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权力毒药

2018-04-15 作者: 风乍起
第五十六章 权力毒药

太史公说:我阅读世家的记载,读到卫宣公太子因妻被杀,弟弟子寿与太子互相推让,争着去死,这与晋太子申生不敢声明骊姬的过错相同,都害怕伤害父亲的情面。Www.Pinwenba.Com 吧然而,终于死去了,这是多么悲哀呀!有的父子互相残杀,有的兄弟互相毁灭,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司马迁在《卫康叔世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们就给司马迁答疑解惑吧。

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样的故事让司马迁发出这样的感慨。

当初,宣公所宠爱的夫人夷姜生了儿子取名汲,汲被立为太子。宣公派右公子教导他。右公子为太子娶齐国美女,美女还未与汲拜堂成婚,被宣公所见,宣公见齐国女长得漂亮,很喜欢,就自娶此女,而为太子另娶了其他女子。

宣公得到齐女后,齐女生了儿子子寿、子朔,宣公派左公子教导他们。太子汲母亲去世后,宣公正夫人与子朔共同在宣公面前中伤诬陷太子汲。宣公原本就因自己抢夺太子之妻而讨厌太子,早想把他废掉。

等到听说太子的坏话后,怒气冲天,就派太子汲出使齐国,并暗中命令大盗在边境线上拦截击杀汲。宣公给太子白旄(máo,毛)使节,告诫边境线上的大盗一见手持白旄使节的人就把他杀掉。太子汲将要启程前往齐国,子朔的哥哥子寿,即太子的异母弟,深知子朔憎恨太子与君王欲除掉太子之事,就对太子说:“边界上的大盗只要见到太子你手持白旄使节,就会杀死你,太子千万不要去!”

太子说:“违背父辈之命保全自己,这绝对不行。”于是毫不犹豫地前往齐国。子寿见太子不听劝告,只好偷取他的白旄使节先于太子驾车赶到边界。大盗见事先的约定应验了,就杀死了他。子寿被杀后,太子汲又赶到,对大盗说:“应当杀死的是我呀!”大盗于是又杀死太子汲,回报了宣公。宣公就立子朔为太子。十九年(前709),宣公逝世,太子朔立为国君,这就是惠公。

可以看出,卫宣公简直就是个禽兽不如的大混蛋。《史记》中又一次记载因为女人导致国家出现混乱。所以思维简单的古人就会认为漂亮的女人是祸水。今天,我们当然不能这样认为。

男人遇到漂亮的女人往往就把持不住自己了。所以柏杨先生说,男人是性的奴隶也有一定的道理。不仅仅是中国人这样,外国人也是这样。当年的埃及艳后。一个蛇蝎心肠的女人,依靠自己的美艳和床上功夫,将整个罗马帝国搅得天翻地覆。

男人遇到自己心爱的女人之后往往就丧失理智了。据说美国有一个超级美女,名字我不记得了。经常有飞行员为了引起她的注意,在她的住处表演飞行特技,常常导致空难的发生,以至于后来政府在她家附近拉起警示线。这可能是雄性动物的本性吧,又或者说是雄性动物的弱点。

《三十六计》中的美人计为啥屡试不爽啊,还不是因为这一计难以抵挡啊。《笑林广记》里有这样一个笑话,说有一个人纵欲过度,去看郎中,郎中说,你不要再纵欲了,你的骨髓都用光了,只有脑髓了,那人特别高兴,说,没事,脑髓也可以用几次。不知道男人看到这样的笑话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卫宣公实在是太不像话,给自己的太子找媳妇,自己看中了,居然就留下来自己用了。然后让儿子娶别的女人。太子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他是爹又是君呢?在中国历史上父纳子妻的故事还少吗?卫宣公这件事情做的确实不地道,你说你喜欢漂亮女人,你哪找不到啊。喜欢什么样的,你提要求啊,你还怕下面的那些马屁精不帮你找啊。

朱元璋的二儿子秦王就干过这样一件事情,他喜欢美女,就让他的手下画出他想要的女人的画像,然后打发人到江南按图索骥。这小子绝对聪明,可惜把这点聪明都用到这种事情上去了。卫宣公完全也可以这样做呀,他把这个儿媳妇的相貌给画下来,然后打发人去搜索呀。天下直达,找两个相貌相似的人还不容易吗?可能卫宣公等不及了,看到这个准儿媳就按耐不住自己的欲火了。你说用下半身思考问题,哪还有好吗?

