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中郎将朱儁

2018-04-15 作者: 古汉文化
第27章 中郎将朱儁

第二次宛城大战虽然斩首八千余级,但汉军各部折损近六千人绝对称不上胜利,此时城内黄巾贼寇还有十几万,而朱隽的主力只剩七千多人,秦颉的主力只剩一千多人,徐璆的江陵义兵三千多人,涅阳义军近两千人,各部共计一万七千余人,敌我双方有近十倍的人数差距,贼寇还据守坚城,宛城收复之日遥遥无期。Www.Pinwenba.Com 吧

徐璆的到来让朱隽压力倍增,第二次宛城大战让他真正领略了宛城黄巾贼的实力,绝不是颍川波才、彭脱之辈能比拟的,宛城黄巾贼武器装备尽得宛城武库所藏近五千铁甲、数万皮甲,虽然两次大败损失一大半,但此时披甲之人仍有两万多人,加上近十万青壮,此时还是黄巾贼中实力最强的。颍川黄巾波才、彭脱之辈披甲之人不上千,铁甲武士不过百尚且能跟自己周旋,宛城黄巾此时的实力不说守城,就是正面决战,汉军各部也不能取胜。自己还是过于轻敌了。

徐璆这个人连当朝太后的面子都不给,自己的这次战况必然会被如实上报,想到被罢官的卢植,自己恐怕经此一战,仕途渺茫了。朱隽正在自己的大帐中发愁,此时帐下佐军司马来报,南阳太守秦颉来见,朱隽赶紧安排。

秦颉带着自己帐下的一个军司马来的,那个军司马手中捧着一个木匣,不知为何物。

“公伟兄有忧虑之色,不知何故?”秦颉问道“初起明知故问,徐刺史此时来到南阳,你我兄弟恐怕罢官不远了!”朱隽回到“我等受到数倍的敌军攻击,此战大胜贼军,我部阵斩宛城贼首张曼成,特来谢过公伟兄。”秦颉正容说道“阵斩贼首张曼成?不知是何时之事?详细情况还请初起一一道来!”朱隽面有惊讶之色。

“贼军铁甲精锐,正是贼首张曼成亲带之军,被公伟兄右翼大败,仓皇逃窜回城,不想被我部迎头撞上,我部英勇奋战,贼首张曼成被我部军司马赵慈阵斩,此时首级带来特叫公伟兄验看。”说完随秦颉来的那个军司马奉上木匣。

朱隽接过木匣,看到木匣中一个留长须的首级血肉模糊,被粗盐埋在匣中,沉思不语。决战之时,自己虽在后军,但距离贼军铁甲精锐不过数百步,贼军中并没有贼首的大纛,也没有黄巾贼的黄色大旗,贼军铁甲精锐冲击自己的右翼目的明确,就是为了毁坏投石机而来。自己与波才、彭脱大战之时,并不见此二人有带队突击的情况出现。张曼成在太平道的地位不在张角兄弟之下,怎么可能作为贼首而带队突击自己的投石机阵地呢?朱隽心中疑问重重。

“初起兄受命危难之间,数次击贼,更将数十万贼众困于孤城之中,此战更是身先士卒,连败敌军,更能阵斩贼首,此战之后必能收复宛城,实在是苍天护佑,大汉英灵加持啊!”朱隽恭敬的说道。此一战汉军之败在于轻敌之故,各部损失巨大,一时之间难以再对宛城形成有效的攻击,各部急需朝廷补充军械、辎重、攻城器械、粮草,但徐璆为人正直,必会将战况据实而报,南阳作为陪都陷入贼手已经三个多月,连皇帝都压力很大,何皇后是宛城人,大将军何进是宛城人,南阳众多刘姓宗族子弟等等数不清的南阳名门显贵都会在朝堂上给与压力。自己纵然侥幸不被罢官,但军队的补给怎么获得,军心一乱,再被贼寇所趁,全军有失,自己都不是罢官的问题了,是杀头之罪啊!

“确实苍天保佑,我部才能有此功劳,但宛城贼寇仍重,此时害怕朝廷律法,藏身城中,宛城城高水阔,我们多次征战,士兵疲敝,此时粮草辎重匮乏,我的意思是上书朝廷催发粮草辎重,我们诸部都休整一下,不知公伟兄意下如何?”秦颉自然听出了朱隽话语之中的机锋,决不轻易中招。

“初起兄所言极是,我也正有此意,只是此事还需通报各部,不如你我出面邀请各部来此共议如何?”朱隽也是无奈,此战必需要大胜,自己刚刚被加官进爵,那么多的义士投入自己帐下,都是为了建功立业,如果没有徐璆的来到,自己还有时间查实张曼成之死,一旦中间不实,自己还有机会将罪过推到秦颉身上,毕竟自己的实力远大于他。但此时徐璆的来到,让自己在宛城之战中虽然还是主力的位置,但其余三方加起来的势力强于自己,并且自己也不敢因军功之事与诸部妄动干戈,此时徐璆的战报只怕已经在去往洛阳的路上了,自己此时只能联合秦颉以自保。

