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爱钞爱俏

2018-04-15 作者: 上官儿
第205章 爱钞爱俏

这对联写的是多好呀,山水中的风花雪月都传为千秋佳话才引的世间的痴男痴女尽享释放着自己的情意成就一代一代的痴人。Www.Pinwenba.Com 吧

皇帝劝嫖,倒也新鲜,只不过,皇帝劝嫖的对象是“商贾之士”这样的大款,美其名曰为国家增加税收。只不过,皇帝的好意商人并不领情,反倒是引得一帮官员文人趋之若骛,以致每天下朝之后,文武百官第一件事就是到青楼报到,形成一片百官争嫖的“壮观”景象。

如此一来,官员每天的公务变成了谈嫖论经,哪还有心思放在政事上?一向勤政的朱元璋自然非常不满,为此下达了严厉的法令:“凡官吏宿娼者,杖六十,媒合人减一等,若官员子孙宿娼者罪亦如之”。这样的法令不可谓不严,但依然挡不住百官向青楼前赴后继的的勇气,朱皇帝夫奈之下,国家税收也不要了,下令撤销国营妓院,希望就此将官员士子**的恶习压制下去。然而结果却令朱皇帝大失所望,国营妓院停办,私营妓院却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秦淮风月一时呈欣欣向荣之势。

在岳峰现在所在的嘉靖年间私营妓院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景象。

秦淮风月之所以兴盛,当然与士子们的倾力捧场有关,而士子们捧场的原因,大致有三:

首先,青楼为士子紧张的考试生活提供了一个舒缓的空间。为防止作弊,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定了严格的选拔机制,有些部分甚至有人身侮辱的味道。据余秋雨先生的《十万进士》里介绍,到了清朝,科举制度已经发展到了顶峰,为防止作弊,考生们皆身披羊皮做的袍子,满眼望去白花花一片。科场检查十分严格,有着严格的搜身。进考场前,两列兵丁夹道搜查,头发都要打散查,衣服夹层都要摸过;盛食物和笔墨文具的是考场统一发放的竹篮,食物要切成一寸以下,使其无法夹带入场;如果一旦发现夹带,夹带人将遭受毒打,捆绑在考场前石柱上示众一月之久,并终身不得参考。进入考场之后,考场即封号栅,须等三天考完之后方才打开。三天之中,考生不能动弹,一切吃喝拉撒,都在两平方米左右的号房内解决。一旦天热之际,号房内屎尿泗流,臭气熏天,在这样的环境下答题做卷,没有惊人的毅力,是很难完成的。考场三天,到士子们来说不啻于蹲三天地狱,因而放榜之日,他们如释重负,如获重生,到青楼潇洒便成为他们的不二选择。

其次,寻找爱情与知音是他们涉足青楼的另外一个原因。既然是读书人,对精神的需求便比一般的百姓高些,因而他们到青楼中来,怀揣着寻求爱情与知音的理想,**之欢倒在其次。需要说明的是,古代的士子,出门在外,少则半年,多则数年,须忍受青灯墨卷与孤独寂寞,故而特别希望遭逢“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遇,而现实又不是蒲松龄笔下的《聊斋志异》。

说道《聊斋志异》这本书,岳峰更有感触,他至今还记着郭沫若评价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评价说:“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鲁迅曾经说过,《聊斋志异》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现实中完成不了的事情人们只能把他寄托于狐女仙女的身上,才有了狐女与仙女以身相许,他们的理想只有在青楼实现。此外,由于远离家庭,又没有家族的“监督”,不用担心给列祖列宗蒙羞,所以,出门在外的士子不用承担太多的道德负担,这与当今社会出差在外的人容易泡“三温暖”是同样的道理。很多男人都是借着出差的机会放松一下自己的**和**。

最后当然要说到交友。青楼还为士子间的交朋结友,切磋诗文提供了绝佳的“宴游之所”。

士子应试之余,诗文酬酢,交朋结友,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高中者可以多结交几个患难之交、诗文知己,落榜者也可以凭借高中者的关系捞个差事做做,二者皆有所得,又何乐而不为呢?虽然士子间贫富有别,有钱的公子可以携家财万贯,找高级的小姐作陪,住豪华套房,无钱的只有逛逛眼科,住招待所与地下室,但丝毫不会隔断他们成为朋友的愿望,这与《海上花列传》中达官贵人与店伙西崽一起吃花酒是同样的道理。因为对士子来说,学问文章往往是衡量他们高低的主要标志。一个腰缠万贯的公子,如果胸无点墨,也会成为青楼小姐嘲弄的对象;而一个学富五车的穷书生,一样可以凭他高雅的谈吐赢得佳人的芳心。在秦淮青楼里,穷富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富家公子,因为想学几句唬弄情人的诗句,反倒会有意与吟词咏诗的书生结交,或许是为了沾几分文气吧!

进入青楼的士子,最大的愿望是考场与欢场两不误。这一愿望在杜秋娘《金缕衣》中得到应证: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前面两句是劝年轻人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科举高中,功成名就;后两句便有暧昧的味道,虽然一般人将其解释为珍惜光阴,把握机遇,但以杜秋娘妓院老板的派头,恐怕用劝人及时行乐来解释更为合理吧。杜秋娘做过妓女,又做过王妃,后来又干起老本行,当上妓院的老板,大起大落之间,对人间的冷暖世态自然是深谙于心,再加上平日里结交些读书人,对他们的心思自然是了如指掌。

然而对读书人来说,要做到考场与欢场两不误,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古代的读书人,人生有若干愿望,最大的愿望莫过于“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但这样的事是可遇不可求,除王魁、荥阳生等几个幸运儿外,其他人能实现一个愿望就很不错了。而由于沉溺欢场,导致考场失意者,则比比皆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