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1837年开始写第一本关于物种问题的笔记,1838年10月他读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后受到启发,形成了自然选择思想,也初步有了物种起源理论的轮廓。1839年,这一理论更加清晰,但当时他正忙于撰写有关珊瑚岛形成的著作,并没有想把物种起源理论写成论文或著作。1842年6月,在校完了《珊瑚礁》一书最后的清样后,达尔文才第一次较为完整地写出了他的《物种理论概要》。《物种起源》的基本章节、基本思想和理论在这个概要中都已经基本形成了。
这篇用铅笔草草拟就的35页笔记,后来被称为《1842年的论文:物种理论概要》。
1844年,达尔文把1842年拟就的概要扩充成230页,正式命名为《物种理论概要》。为了区别先前的那个概要,这个稿子被称为《1844年概要》。比起前一个《概要》来,后一个的内容更广泛、更丰富。特别是有关“自然选择”的一章,大大增加了篇幅。从这本《1844年概要》中已经基本上能看到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的影子了。
由于华莱士的刺激,达尔文于1858年7月重新开始了关于物种起源的书的写作。1858年7月20日,在收到胡克寄来的要在《林奈学会会报》上发表的校样后,达尔文对这样发表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并不满意。他觉得应该接受莱尔早就提出的建议,迅速写一篇自己的理论的摘要来,重新发表在《林奈学会会报》上。当天他就开始写作,连续几天,他每天集中精力写好几个小时。不久,他就发现,照目前的样子写下去,比原先设想的摘要会长很多。他写信给胡克,胡克建议达尔文分成几部分在《林奈学会会报》上发表。
达尔文虽然同意了胡克的建议,但心里还是怕分散的理论会给读者带来支离破碎的印象。果然,达尔文的摘要在《林奈学会会报》上发表时遇到了麻烦,编辑部不同意这么分散刊载。于是,达尔文决定以1856年至1858年写的初稿为基础,正式撰写他的物种理论专著。这一写,就有了举世闻名的生物学巨著——《物种起源》。
在达尔文写作期间,他的知音胡克简直就成了他的顾问,达尔文几乎每写完一章就寄给胡克征求意见。使达尔文感到高兴的是,胡克看了以后,并没有发现多少错误,而且还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达尔文写信感谢胡克说:“你阅读这些东西带给我的安慰是你所不能想象的。”他告诉胡克,书的初稿已经完成,他只需要再重新看一下就可以出版了。不过,长期的伏案工作,使得本身就很虚弱的达尔文变得更加瘦弱,即使只是重新看一遍这本书,也要用很长时间。
在达尔文即将完稿的时候,表哥福克斯听说了达尔文的身体状况后写了封信给他,劝他保重身体,不要为了名誉,把自己累得太苦。达尔文回信给表哥说他误解了,自己不是为了名誉,而是一种试图发现真理的本能在工作。
我的作文素材
揭示真理,是达尔文早就树立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达尔文的话没错。在我们今天看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学说带给他莫大的荣誉,但是在当时,否定创世理论是要承担很大风险的。哥白尼在他临终时才敢拿出他否定地心说的《天体运行论》,布鲁诺因宣传哥白尼学说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伽利略也由于信奉日心说而受到教会的警告,并被判终身监禁。
摆在达尔文面前的这条道路,并不是铺满了鲜花,而是充满了荆棘与毒刺。《物种起源》发表后,达尔文所受到的攻击、谩骂,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达尔文算是很幸运的,由于时代在进步,未曾遭遇到先驱者们所经受的劫难。
达尔文写完初稿后,请莱尔帮他同出版商默里联系出版事宜。达尔文为了出版这本讲述真理的书,不得不做一些策略的考虑,他担心默里会因这本书里非正统的观点而拒绝出版。于是他和莱尔商量,是否应该告诉出版商书里的真实内涵。
达尔文的担心不是多余的,默里的确是一个典型的商人,他的原则是利润回报。虽然他不喜欢达尔文的理论,甚至在看了达尔文部分稿子后,认定达尔文将会成为被人嘲讽的对象,但当他听说不少人都在关注达尔文的这本书时,他敏感地意识到,出版这本书将有利可图。加上有莱尔这样权威的人物出面为达尔文联系,默里很快就答应了。
4月初,默里回信告诉达尔文,同意出版这本书。于是,《物种起源》开始排印。这时又出了一件事情,让书的出版差点化为泡影。原来,达尔文每写完一章就寄给胡克看,结果胡克寄回给达尔文时,有一部分稿子丢失了。幸运的是,达尔文还留有底稿,否则将会大大延误出版的时间。
我的作文素材
达尔文对待工作精益求精。
等到达尔文看到陆续排印出来的书稿清样后,他觉得非常糟糕,他发现自己的文笔非常差,需要修改的地方很多。他写信给出版商说自己还得再进行一遍修改。这次修改,达尔文几乎把清样涂得满纸乌黑,并且还粘上了很多纸条。达尔文之所以这样注意文笔,不遗余力地进行修改,是因为他担心这样出书,读者会由于文笔的枯燥而影响对进化思想的接受。那样的话,就很少有人会耐心地去读它。因此,要让公众接受他的理论,他就要把这个科学真理以最优美、最通俗流畅的文笔奉献给读者。
9月初,达尔文的第一次校样基本修改完了。他对胡克说他的身体很糟糕,他打算用几个星期的时间修改完第二次校样,写完后就去看病。
1858年9月,英国科学协会在阿尔丁召开第29次代表大会。这次会议对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出版也很有意义。这么说的原因有两点:第一,作为地质分会主席的莱尔在会上作了题为“人类的远古性”的发言,发言中高度赞扬了达尔文即将出版的著作。第二,在会议的开幕仪式上,著名的古生物学家查得·欧文作了《物种的创造或形成》的演说。欧文有“英国的居维叶”之称,被认为是英国神创论的最权威代表。他在演说中竭力把达尔文和华莱士的文章的观点同自己的观点硬扯到一起,硬说达尔文和华莱士的理论只是把他的原理推广到用变种代替典型生物而已,这当然是对达尔文和华莱士的观点的歪曲和滥用。
有了身为地质分会主席的莱尔的推荐,再加上这位古生物学家的变相“推销”,对《物种起源》这本书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广告宣传。
1859年10月1日,达尔文校完了《物种起源》的最后一个样章。这本书从开始写作到完成,共花了13个月零10天的时间。
1859年11月24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物种起源》正式在伦敦各个书店发售。
《物种起源》一书出版的这一天,不只是在达尔文的个人生活中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也是19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大批有学问的人对生物界的观点和对人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观点开始转变的一天,这种转变就像哥白尼在16世纪指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而实现的转变一样。然而在此之前,为捍卫达尔文主义这一进化论学说,支持达尔文的学者不得不进行了10年的艰苦斗争。在10年的斗争过程中,达尔文的思想以及达尔文本人,不断地受到攻击,这些攻击常常是粗暴的、恶毒的和不公正的。
我的一句话感受
对待学习和工作要不断进取、精益求精。
【名人名言】
我在科学方面所做出的任何成绩,都只是由于长期思索、忍耐和勤奋而获得的。
——达尔文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华罗庚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鲁迅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
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得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华罗庚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渊明
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
——卡尔·波普尔
我真想发明一种具有那么可怕的大规模破坏力的物质或机器,以至于战争将会因此而永远变为不可能的事情。
——诺贝尔
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
——培根
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
——牛顿
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可信任的。
——爱因斯坦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哥白尼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