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物极必反

2017-08-07 作者: 江水涛涛
第六百九十三章 物极必反

“咬金啊。你连场恶战。应该累了。快回城休息吧。与突厥之间的战斗必是旷日持久的。不急。不急。”

开玩笑。仅凭一万人就追击突厥三万骑兵。难道远方二十余万突厥铁骑都是泥塑的么。一旦贸然追击。离开了城池的庇护。恐怕就是羊入虎口。到时候若是自己这个主帅被敌人擒住。那对朔州城來说不亚于灭顶之灾。

他钵可汗大败而归。忍气吞声。受尽侮辱。未尝不是他的高明之处。突厥人性情耿直。脾气急躁火爆。今日落败。心中自是不忿。怒气无处宣泄。自会越聚越多。改日再战。势必会竭心尽力一雪前耻。斗志倍增。神勇难当。

能屈能伸。忍人所不能忍。难怪他能统御草原万里江山。拥兵百万。称雄一时。

傅伏明白。他钵可汗绝非阿史那窟合真之流。这一场战必然极为惨烈艰难。

连续两日。突厥并未再前來叫阵。但城中的齐军每天夜里却都会因为突厥人山呼海啸的喊杀声而惊醒。白天精神难免有些萎靡。

他钵可汗盘算的自然是骚扰齐军。不让他们充分休息。慢慢磨蚀他们的精力。只是对此傅伏也莫可奈何。除非他主动出城决战。但这对北齐无异于已短击长。

第三日。高绍仪兵败遭擒的消息传入朔州城中。但高兴重伤垂危的消息亦是不胫而走。

城中开始谣言四起。更是愈演愈烈。言高兴身死。皇上高长恭伤心过度。卧病不起。周国十万大军已兵临晋州。兵锋直指晋阳。而陈国陈顼亦是出兵北上。再攻淮河等地。

一个又一个的坏消息传來。朔州城顿时人心惶惶。便是军心也出现了动荡。好在城中有三成人马乃是高兴的嫡系。心智较为坚定。并未受到太多的影响。

刺史府中。傅伏背负着双手。忧心忡忡地踱着步子。思忖着对策。一旁的张延隽亦是愁眉不展。而屋中其余的官将也是一脸忧愁。

“傅将军。这些谣言显然是敌国奸细故意散播。不如由属下率人去将他们抓回來。当街严惩。稳定民心。”有朔州官员沉声说道。

“此举万万不可。”张延隽和傅伏异口同声地说道。面色俱是十分凝重。顿了顿。张延隽才道:“我们也知道这是敌国的阴谋。但若我们冒然抓人。只会落入敌人的圈套。”

“城中百姓本就惊慌。此时再打死抓人。只会将事情闹大。甚至会让人以为我们故意掩盖事实。谣言是真。使城中更加混乱。到时候民心震动。于抗敌更是不利。”

那人继续问道:“那我等该如何应对。”

张延隽与傅伏对视一眼。然后沉声说道:“为今之计。我们只能静观其变。以静制动。只要我们一切如常。时间久了。谣言自会不攻而破。”

“傅将军。张大人。在下倒是有一计策。或许有用。”便在这时。一个清朗的声音自门外传來。

“何人如此大胆。竟敢探听军事机密。來人啊。速速将其拿下。”除了张延隽与傅伏。屋中他人都不由脸色微变。更有人严厉地大喝道。

傅伏挑了挑眉头。轻轻摆摆手。扬声道:“武公子请进。”

房门开启。一个身着蓝衣少年施施然走了进來。他的身形颀长。容颜十分俊美。一双眼眸尤其明亮。即便是面对着张延隽与傅伏。依旧是镇定自若。古井不波。

“武照见过傅将军。张大人。”说着。少年一边拱手作揖。眼神缓缓地扫过每一个人的脸。态度温和。不失礼仪。“还有各位大人。在下有礼了。”

傅伏笑着颔首示意。这才问道:“武公子。不知你有什么妙计呢。”

少年微微一笑。也不拿腔作势。爽快地道:“傅将军。物极必反。否极泰來。对城中出现的谣言我们不是听之任之。而是推波助澜。将军以为如何。”

“这是什么主意。难道嫌城中还不够乱吗。”

“哪里來的家伙。莫不是疯了。”

屋中众人议论纷纷。甚至有人对蓝衣少年怒目而视。唯有傅伏和张延隽二人拧眉不语。陷入了沉思之中。而蓝衣少年却是坦然自若。昂然立在屋中。气度好不潇洒俊逸。

少卿。张延隽的眼神骤然一亮 。向傅伏看去。后者也是自沉思中醒过神來。一脸惊叹地道:“妙计。果然是妙计。”

见傅伏如此说。其他人不由愕然。心中颇感困惑。皆是呆呆地看着傅伏。有那性急之人更是开口问道:“傅将军。此计明显不可取。您怎么反而说是妙计呢。”

