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南极长生宫遗恨》

2018-04-15 作者: 古木三水
第二百一十章 《南极长生宫遗恨》

十天后,我们顺利的在北京机场降落了,这次我们走的不是“Z”字形路线了,而是“W”字形路线!光转机就转了四次,我当时心里就想:“三通不搞活,沿海的经济就搞不活。”太绕了,费时间,费金钱还费精力。

朱钥是第一次来祖国大陆,瞧什么都新鲜,早把旅途的疲劳忘光了,当天就拉我们去爬长城,我滴妈!最后我是给好心人抬下来的,真吃不消啊!

这么一耽搁又是三天,好不容易回到家,我就剩下半条人命了。紫毓听说了我回来的消息,第一时间赶了过来,再加上二毛,五个人在我的小窝里召开了第一届五人小组会议。

女人的直觉让紫毓感觉到了来自朱钥的威胁,头一次在人前表现的和我很亲密,胳膊始终和我挽在一起,我提鼻子一闻怎么这么香啊?敢情这小妮子还化了淡妆抹了香水。

五个人还有各自带的行李物质使我本来就不怎么宽敞的小屋,挤得是水泄不通。

二毛对这位美丽的大姐姐很感兴趣,上来就问:“大姐,怎么称呼啊?”

朱钥看他一脸痞子相,没搭理他,问我:“这矮子是谁啊?”

我心说:“我的亲姑奶奶,你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啊!”二毛个子不算矮,但要看跟谁比,我和郑椋都是百里挑一的大个,朱钥不穿鞋也在一米七五以上,二毛在我们面前确实显得矮了点,但你一点面子都不给他留,他不得上房啊!

二毛听罢果然暴跳如雷,但是他有个做人原则,就是好男不跟女斗,只好把这股邪火强压在心里无处发泄,可巧正看到郑椋捂着嘴偷笑,二毛那还愿意啊!指着郑椋的鼻子说:“小白脸子!你笑什么?不能揍她,还不能揍你啊!”

说着就要打人,郑椋为人谦和可就是和二毛不对付,说呛了两个人真要动手,紫毓再一旁苦劝可俩人谁都不听,朱钥则不同,乐得看俩男人因为自己争斗,不但不管反而有大有开盘口赌输赢的架势。

我直道命苦,最后气得我差点把桌子都掀了,两个人这才气哼哼的会原位坐下,“见笑,见笑啊,这就是我们的会场气氛,大家都可以随意发表个人意见,气氛严肃而不失活泼,以后还要保持,啊,保持!”后一个保持,我是瞪着眼咬着牙说出来的。

“你们几个真有意思,好了,姐姐不和你们闹了,大家都把手里的金牌拿出来吧!”朱钥首先把自己的赑屃牌拿了出来。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赑屃牌的庐山真面目,正面雕刻的赑屃果然霸气十足,难怪朱家的人横啊!

我们陆续把自己手中掌握的金牌拿了出来,在桌上摆了一溜,“五块,已经过半数了,曾几何时我们的先人披荆斩棘,抛洒热血也不曾集齐如此多的金牌,我等真是幸运啊!”郑椋不禁感慨道。

二毛补充道:“人多力量大嘛!你家先人洒没洒热血我不知道,不过二爷为了这块牌牌可是频死了好几次,到时候找到玉玺可得给我玩几天,我要把多下几道圣旨!”

紫毓笑道:“圣旨是皇上下的,你自称‘二爷’,怎么当皇上啊!”

“当个‘九千岁’‘一字并肩王’也不错。”

我吓唬二毛道:“得了吧!你家因为成分问题还少挨整了?一个地主就要了你爹的命,王爷?你想灭满门啊!”

随后话锋一转:“该说正事了!郑椋我们对玉玺的归属问题有过君子协定,你还记得吗?当时朱大姐不在场我们没敢擅自作决定,现在这个事该定下来了吧!”

郑椋点点头:“这事你不提,我也要说的,朱大姐,我和胡大哥在玉玺归属上意见相左,分歧是无法调和的,作为金牌的传人你也可以有自己的主张,不妨说说看!”

“现在考虑玉玺的事,是不是早了点啊?”

“不早!”我和郑椋同声说道,“没有目标我们死了都不知道最后在为谁卖命,还是讲清楚的好,省的到时候伤感情!”郑椋说的很诚恳。

朱钥点点头,表情变得严肃了起来:“好吧,让我说玉玺找到了,归我保管!”

“凭什么啊?”我们四个全都站了起来。

二毛起哄道:“看看,看看,你们这是请来的哪路神仙?狮子大开口,独吞啊!老子才不傻呢!凭什么你一个人说了算?”

