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口红效应:低价产品更受欢迎

2018-04-15 作者: 石国亮
第六节 口红效应:低价产品更受欢迎

在美国金融危机、经济萧条时,人们把强烈的消费**转变为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口红便以“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慰藉了消费者的心理,尤其是当人们的嘴唇接触到柔软润泽的口红的那一刻。经济萧条让受到经济衰退收入降低的人们,很难攒够钱去做买房、买车或是旅游的“大事”,反倒使自己手中出现一点点的“闲钱”去买这些“廉价的非必要之物”。这种有趣的经济现象,就是“口红效应”,也被人叫做“低价产品偏爱趋势”。

案例一:在美国的经济大萧条时期,人们黯然神伤,信心和快乐成为了当时最稀缺的商品。而在这时,美国的电影因为其虚构内容的美好,成为了“口红效应”最大的受益者。

人们因为经济来源的降低,对什么事物都提不起兴趣,反倒在电影中能够通过视觉感受得到精神上的满足,电影里的诸多情节都能够让消费者投入其中。最重要的是,低廉的价格能够让每个人都能够轻易接受,受到众多消费者的热捧。正因为如此,当时的电影票房呈直线攀升趋势。影片数量的增多和质量提升,使影院越开越多、服务越来越好。每当华尔街变得惨不忍睹,美国的各大媒体就纷纷开辟专版,向公众推荐适合危机时期观看的“疗伤影片”,众多影视作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青睐,如:《大白鲨》、《夺宝奇兵》、《紫色》……美国报纸在评论迪士尼的《贝弗利拜金狗》、《歌舞青春3》。也正是因为消费者的热烈追捧,电影的收益出现暴利。

每当社会经济不景气时,人们往往会将自身的消费转向购买廉价商品,虽然“口红”并非是生活的必需品,却因兼具廉价和粉饰的作用,能够带给消费者心理慰藉。也正是在经济危机之下,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和消费行为都产生了相对比较大的变化,一般的消费者大都变成了砍价高手,也使得像“口红”这类廉价的化妆品和文化类的产品销量很高。

在韩国的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当时衣服流行的是鲜艳的色彩,并且短小和夸张的款式订单多。日本服装的销量很低,却引起了修鞋补衣服的小格子铺生意前所未有的红火。现在的“格子铺”已经成为了一种新颖的销售体系和购物模式,并且吸引了时尚一族和新新人类的眼球。因为“口红效应”,最早源于日本一些卖二手商品的店铺,很快在香港、澳门、国内的沿海地区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格子铺”,而且开得非常火爆。

案例二:淘宝网是亚洲的第一家网络零售商,它是由阿里巴巴集团在2003年5月10日投资创办的。在2009年仅仅上半年淘宝就实现交易额809亿元,逼近2008年全年999.6亿成交。2007年,淘宝的交易额实现了433亿元,比2006年增长156%。对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11亿元,仅淘宝交易就占了1.4%。

从淘宝的销售情况上看,我们会轻易地发现口红效应的典型特点。淘宝网的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消费者网上购买货笔数就比去年增长了184%,但是每笔交易的单价平均下降了51.5元。这样一升一降,就体现了金融危机对消费者钱袋子的影响。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各种行业都岌岌可危,而淘宝却能够逆市飞扬,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口红效应”。

淘宝网为什么能够得到中国消费者如此垂青?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淘宝作为国内最大网上消费品市场,它的物美价廉和快捷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加之金融危机导致了各大品牌企业都愿意通过网络销售来降低物流成本,使得联想、宝洁、优衣库、戴尔、李宁等著名品牌纷纷杀入淘宝网店,成为让人们能够低价买正货的商品网络店。也因为它的独特营销,不少中小企业也开始依托淘宝,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完全依靠网络树立起来的品牌,如卡卡是公主、麦包包、零号男等。低价且快捷的大品牌商品在网上销售,不但满足了中国消费者的面子问题,也让消费者不至于因为高额消费而使自己的钱袋子空空如也。

同时,消费者的日用消费品购买**增强。比起较大的消费如买房、买车,品牌化且便宜的日用品更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淘宝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仅2009年上半年,家居日用类商品的销售就比2008年全年多出两倍,平均每分钟就可以销出438件家居日用品。这也让家居日用类商品首次登上销售排行榜第一名。“口红效应”在淘宝网购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经济不景气时,往往伴随着工人失业和企业亏损、倒闭的哀怨。在这样的困难时期,囊中羞涩的消费者都会苦中作乐,他们非常乐意花点小钱来犒赏自己,从中得到自身小小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就像十几年前舔着廉价棒冰的普通家庭小孩,也许比现在品尝一根哈根达斯冰淇淋的白领更快乐。在经济危机的伴随下,消费者自然会对性价比较高、能负担得起的小商品情有独钟。企业也可以在这萧条的经济中找寻商机,创造让人们心怡的“口红”。

案例三:旅游业常常被人们认为是价格高,时间短,享受极乐的富人奢侈品。2007年经济危机,旅游业像是霜打的茄子,毫无生气。

为了能够创造旅游业的新契机,各大旅行社都认为:关键就是能否找到新的、适合当下经济状况的旅游产品。旅游是一个靠产品创新才能繁荣的行业,旅游业一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产品的过度老化,不能适应消费者对旅游的需求和适时变化。

在如此萧条的经济环境下,旅行社不能坐以待毙,为了自身的发展,也为了能够让众多的人选择旅游,旅行社推出了“平价游中国”的策略。他们利用消费者在生活中喜欢找寻心理慰藉,并达到放松压力的消费心理,将当地相对较近且有名的景点纳入旅游项目,用打折、低价销售的方法,吸引消费者,并推出节日期间旅游半价消费的营销活动,让消费者在预算困难的情况下,不但可以选择购买小的奢侈品,也可以进行平价的旅游,放松生活。

这一方案推出之后,前所未有的低价格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眼球,人们能够在不超出自己支付能力范围内,和家人出去旅游,放松沉闷的心情。

据有关部门统计,“平价旅游”项目推出后,河南省在春节期间共接待游客730.9万人次,比平时增长了15.5%,总收入比平时增长了20.66%。旅行社的优惠政策,极大地刺激了消费者关注旅游业。“口红效应”给旅游业极大的提示,使平淡的旅游业首创历史新高。

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说:“口红仅仅是化妆品中的一种,对经济而言并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意义。但‘口红效应’在经济危机中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就算经济萧条席卷全球,还是有一些行业逆市而上,在经济萧条中成就它们空前的繁荣。

我们明白涂抹口红的目的,是为了安慰自身的那颗焦躁难安的心,是想得到一种心理安慰。“口红效应”对有些行业来说,它可以增加销售额,同时也说明某些行业正在遭遇着寒冷的严冬,所以“口红效应”是正、反两面作用并存的,绝不可一味逢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