“本将问你。若说小王爷平叛受伤。你可信。”

那人怔了怔。摇摇头。又点点头。

“若说小王爷重伤不治。气绝身亡呢。”

那人顿时皱起了眉头。沒有回答。傅伏又问:“若本将告诉你皇上驾崩了。你信吗。”那人连忙摇头。如果真是皇上驾崩。消息必然会全国尽知。

“那晋阳城破。大齐已亡国了呢。”

那人断然否定道:“这不可能。”

傅伏笑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当传言过于夸张。与事实明显不符。甚至是截然相反时。谣言也会不攻自破。”

“我明白了。”众人犹如醒醐灌顶。恍然大悟。再看向蓝衣少年时的眼神也多了些许好感。

待众人反应过來。傅伏才笑着道:“武公子。这推波助澜一事恐怕还需你助力啊。”

“哪里。傅将军但有差遣。在下莫敢不从。”蓝衣少年谦虚地欠了欠身。续道:“傅将军。若是您沒有其他的事情交代。在下这便告辞了。”

“公子可自去。”傅伏颔首而笑。对蓝衣少年的态度很是温和。让屋中不少人暗自猜疑。这蓝衣少年究竟是什么身份。竟能得傅伏如此重视。

“这位武公子可是小王爷较为亲近之人。武功很高。你们可莫要对他无礼。”傅伏如何不知众人所想。简单地解释道。众人闻言心中皆是一凛。对武照却更加好奇起來。

这武公子哪里是公子。分明就是女儿身。是武照所乔装。拜月教决定全力支持高兴后。对于齐国与突厥的战争自然十分上心。而武照身为教主更是责无旁贷。加上她心中存着与高兴一较高低的傲气。便來了这朔州。希望可以有所建树。

近些年齐人饱受突厥人的欺凌荼毒。对突厥人尤为憎恨。听说突厥将挥军南下。不少仁人志士。江湖豪侠都自发來到朔州。准备抗击突厥。

这些人虽然是好意。但常年行走江湖之人。多是桀骜不驯之辈。一言不合便会大打出手。破坏城中秩序。常让傅伏和张延隽二人头疼不已。

武照与拜月教的出现却是帮他们解决了这一烦恼。作为齐国境内的江湖巨擘。武照又是手段了得。将一众群豪治得是俯首帖耳。莫敢不从。而有了拜月教的统帅。如同散沙的豪侠们也能凝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可怕的战斗力。

知道武照与高兴的关系。又见识了她的本事。傅伏自然会对她礼遇有加。

“听说了吗。周国调集了五十万大军。如今已经攻破了晋州。将晋阳城团团围困。”

“皇上心忧边关危机。操劳过度。一病不起。恐怕命不久矣。”

“听说是高纬妒忌皇上的才能。所以化作厉鬼來向皇上索命了。”

“突厥他钵可汗已经汇聚了三百万大军。朔州城坡就在近日。”

“邺城失手。晋阳易主。皇上驾崩了。大齐灭亡了。”

又是一天时间。城中的谣言已达到骇人听闻的地步。皇上死了。齐国灭亡了。然而朔州城却是安然无恙。除了有些战争的紧张气氛。一切如常。而往來的商旅亦是络绎不绝。

人们不禁开始渐渐明白这一切都是谣言。目的不言而喻。他们想去寻找事实的真相。却是再也分辨不清。惶恐的心渐渐安定下來。而那谣言也慢慢成为茶余饭后的闲谈。

第六日傍晚。一道圣旨自晋阳传來:太子高兴不日将北上朔州。协助傅伏抵御突厥。

这个消息一传出。笼罩在朔州城头的阴云顿时烟消云散。而城中军民对于散布谣言的宵小之辈十分恼怒。尤其是对突厥和周人更是憎恨无比。

“高兴沒死。赵王殿下。高兴怎么会沒死呢。”他钵可汗有些懊恼地看着他。言辞中带着怒意。

宇文招心中很是不喜他钵可汗咄咄逼人的态度。但他势单力薄。双方又是盟友。不宜发作。只能隐忍下來。不过心下难免有些怨怼。

“本王如何知晓。高兴与高宝宁一战身受重伤之事知道的人不少。难道真的是天意如此。他居然还活着。。”

其实也难怪他钵可汗如此。他本打算以谣言扰乱城中军民心智。打击他们的士气。而后再发动进攻。以图尽快将朔州夺下。哪曾想他正准备挥刀而上。高兴活着的消息突然传來。将他数日的努力悉数化为乌有。由希望到失望。落差未免太快。

顿了顿。宇文招又道:“他钵可汗。我们的计策无用。如今您打算如何破敌。”

思索片刻。他钵可汗沉声说道:“无论如何。本汗决定明日攻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