨对于林枫的偏见,早就已经消失不见。

“行是行,就是这小子,太吊胃口了!”

丝毫没有在意祁国强说了些什么,只见胡翰墨将视线再次投向台上,

“这诗词的最后一个字,它——”

“到底应该填什么?”

正值全场文人墨客因为林枫的这一通操作,争执不休之时。

一直站在滕王阁主楼之上,目睹着林枫作下整首诗词的庄韩。

看着林枫在诗词末尾,所留下的空白。

“我,好像明白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