这个齐女也不是什么好鸟,十足的*人。当然她的遭遇还是很让人同情的。你说本来是要嫁给一个年轻小伙子的,当盖头被揭开,要和自己洞房的竟然是一个糟老头子那种愤恨,可想而知。然而她竟然后来是手段残害一个和自己一样悲剧的人,而这个人本来是她的丈夫。可见权力可以让人成为魔鬼,让人疯狂,价值观彻底沦丧。

卫宣公自从娶了齐女之后,和太子的梁子也就结了。而齐女嫁给了卫宣公也就意味着和太子成为了敌人。自己后来又生了儿子,如果太子继位,那她自然没有好果子吃。所以除掉太子,也就成为了她日后必须要做的事情。一场悲剧在所难免。

齐女生了两个儿子,子寿和子朔。这两个儿子虽说是一母所生,却立场完全不一样,子寿站在了太子一边,子朔和自己的母亲以及卫宣公一边。有可能子寿从小和太子关系比较好,意识中也就认为太子就应当继承卫公的位置。

而子朔心怀不轨,成天就想夺嫡,所以就站在了自己母亲的一边。如果子寿是一个有野心的人的话,那么他比起他的弟弟子朔,更有优势。他可是齐女的大儿子。然而这是个本性善良的好孩子,正是由于他不愿意和自己的母亲同流合污,所以他也就丧失了继承国君的权利。

上面的故事我们不仅看到了人性的肮脏,同样也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弟弟子寿为了保全自己的大哥,宁可牺牲自己。而太子看到自己的弟弟为了保全自己而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痛心疾首,慷慨赴死。这或许就是中国人所讲的义。他们的做法可能外国人,或者说今天的很多中国人都无法理解。

但是读到这个故事我们依然对他们充满敬意。或许这种义的精神已经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中,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基因。也许正因为“义”,我们中华民族饱经苦难,数度亡国,却依然能偶延续至今。

不过今天的我们是不是还要提倡这种“义”,我觉得还是值得商榷的。今天我们知道,生命权是天赋*权,任何人都不可以随便剥夺别人的生命。我们自己也没有理由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所以假如是我们遇到卫太子和子寿的问题,我们应当如何去应对呢?

作为太子的话,我们完全不应当理会卫宣公的旨意。既然你有心害我,我就不应当再听你的话。不管你是谁,都没有资格草菅人命,跟何况是自己亲儿子的命呢。所以应当拒绝接受这种不应该执行的命令,要么逃亡,要么起兵反抗,这才是一个正常人应当做的事情。

作为子寿,如果劝说自己的哥哥没有效果的情况下,也应当逃跑,以后打出为哥哥报仇的旗号,推翻卫宣公这种邪恶的统治。今天我们所坚持的“义”,应当是社会的公义与正义,只有坚持这样的“义”,我们的坚持才有意义。

有一个政治家,名字我忘了,他好像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政府或者社会把你*的走投无路的时候,你还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犯罪,这并不丢人。

我想很多人都看过《水浒传》,里面的梁山好汉,很多都是走投无路才*上梁山的,其中最为冤屈的就是林冲。林冲在大宋朝绝对是好公民,可是社会却把这样的好公民,差点*死。有谁会认为林冲上梁山是不对的呢,他造宋朝的反,谁会为宋朝鸣不平呢?当然我在这并不是向大家宣传暴力,宣传*社会,*政府。我的意思是,对于今天的人们,“义”这个字当赋予新的内涵,也并非只有“舍生”才能“取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