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强化理论——领导者如何保持自己的地位

2018-04-15 作者: 孙科炎
第五节 强化理论——领导者如何保持自己的地位

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做与不做某种行为,取决于该行为会给个体带来的后果。当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个体有利时,个体就会在以后继续维持这种行为——即正强化;当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个体不利时,个体就会减少甚至停止该项行为——即负强化。

斯金纳做过这样一个经典的实验:把一个小白鼠放进一个特制的箱子里——斯金纳箱,在箱子里有一个伸出的杠杆,杠杆下面有一个食物盘,只要小白鼠一碰触这个杠杆,就会有一粒食物丸顺着管道掉出来,掉到食物盘里。起初,小白鼠在箱子里上窜下跳,当它碰巧触动了杠杆后,就会得到食物。时间久了之后,小白鼠会越来越少地去碰触其他地方,而越来越多地去碰这个杠杆。最后,为了获取食物,小白鼠只去碰触这个杠杆。

就像刚进入斯金纳箱的小白鼠碰巧触动了杠杆而获得了食物一样,在一个新兴的群体中,影响追随者的可能是领导者碰巧表现出来的原型特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领导者所采取的各种各样的行动会强化这种影响力,这些行动让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威望和地位的差别具体化,从而使领导者成为一个真正有影响力和创造力的主体。

程先生刚加入某大型建材企业任营销总监时,手下有一个二百多人的营销队伍。当时营销部门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公司制定的业绩指标脱离实际,业务人员积极性不高;公司的利润微薄,经营困难;部分代理商正准备转移经营重心;各分公司管理混乱,几个分公司经理正准备提交辞职报告等。

在对整个公司的市场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之后,程先生即刻召回所有区域经理级别以上的人员回公司开会,详实而有依据地对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重新制定了现实阶段最切合实际的任务目标。程先生还亲自担任主讲师,对公司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天的专业营销培训,他丰富的知识和企业高层管理实践征服了很多区域经理,他们看到势头都收回了辞职报告,程先生迅速在下属面前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之后,程先生又通过对区域经理进行岗位对调、对各分公司进行人员调整等措施加强规范了分公司的管理制度,并在调整人员结构的同时调整薪资结构,大大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

经过一番整顿之后,整个营销部门的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市场业绩也开始平稳上升。代理商们看到公司的希望之后又逐级恢复了原来的销势,销售网点也逐渐规范起来。

程先生的一系列举措,都强化了他作为该公司的营销总监的威望与地位,尤其是他的采取的管理措施确实收到成效时,员工们对他就更加信服,他在员工中的影响力也会逐渐加大。

在斯金纳试验中,当小白鼠碰触其他地方时不会得到食物,这是一种负强化,因此小白鼠会逐渐减少这种行为,直至消失。同样的,当一项决策或行动不利于自己威望和地位的树立时,领导者会断然放弃这一决策或行动。

1932年,罗斯福在竞选总统时,以当时美国财政的保守政策和预算平衡为基础,提出了“经济复兴”的口号,赢得了广大选民的支持。可是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上任之前,美国爆发了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工厂关门,银行倒闭,民不聊生,美国的经济濒临崩溃。

发生了这样的状况,罗斯福当初提出的“经济复兴”政策也许在经济上仍然可以行得通,但是,这对于他的政治生涯来说是很不利的。于是,罗斯福立即提出了另一项新的“经济改造”的政治目标来代替当初的经济目标。变当初以保守为基础的经济政策为激烈的革新政策,成功地挽救了美国经济,也稳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

在变革面前,罗斯福断然放弃原定的可能对其政治生涯造成不利影响的经济计划,从而保证了其施政的有效性,强化了他作为领导者的威信。

某一个体在某个领导位置上占据的时间越长,他就越能掌握哪些行为可以增加其影响力,哪些行为对其本身的影响力不利,从而能够不断地做出能维持其影响力的行动,减少会削弱其影响力的行动。如此一来,领导者就会越来越有领导风范,越来越“像”领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