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大家都来捧场

2018-04-15 作者: 圆月弯刀
第四十五章 大家都来捧场

俗话说:有实力就有魅力!

此时,最大的实力派是项梁、项羽。Www.Pinwenba.Com 吧

叔侄俩出身高贵(世代为楚将),兵强马壮(拥有精兵十万),能打能杀(项羽勇冠三军)。实力在那摆着,没魅力就没道理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魅力十足的项梁、项羽吸引来了不少属下。先是刘邦屁颠屁颠地赶来投靠;紧接着,七十高龄、一向闭门不出的老谋士、居巢(今安徽巢湖)人范增也毅然出山前来效力。

这个范增可不简单,咱们以后还会多次提到。

实力强了,说话就好用。

这时,项梁已经得到了陈胜牺牲的确切消息,于是,项梁就义不容辞地主动承担了陈胜的职责——召集起义军各部将领到薛城(今山东藤县南)议事。

包括刘邦在内的各支义军将领纷纷前来捧场。

本来呢,项梁很希望像陈胜那样,自立为王。可是,谋士范增却有不同见解。范增对项梁说:千万不要学陈胜,学陈胜一定没有好下场!

看到项梁半信半疑,范增详细地为项梁进行了一番分析:

陈胜败亡是必然的,这个结果我早就知道!

为啥呢?秦灭六国,最无辜的就是楚国。想当年,楚怀王被秦王骗到秦国,这一去就没回来(最后死在了秦国),楚国人对此都愤愤不平,对秦国那是相当有气。

所以,楚南公说:就算楚国只剩下三户人家,灭亡秦国的也一定是楚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陈胜首先起事反秦,他没有拥立楚王的后裔来争取楚地人心,却自立为王。这么整,他自然不能长久,结果怎么样,半年就完了!

现在,您在江东起兵,楚地蜂拥而起的将领争先恐后地归附您,因为啥呀?不就是因为您家世世代代是楚将,大伙都知道你家一向忠于楚王,一定会拥立楚王的后代吗!

项梁一琢磨,觉得范增说得有道理。

从这一点上看,项梁和陈胜可不一样。对于别人的意见,只要觉得是对的,项梁还真听。

此前,类似的话,张耳、陈余也跟陈胜说过,陈胜没理会。

项梁接受了范增拥立楚王后裔的建议。派人找来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楚王家族芈(mi)姓熊氏,按照当时人的习惯,应该叫熊心,现代人不按套路出牌,也叫人家芈心。

此时,熊心(芈心)的工作是给人放羊。被项梁找了回来,就不用再当羊倌了,摇身一变,就变成了大官!当年6月,项梁立熊心(芈心)为楚王,这个放羊小子就是历史上的第二个楚怀王。

第一个楚怀王不听屈原的劝告,被秦始皇的太爷爷、秦昭襄王骗到了秦国,扣为人质。秦国以此要挟楚国割让领土。

公元前296年,楚怀王死在了秦国。秦国把楚怀王的遗体送回了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楚怀王是楚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因此,再立的楚王,还叫楚怀王。这目的就十分明显了:收买楚地人心,壮大自己的势力!

接着,项梁借楚怀王的嘴,任命陈婴为楚国上柱国,跟随楚怀王定都盱眙(今江苏盱眙县)。当然了,项梁也没有忘记自己,自封为武信君。

这时,张良看到了机会。

张良对项梁说:您拥立了楚王的后代,您做的真是太好了(忽悠)!现在,韩国的各位公子中,就数横阳君韩成最贤能,可以立为韩王(真实目的)。这样,您的党羽就更多了(继续忽悠)。

项梁一听,对呀,拿公家的好处,卖自己的人情,这事值!

于是,横阳君韩成就变成了韩王。

韩成的韩王得的很容易,算是从项梁手里捡了个便宜。但,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便宜这玩意可不是随便捡的,将来的那么一天,可能就会连本带利地倒回去!

韩成就应验了这个道理。

项梁给的,被项羽收回去了。而且,不仅仅是韩王的头衔,还有韩成的脑袋,这些都是后话。

张良成了韩国司徒(相当于丞相)。张良辅佐着韩成,带领一千多人,去攻取韩国的故地。

报仇这件事,张良一直都记得很清楚!

话还得说回来,虽然捧场的人不少,但项氏叔侄的地位可不是靠投机取巧骗来的。这爷俩,靠的是实力——战场上,一刀一枪拼命拼出来的。

成全项氏叔侄辉煌的,正是秦朝名将章邯。

文官出身的武将章邯也真是挺猛!自出关以来,几乎是每战必胜、所向披靡。此时,志得意满的章邯还在乘胜进军。

彻底打垮陈胜所部义军后,章邯进兵临济攻打魏王魏咎。魏咎被打急了,派周巿杀出临济城,向齐国、楚国求援。

还真不错,齐王田儋亲自出马,楚国派来了大将项它。

大家一定都还记得田儋,他自立为齐王后,曾和周巿交过手,把周巿给打跑了。现在,共同的敌人章邯来了,俩人赶紧和好,迅速走到一起,成了亲密战友。

项它这个名字是第一次出现。项梁、项羽江东起兵,项它前来投靠,成了项梁手下的将军。这次,他应该是奉项梁的命令来援助魏国的。

田儋、项它跟随周巿来到临济城下。

万万没想到,这次,章邯玩的是围点打援。半夜,章邯的士兵口中衔枚,悄悄地逼近了齐、楚援军的兵营。

突然袭击开始了!

齐楚联军猝不及防,这是不应该的。当然了,他们已经失去了后悔的机会。就在临济城下,章邯大败齐楚联军,杀了齐王田儋和魏相周巿,只跑了楚将项它。这么一来,临济城里的魏咎可就陷入了绝境。

突围是痴人说梦;守城试比登天。思前想后,魏咎选择了投降。倒不是魏咎怕死,他还真不怕死。签订降约之后,魏咎**而死。

魏咎投降,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保全临济城里百姓的生命!魏咎很清楚,内无粮草外无援军,守是守不住的。如果顽强坚守后再被破城,章邯是一定会屠城的。

算了,牺牲我一个,幸福一城人吧。让别人好好活着,魏咎自己慷慨赴死!

这一事实,足以证明两点:第一,魏咎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正直、无私、明智、敢担当、有道义。第二,周巿是个有眼光的人;此前,周巿平定魏地后,坚持拥立魏咎为王。

由此看来,周巿的选择是有道理的——最起码,选了个真正的男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