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易碎,看护好鸡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按照常规思维,如果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则要冒很大的风险,因为万一失手碰翻了篮子,篮子里的鸡蛋就可能全部打碎。因此,民间就流传了这样一个方法:把鸡蛋分散到不同的篮子里。这样,即使一个篮子里的鸡蛋全部被打碎了,其他篮子里的鸡蛋还可以完好无损。换句话说,将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才是降低风险、减少损失的方法。
然而,现代经济学家却提出了相反的观点: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并看好它。
这种观点有什么意义呢?
有一位写作高手。他写的每一本书在出版后几乎都能畅销。很多书商因销售他的书赚了很多钱。对此,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常常想:“如果我的书由自己来销售,那么我就能既赚稿费,又赚书费了。”
为了不让肥水流入外人田,这位作家兼职做了书商。他原本以为这样就能赚双份的钱,却不曾料到实际情况是“两头难以顾及”。每当他要写作时,他就会想到卖书的事情;而在卖书时,却又会为写作发愁。因此,双份的报酬不但没有给他带来快乐,还让他整天魂不守舍,以至于新书没写成,旧书没卖掉,还负债累累。
幸好,他及时醒悟,放弃经商,一心专攻写作,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作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把事业的“鸡蛋”分散在不同的篮子里,只放在一个“篮子”里,并专心地看好它,就能为行业的“状元”。
这个道理用在投资上,就是“集中策略”。
集中投资策略的具体涵义是,选择少数几种可以在长期拉据战中产生高于平均收益的股票,并将大部分资本集中投资在这些股票上,之后不管股市在短期涨跌状况如何,都坚持持股,最终稳中求胜。简而言之,即是:集中持股,长期持有。
关于这种投资策略,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认为,了解少数几家企业的投资价值,把大多数钱长期投资在这几家企业的股票上,就能很轻松地赚到钱。
“股神”巴菲特是相信凯恩斯的这些话的,并一直坚持采用集中策略进行长期投资。其理由是:
假如我们做一个每年成长1倍的1美元投资,那么当我们在第一个年度结算时出售,我们的计划收益是1美元,但要支付0.34美元的税金(假定累进税率为34%),净收益只有0.66美元。如果我们继续以每年相同的动作投资,不断出售并支付税金,同时将收益再投资于这个项目,那么20年后我们可获得25244美元的净收益。
“但是,如果我们做了这项每年成长1倍的1美元投资,之后放在手中20年都不动,那么我们的净收益将高达692060美元。而如果我们把大部分可投资的资金都集中到这些股票上,那么就可以获得更加丰厚的利润。”
获得更多的投资回报,只是巴菲特推崇集中投资策略的一个因素。另一个因素是“射击大象”。
巴菲特把选股和市场买进的大机遇比喻成“大象”,抓住这个投资机遇即是“射击大象”。
1999年3月,巴菲特曾经向巴克夏的股东们强调,投资者所要选择的是一头巨大的“象”。由于低价股票和市场低谷这样的“大象”并不会常常出现,因而投资者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集中精力耐心等待大象的出现。
巴菲特还说,大象身体巨大,通常跑不了多快。但是,如果你在看到它的时候才去找“猎枪”(即筹集投资本金),那么就会来不及。因此,为了能够及时抓住“射击大象”的机会,你应该提前把上满子弹的“猎枪”准备好。也就是说,投资者应随时准备好现金等待着大好投资机会的来临。
事实正如巴菲特所说的,在股市飙涨的时候,普通投资者总是喜欢同时投资多只股票,以把握多种赚钱的机会。这个主意看起来是高明的,但是却在关键的时刻被证明是极为愚蠢的。因为他们会错过更好的投资机会。他们常常在廉价购入最佳股票的机会到来时,没有足够多的现金来抓住这个轻松获利的机会。
那么,我们要如何来识别股市中的“大象”呢?
方法很简单,找到被错误定价的股票,选择被低估的股票。常用的方法是尽力获取相对于市场来说超前的优势信息,尤其是未公开的信息,并通过对产业、行业、政策、法规以及跟企业或产品有关的事件等多种因素的分析、权衡,来判断企业及其股票的真实价值,之后再对比其股价,判断是否被错估,是高估还是低估。
如果没有以上信息的分析、判断过程,只是简单地用大部分资金购买几只热门股票,那么投资者进行集中投资所要承担的风险将远远大于多元化投资,最后很可能会亏损。这样的话,集中投资的优势也就不复存在。
总之,集中投资是一种可以让投资者获得更多财务利益的投资策略,关键步骤就是深入分析、集中购买以及长期持有。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