我说:“是啊,朱姐,你也太武断了吧,毕竟寻找玉玺不是你一家出力啊,你这话说的欠妥。”

“让我把话说完!”朱钥双手一拍桌子,“几百年了,我们朱家流落在南洋,看够了华人同胞的苦难,我们华人拼命工作劳动,富有却没有社会地位,处处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祖国无能!积弱!所以我们才让人瞧不起,任人欺负,像没妈的孩子!从清末到近代,出现了多少政府?哪一个真正管过我们的死活!我们被歧视被奴役被屠杀的时候,有人站出来保护过我们吗?没有!我爹当了一辈子律师,和不公正的法律对抗了一辈子,可那又能帮助几个人?没有一个强大的后盾,我们全世界华人还是受歧视受欺凌!我现在问问你们俩,你们两个政府哪一个可以代表全世界华人的利益?哪一个可以保护全球华人的利益不受侵犯?说大话没用!实力强大了才是硬道理,所以我提议玉玺由我们共同保管,直到出现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可以保护我们华人共同利益的时候,我们再把玉玺交给它,你们说怎么样?”

紫毓激动的站了起来:“朱姐姐说得好,我同意!”

“我同意”,“我也同意”我和二毛也被朱钥强大的气场感染了分别举手标示赞同。

郑椋的表情有些为难,但最后还是点头了。

“好嘞,咱们盟誓吧,拿酒来!老胡家可有好酒,我知道地方,这就拿去!”二毛一兴奋就要飘,我忙敲了他一记脑锛:“还他妈喝呢!上次偷喝我爹的酒,差点没把我打死,算了,咱们还是击掌盟誓吧!”

五只手压在一起,共同许下了誓言,郑椋激动的看着我和朱钥:“朱大姐,胡大哥,曾几何时我独自一人面对这个巨大使命,彷徨、恐惧、无助,现在好了有了你们……”

二毛急忙补充道:“还有你二哥!”

“贾老三你别捣乱,让我把话说完,这是成祖之后三家的后人首次合作,我都忍不急要大干一场了!”

朱钥突然高深莫测的笑了一下:“首次合作?那可不见得喔!”

二毛知道我们三家的渊源颇深,我和郑椋又低这个女人两辈,心中不忿想替我们出头,没好气的说道:“大姐头,你有话就说,别阴阳怪气的!”

朱钥并没有生气:“贾老三……”

“老二!不是老三!”

“好吧好吧,不管你是老几,闲话说了不少了,我想问一下,你们这边最近进展怎么样?”

我无奈的说:“就是因为没有进展,所以才千方百计的找你出来,目前除了这五块金牌,别的有价值的信息线索都没有了。”我说话的同时注意观察了朱钥的表情,发现她喜形于色,一点都没有担忧的意思,心中立即产生了疑问,难道这妮子知道点什么。

于是试探性的问她道:“大姐,你们老朱家在大明一朝可谓位高权重,光是成国公的爵位就传了十二代,又沾皇亲,金牌的事肯定了解的比我们这些小门小户多得多,我说的对不对啊!”

我的话朱钥听了果然很受用:“这个自然,我们家世受皇恩累世高位,成祖起兵时就追随其左右,战功无数,深得皇上信赖倚重,朝中和后宫的机密事当然知道的多一些,好了好了,你们几个期盼的眼神真让我受不了,我就不藏着掖着了,你们想没想过自己家传的金牌是怎么得来的?”

郑椋奇道:“当然知道,是成祖爷赏赐的,我爷爷亲口告诉我的。”

朱钥道:“对,是皇上赐的,胡家的也一样,不过,这三块金牌成祖爷是从哪弄的?这一点你们有没有想过?”

我们一下就被问傻了,还真没往这个方向想过,“这个当真是不知道,还请大姐明示。”

“在咱们中国有个老规矩,家里的男孩子长大后,除了长子留家外守业外,其余的儿子都要另置办房产地业出去单过,是不是这样啊?”

