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责任心——促进企业发展是员工的责任

2018-04-15 作者: 孙科炎
第十节 责任心——促进企业发展是员工的责任

当追随者相信自己是群体中一个有价值的成员,是一个具备尊严并被领导者尊重的人的时候,作为回报,追随者愿意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也就是说,追随者会因尊重而提高其对企业的责任心。

所谓责任心,简单地来说,就是一种对责任的心态。要理解责任心的实质,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责任。心理学家对责任的定义为:社会成员对与自己的社会角色相适应的行为和对自己实际所做的行为承担一定后果的义务,是有胜任能力的人在社会生活中所承受的后果。也就是说,责任是一个人在某个角色上应该完成的职责。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必须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也就是履行自己的义务;二是应为自己没有做好分内的事情承担后果。

责任心是个体外在的责任内化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责任心是一种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对自己、他人或组织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相应地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从更微观的层面来说,责任心还是一种个人特质,也就是个体意识到自己的角色所应承担的职责,并自觉地去履行这些职责,并且在问题发生后,主动承担由于自己的过失所造成的后果。

员工的责任心决定着员工的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的好坏和成败。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员工,即使再有能力,也不可能将工作做好。只有拥有责任心的员工,才会在工作中认真思考,脚踏实地,并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即使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也能主动承担责任。

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当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之后,所有的乘客们都惊慌失措,混乱逃生,而船上的工作人员——上到船长,下至普通船员,都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他们没有慌忙逃命,而是井然有序地开展着救生的工作,有的发出SOS求救信号,有的放救生艇和救生筏,有的指挥营救妇女和儿童……当这些工作都做好之后,恪守岗位的船员们与老船长一起,与泰坦尼克号同沉大海。

当死亡来临的那一刻,泰坦尼克号上的工作人员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如此镇静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不得不说是高度的责任心在引导着他们。

不同的员工,其责任心强弱程度不同,可以将员工的责任心行为划分为八个等级:

0级:这一级的员工完全没有责任心,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岗位职责,也不能完成好自己的岗位职责或上级安排的相关岗位任务;

1级:这一级的员工属于被动执行任务,虽然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岗位职责,但是能完成上九指派的岗位任务,做到简单执行;

2级:这一级的员工属于愿意履行职责,即能意识到自己的岗位职责,但需要在别人的监督下才能完成分内的工作;

3既:属于被动履行职责,即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岗位职责,并且能够自我监控,努力完成分内的工作;

4级:属于主动履行职责,即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岗位职责,并且能够主动地完成分内的工作;

5级:这一级的员工属于主动承担职责,即不仅能意识到自己的岗位职责,主动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而且还能主动承担自己分外的、但是对企业整体发展又意义的工作。

6级:这一级的员工能做到“担当”,即不仅能主动完成自己分外的、但对企业整体发展有意义的工作,还能够主动承担后果,能够为企业组织分担困难;

7级:这一级别的员工具有超高的责任心,已将责任心发展成自己的一种信仰或价值观,对于自己认准的事情,就会义无反顾地去做,甚至牺牲个人利益也在所不辞。

企业领导者掌握了员工责任心行为的这些等级之后,就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判断员工的责任心大小,并针对具有不同责任心的员工,进行不同的引导与管理。对于责任心低的员工,进行认真地访谈和调查,寻找他们责任心不高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的改进;对于责任心相对而言比较高的员工,应进行鼓励和赞扬,让其继续保持这样的责任心。

虽然领导者给予追随者的尊重,为追随者责任心的培养提供了可能,但是,在一个企业中,员工责任心的真正建立,还需要企业的引导和管理。只有公司和员工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责任心,保证公司目标的顺利达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