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学上有两个直接关乎投资者收益的重要概念:一个是现金流,另一个资本利得。一项资产通过一段时间的管理,资产本身的价值就可能获得增值。在这个过程中,资产管理经营期间所获得的现金总和是现金流,而资产增值部分就是资本利得。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花100万元购买一套商品房,交房后即以每年4万元租金的价格对外出租。三年后,这套房子涨至180万元,你决定以这个价格将它卖出。那么,这三年的12万元租金是现金流,买卖房屋所赚得的80万差价即是资本利得。
经济增长时,与现金流相比,投资于资本利得能让投资者在短期内获得巨额收益。因此,大多数人在投资时,都倾向于关注的投资项目“资本利得”。
1973年,《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花费3万美元在怀基基海滩购买了一套公寓,两年后就以4.8万美元的价格转手卖出。
尝到甜头之后,他又以1.8万美元一套的价格在毛伊岛买了三套公寓,一年后又以每套4.8万美元的价格全部卖出。
这样,他在短短的一年内就净赚了9万美元——这几乎是他做海军陆战队飞行员时收入的6倍。如果高的收益,让他以为自己就是天生的投资家。
罗伯特·清崎用少量的钱赚到了大量的钱,就是出色的投资者。根据“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的规则,这并没有错。然而,罗伯特·清崎的“富爸爸”却告诉他,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他应该为现金流投资,因为“投资资本利得就像在赌博”,赌赢了今天,却未必赢得了明天。
的确,谁也不能准确预测明天会发生什么。今天发生过的事情,明天可能不再发生;今天没有发生的事情,明天却有可能发生。如果市场没有上涨,信奉资本利得的投资者,很可能会让人陷入不利局面。
从2007年到2009年的两年间,美国股市中股票的市场价值下跌了50%。这是一个用资本利得进行衡量的价值。这就意味着,为了获得股票买卖差价的投资者多处于损失状态。
根据彭博新闻社(Bloomberg News)的数据显示,从2007年1月开始,美国20个大城市的标准普尔住房价格指数每年都在下跌。例如,圣地亚哥、迈阿密、拉斯维加斯的房价降幅高达33%;凤凰城房价的降幅则高达50%。这是一个衡量资本利得投资效果(某个特点时候的资产价格对比另一个特定时间的资产价格)的例子。这也意味着,不是为了自住或出租,只是为了炒作房产才购买房屋的人投资失败了。
如果这些投资者投资的不是资本利得,而是现金流,情况会如何呢?
罗伯特·清崎开办了一家房地产投资公司。这家公司在凤凰城拥有很多房产。虽然凤凰城的房价从最高点下跌了50%,但这家房地产公司的运营不但没有受到威胁,甚至还在这场金融危机中赚了不少钱。这一切都因为这家公司并没有像其他公司一样靠销售房产为生,而是靠出租公寓挣钱。这就意味着,这家公司投资的不是资本利得,而是现金流。除非没人租住他们的房子,否则他们不会赔钱。
可见,在金融危机时期,投资资本利得会一败涂地,投资现金流却能让我们轻松度过危机。
为什么要投资资本利得会失败,而投资现金流会成功呢?
事实上,投资失败的根源并不在于投资的是资本利得,而在于投资的是没有根基的资本利得。资本利得的基础是现金流。如果一项资产不产生现金流也能升值,那么其价格上涨即意味着价格泡沫。当泡沫被挤破的时候,投资者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失。因为在这场投资中,投资者所追求的并不是资产的价值,而是它的价格能被炒得多高,低买高卖是投资的手段,价格差才是投资的目的。
不过,普通的投资者很难在这场游戏中获胜。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泡沫能涨得多大,不知道警戒线在哪里,一不小心跨入禁地,就会成为炒作机构的牺牲品。
因此,投资现金流是投资资本利得的基础。成熟的投资市场应该是这样一种表现:投资者更关注投资对象的红利收入,人们计算投资回报率就像计算实业投资项目的收益一样,所考察的是投资项目的内在价值和现金回报,而不是项目的转让价值和炒作价值。例如美国的股票市场。
在美国股票市场上,上市公司利润的90%都被以红利的方式分配给股票持有者。这样,即使在熊市,股票持有者的利益也可以获得保障,他们可以通过上市公司的红利取得高于银行利率的收益。这一点,正是美国投资者可以长期持有一种股票的基础。
当然,中国的国情与美国不一样。在中国的股市中,一些上市公司只把利润的30%作为红利分配给投资人。这样一来,长期持有股票的投资者就会感觉到投资现金流的回报太低,而改为投资资本利得,购买那些被炒作起来的股票。
不管怎么说,聪明的投资者应该投资于现金流而不是资本利得,应该参与投资项目的盈利而不是沉迷于低买高卖的投机游戏中。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