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人秀吉死后,看起来已结束的****时代似乎又开始暗流涌动。
随着秀吉的死去,丰臣家家臣们积聚已久的矛盾彻底爆发了。
一直以来,以三成、行长、吉继为首的文官们与清正、正则为首的武将们都对对方十分轻视,文官们觉得对方就是一群头脑简单,只会用蛮力的武夫,而武将们觉得对方不过是一批只能耍笔杆子的酸儒。两派家臣们互不买账,经常想方设法地打压对方。
作为秀吉的托孤重臣,利家一直致力于调和两派家臣之间的矛盾,而另一位托孤重臣家康对此却作壁上观。
利家活着时,尚能稳住局面,然而没过多久,利家身染沉疴,撒手人寰。
利家一死,再无人调和两派家臣的矛盾,就在利家去世的第二天,清正、正则就抄起兵器,并纠集几名武将直奔三成在大阪的宅邸,准备将他们全部杀死。
文官们手无缚鸡之力,哪里抵御得了武将们的攻击,顿时乱作一团。
“这帮武疯子,简直无法无天,我要解除他们的兵权!”三成十分恼怒。
“来不及了,他们气势汹汹,咱们哪里能挡的住他们。对了,家康大人在那帮人面前还能说得上话,不如让他从中调停调停?”行长说。
“不行,家康鹰视狼顾,常有不臣之心,绝对不能给他趁火打劫的机会。”吉继反对。
“已经火烧眉毛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等咱们身首异处就说什么都晚了。”
“可是……”
“好了,你们都别吵了,我当然知道家康那厮狼子野心,可现在形势危急,我们不得不以求助家康作为权宜之计,等咱们扫除那些个武夫,再收拾他不迟。”
于是三成、行长、吉继悄悄从后门出去,径直赶往家康位于伏见城的公馆,见到家康后,三成说明了来意。
“诸位尽管放心,由我出面,必定将他们喝退。你们就安心地留在此地吧。”家康缓缓说道。
“如此就多谢内府大人了。”
“那诸位今后有何打算呢?”
“此话怎讲?”行长问。
“你们被那么多人仇视,不如就此退隐好了。至于你们手中的事务,我会安排人替你们处理的。”
“什么,这怎么可能?”三人大惊。
“太阁大人尸骨未寒,身居要职的你们却与同僚们斗来斗去,还引来了这么大的乱子,这罪过还不大吗?正好借此机会回佐和山城好好反省反省自己。”说罢,家康径直走入内室。
“哼,果然有所图谋,想借此机会独揽大权吗?”吉继道。
“要不咱们先和他合作,把那帮武夫搞掉了再说?”行长道。
“我明白了,跟那帮武夫比起来,家康这只老狐狸才真正是我等的心腹大患,那帮武夫处处跟咱们过不去,多半也是受他挑唆,咱们必须先下手为强。”三成道。
此时,改封会津若松城的上杉家家主胜千代正在招兵买马,扩充军力。家康得知,派遣使者责问上杉家。但胜千代对此不仅不予理会,还授意其夫兼续写了一封《直江状》,书状中公开指责家康的不臣之心,并将家康的祖祖辈辈骂了个遍。
家康看到后大怒,气的将桌案都掀了,冷静下来后一想:这直江兼续和石田三成私下交好,如果我此时讨伐上杉家,石田三成一定会在后方起兵,到时……哼哼。就将计就计好了。
主意已定,家康当即发令:“传令下去,发兵前往关东,征讨上杉家!”
“是!”
于是家康与一些交好的大名前往征伐上杉家,其中包括正则在内,动员了十余万人马。
另一方面,蛰居佐和山城的三成等人私下与一些反对德川家康的大名们聚集在一起,商讨讨伐家康的事宜。
计议已定,三成为大家做战前动员:“各位,家康身为太阁大人托孤重臣,不思鞠躬尽瘁,反而到处拉拢大名,拥兵自重,大有取而代之之企图,我石田三成将替天行道,为丰臣家的天下扫清障碍!”
“打倒家康,消灭德川家,保卫丰臣天下!”行长、吉继与大名们高声喊道。
很快,以三成为首的“西军”组建成立,总兵力达八万人,于畿内地区起兵,占据大坂城。不久便开始攻打伏见城。
三成起兵、组建西军的消息是家康在抵达下野国小山城时得知的,但家康却不慌不忙的召开军议。
“为了天下的太平,我德川家康决定亲自率军讨伐起兵作乱的三成。我知道,在座的各位都有家眷在大坂城中,恐怕都会落到他们的手中,各位此时的心情我也能够体会。所以此战我并没有要让各位相助的意思,如果现在有人想率军回去,我决不阻拦。”家康不紧不慢的说。
大名们闻讯,不禁面面相觑,无所适从。沉默中,一人突然起身发言:“这些只会耍笔杆子的东西们独断专行,欺人太甚,多次打压我们这些跟随太阁大人打天下的功臣们。我,福岛正则愿追随内府大人讨伐叛逆!”
正则的这一发言立即引起连锁反应,虽说众人不一定看好家康,但几乎都一致痛恨三成。
“我也愿意追随内府大人!”
“我也是!”
“好,如此多谢各位了,传令下去,全军掉头,向西进军,留下一支兵马断后,防备上杉军突袭!”
家康率领者共计十余万的大军,向东直扑美浓国大垣城,称“东军”。
不久,西军攻下了伏见城,东军则进攻西军控制下的美浓国,双方在美浓国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本章完)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