二毛不耐烦道:“是,那叫分家,看你费劲的!我爷爷就不是长子,不过他老人家挺受太爷爷宠,分家的时候给了他好多地,据说现在站在城墙上往南看,能看到的地都是我家的,可惜……”

“可惜建国以后全给没收了,你一天地主羔子的好日子都没过过,这段我都听八百回了,耳朵都起茧子了!”我闲二毛打断朱钥重要的讲话,故意刺激他道。

朱钥却说:“贾兄弟没说错,就是分家,不但民间有分家皇家也需要分,就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分封,封地封号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很少人知道,老爹把孩子撵出京城其实心里也不好受,为了弥补孩子们那颗因为和父母分离而受伤的心,皇上会把自己心爱之物很大方的赏赐给他们,以示恩宠。”

郑椋似乎听出了些眉目:“你是说……”

“我们的金牌是朱元璋赏给自己孩子的,郑家的那块原来属于秦王,胡家的属于晋王,是靖难之役后成祖勒令他们上缴的,而我家这块则是太祖亲传给成祖的宝物,当年我家先祖南征前成祖亲手为其佩戴的金牌,可惜……可惜他老死在了广西。”

我恍然大悟,原来其中竟有此等原由,朱钥接着讲到:“靖难之役中数万官员朝臣被杀,之前太祖一朝的官员也被屠戮过三次,所以太祖究竟有几块金牌没人知道,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有四块金牌赐给了,太子、晋王。秦王、燕王,他四个年龄最大的孩子。如果太祖的金牌不止这四块,他还会传给谁?”

“宁王,是宁王朱权!”紫毓脱口而出。

朱钥没想到紫毓的反应如此之快,不由得对她刮目相看:“妹妹好快的脑子啊,对,就是宁王朱权。”

我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了600年前的大明初年,朱元璋是个高产皇帝,有二十六个儿子,其中最宠爱的莫过于第十七子朱权,他的封地在大宁(今天的内蒙古境内),靠近漠北地理位置相当重要,朱元璋把由蒙古族士兵构成的最能征善战的朵颜三卫都划归他管辖,不但朱允炆忌惮他,连不可一世的朱棣也对其感到威胁,于是用计裹挟了宁王朱权一起造反,许诺成功之后和他平分天下,然而夺得天下后朱棣却言而无信,不但不提分治天下的事,反而把朱权的封地牵到了江西南昌,还消了他兵权。

宁王被贬到江西之后,深感前途无望,于是韬光养晦,不问政事,多与文人学士往来,寄情于戏曲、游娱、著述、释道,与道家朋友往来,朱权多才多艺,星历、医卜、黄老诸术皆精,在戏曲、历史方面也有所建树,死后埋于江西新建县石埠乡璜源村缑岭东麓璜源村,回顾宁王朱权的一生,跌宕起伏令人生出无限感慨。

朱权的后半生虽然活得窝囊,但好歹在明成祖的屠刀下逃了条性命,他活下来的秘诀在于低调,可到了他的重孙子朱宸濠那儿就变样了,认为自己的太爷爷太懦弱,打算用武力把本应属于自己的江山夺回来,发动了著名的“宁王之乱”,刚开始打得挺顺手,沿长江而下夺去了几座大城市,可临时拼凑起来乌合之众终难成大事,四十多天就被王守仁的大军灭了,朱宸濠落得个掉脑袋的下场,宁王一支只传了四代就撤藩了。

郑椋自然对这段历史也不陌生,略带忧虑的说:“朱大姐说的话很有道理,可是除了太祖的前四子外,不单单是宁王,其余的二十二个子嗣都有可能被赏赐金牌,二十二个王墓!全都是国家保护单位,那我们只能等到政府挖掘出来,去博物馆看展览的份了。”

朱钥说:“你的担心是多余的,金牌确实传给朱权无疑。”

我奇道:“你怎么如此肯定,好,就算真的赐给了朱权,可现在朱权的墓也是保护单位,你敢挖啊!”

“金牌传给了朱权,却不在他的墓里。”

朱钥此言一出,屋中顿时一片哗然,二毛说:“大姐,我们这儿听你讲故事呢?别吊我们胃口了,有什么就一口气说出来吧,我肠子都痒痒了!”

“刚才郑椋说我们三家是头一次合作,其实不是第一次,”说着朱钥从行李箱的底层取出了本精心包裹的书,“正德年间我们的祖辈就已经合作过了,那是‘宁王之乱’爆发前夕发生的事。”

说完把书放在了桌上,爱惜的抚摸着书皮说道:“这是我家的传家宝,是一个先辈留下的自传,上面记载着一段曲折的经历,其中有不少关于宁王金牌的确切消息,不但如此还有另一块金牌的下落。”

“啊!”我们四个同时震惊地看向了桌上的名为《南极长生宫遗恨》的这本书。

(感谢您阅览我写的《天机再现》第四部,近期会更新第五部《南极长生宫遗恨》,讲诉的是“宁王之乱”期间朱家传人朱炯和胡郑两家一起大破苗疆蚩尤古冢的故事,敬请期待。下星期要当爹了,想想还有点小期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