“好,烦请公伟兄安排!”秦颉话语之间,眼中闪现狡黠之色。此时朱隽持节,代天子行事,徐璆虽是一州刺史,南阳又是在他的地盘之内,但此时有持节的朱隽支持,徐璆只能被自己所左右。

朱隽看着秦颉的老兵痞表情,心中厌恶非常,知道此事一定有假,但此时容不得自己有其他选择,此事必需两人联合,涅阳义军不敢与黄巾贼接战,所以此战军中并无俘虏;徐璆的江陵义兵都是些世家子弟为挣军功而来,开始大砍大杀,后来被黄巾贼反击就落荒而逃,毕竟不是真正的骑兵,只是一些会骑马的热血青年罢了,此战也是没有抓到俘虏,只有自己军中有俘虏,秦颉只需要联合自己,徐璆、黄忠根本无法查明此事。

朱隽安排给秦颉在另外的帐篷休息,自己亲自去审问黄巾贼的俘虏,但是所有俘虏都语焉不详,都不知道张曼成随军出战一事。虽然俘虏中也有几个受了重伤的铁甲精锐,但这些人眼神之中焕发异彩,口中念念有词,不管自己怎么用刑,始终不发一言,视死如归,落了个死无对证。朱隽虽知道此时定有蹊跷,也没有办法,秦颉敢明目张胆的宣称阵斩张曼成必定有恃无恐。自己也就安排几个俘虏配合说辞罢了,虽然知道与秦颉这个剔骨刀合作自己得不到什么好处,但要先躲过徐璆这把抵在后背上的利刃才有后话。

黄忠带着黄叙、甘宁来到朱隽的大帐,黄叙终于见到了这个后世被评为大汉最后一个名将的朱隽,同时也想起了情报处朱隽档案上的一些资料。字公伟,会稽上虞人,朱儁少孤,其母亲曾以贩缯为业,朱儁因孝养母亲而远近闻名,为人好义轻财,乡里都敬重他。熹平二年,本县县长度尚深以朱儁为奇,把他推荐给郡守韦毅,于是朱儁开始在郡中任职。后任太守尹端任用他为主薄。尹端征剿许昭失利,被刺史举奏,应问斩刑。朱儁悄悄到京师,花费数百金,买通主持章奏的官员,把州牧的奏章加以改动,于是尹端才得输作左校。尹端见罪过减轻,大喜,但心中疑惑,不知为何得减罪过。朱儁下一任太守徐珪荐举朱儁为孝廉。后升任兰陵令。朱儁力官,有过人的才能,东海相又上表推荐。正好交趾群盗并起,州牧、郡守软弱无能,不能禁止。另外,交趾梁龙率众万人,和南海太守孔芝一起反叛,攻破郡县。光和元年,朝廷便任命朱儁为交趾刺史。

朱儁受到任命,回到本郡捡选家兵,调发士众,得五千人,分两路直奔交趾。到州界后,朱儁整束兵众,屯驻不动,派使者到南海郡察看虚实,宣扬威德,以震慑敌人之心。接着调集七郡兵士,一齐进逼,终于斩杀了梁龙,逼降几万人,旬月之间,州郡平定。朝廷论功行赏,封他为都亭侯,食邑一千五百户,赐黄金五十斤,并征他入朝任谏议大夫。及黄巾起,公卿多荐隽有才略,拜为右中郎将,持节,与皇甫嵩诸贼,悉破平之。嵩乃上言其状,而以功归隽,于是进封西乡侯,迁镇贼中郎将。

朱隽出身寒微,能快速成长为大汉的名将之星,身后兵家传人的影子非常活跃。每次出战都会选取家兵,这对于朱隽的出身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个从小没有父亲的孩子在家族里的地位很难保证,就是做到一州刺史,没有庞大的财力也很难满足五千私兵的出征千里之外的所需,想到这些资料黄叙又看了一眼这个传说中的名将。

只见朱隽年龄在四十岁左右,头发之中有很多白发,与黑发混在一起,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眼窝较深,肤色较深,留着短髯,身高有一米七多,在此时的汉人中算是中上的身高,身材魁梧,虽然多年为官,但并没有世家子弟的儒雅之气。眼神很凌厉,给人一种心机深沉的感觉。此时穿着一袭锦袍,但身上的气质却与锦袍格格不入,如果穿上一袭布袍更配他的气质,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像是一个老兵而不是一个统领三军的名将。

大帐之中也陈设简陋,居中的岸上供奉着代表皇权的八尺长节,竹木为骨,上面用金铁装饰,顶端有羽毛装饰,整个颜色以黄色为主,极其奢华。汉制掌地方军政的高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此时持节的朱隽对自己这种没有朝廷任命官职的人可以不问而杀,这就是皇权,这就是国家机器的威力,这让有了民主、平等、共和思维的黄叙不寒而栗,如果不能走入真正的民主和共和,谁能保证自家世世代代都是名门显贵,南阳豪门无数,举族而助光武中兴者,今日子孙也多是平民百姓,随便一个持节的官员就能不问而杀,这要造成多少的冤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