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一般是一年),一国居民与外国居民之间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的系统记录。Www.Pinwenba.Com 吧所谓居民,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一般包括政府、个人、企业、非营利机构。所谓经济交易,一般是指价值的交换,商品、劳务和资产从一国到另一国的转移,以及相应的货币支付和收入。国际收支是流量概念,国际收支是开放经济中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种统计表,它以特定的形式记录、分类、整理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收支的详细情况。它反映一定时期内一国同外国的全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情况,是对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过程中所发生的贸易、非贸易、资本往来及储备资产的实际动态所作的系统记录,是国际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作用
(1)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综合反映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收支结构及储备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为制定对外经济政策,分析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经济因素,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提供依据。
(2)国际收支平衡表为其他核算表中有关国外的部分提供基础性资料。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国际收支平衡表所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各国结合本身情况所编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内容也不尽相同,各具特点。根据《国际收支手册》(第5版)有关解释和规定,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净误差与遗漏、总差额、储备与相关项目。
(一)经常账户
经常账户反映了一国与外国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是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经常发生的国际经济交易的所有内容(不包括金融项目的交易)。经常账户包括货物(商品)、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四个明细项目。
1.货物
货物包括一般商品、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及非货币性黄金。
(1)一般商品包括机电产品、农产品、汽车、电子和纺织产品等。货物项下记录的商品进口和出口的外汇收支,也即一国的对外贸易收支(有形贸易收支)。出口记入贷方,进口记入借方,其差额称为商品贸易差额。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建议,商品进出口额均按离岸价格(F.O.B)计算。
(2)用于加工的货物,即运到国外进行加工的货物的出口和运到国内进行加工的货物的进口。
(3)货物的修理,即向非居民支付的或从非居民得到的运输工具修理费。
(4)各种运输工具停靠港口期间采购的货物,包括居民、非居民从岸上采购的燃料和物资等。
(5)非货币性黄金,即不作为储备资产(货币黄金)的所有黄金进出口,等同于一般商品。
2.服务
一国对他国“服务”商品的输出/输入,即服务贸易,亦称无形贸易。服务输出记入贷方,服务输入记入借方。服务贸易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
(1)运输,包括一经济体居民向另一经济体居民提供的,涉及客运、货运等运输工具和其他辅助性服务(如货物装卸、保管、包装和再包装,为运输工具提供的牵引、领航、导航等)。货物保险包括在保险服务内,不在运输内。
(2)旅游,包括非居民旅游者在另一经济体内逗留期间(不超过一年)所获得的货物与服务(包括和教育、保健相关的货物和服务),但不包括国际货运服务,它记录在运输项下。学生和病人按惯例总是被视为旅游者。非居民工人的支出记在旅游项目下,但是军事人员和使馆工作人员的支出则包括在政府服务项目下。
(3)其他服务项目,包括通讯、建筑、保险、金融、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专利、版权、商标、制作方法、经销权等)的使用费和特许费,个人服务、文化和娱乐服务(如音像及其有关服务)等。
3.收入
收入是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与资本)在国家之间的流动所引起的报酬的收入和支出。包括:
(1)职工报酬。指受雇在国外工作的季节工人、边境工人和工作时间不超过一年的短期工人,以及在外国使领馆、国际组织驻本国机构工作的工人等的工资和其他福利,记入贷方。同理,受雇在本国工作的外国季节工人、边境工人、短期工人、在本国驻外使领馆工作的工人应得报酬则记入借方。
(2)投资收入。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有关金融资产和负债的收入与支出,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所得收入与支出。本国居民因拥有外国企业直接投资资本所有权、证券和债权(长短期贷款和存款)所有股利、利润、利息收入记入贷方。非居民因拥有本国直接投资资本所有权、证券和债权所得股利、利润、利息记入借方。
4.经常转移
经常转移指商品、劳务或金融资产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转移后,并未得到补偿与回报,因而也被称为无偿转移或单方面转移。包括所有非资本转移项目,它不同于资本转移,资本转移是在资本和金融账户中进行。包括:
(1)各级政府的无偿转移,如战争赔款,政府间的经济援助、军事援助及捐赠,政府与国际组织间定期交纳的费用,以及国际组织作为一项政策向各国政府定期提供的转移。
(2)私人的无偿转移,如侨汇、捐赠、遗产继承、赡养费、资助性汇款、退休金等。从本国向外国的无偿转移记入借方,而从外国向本国的无偿转移则记入贷方。
(二)资本和金融账户
资本和金融账户是指资本项目的资本转移、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及其他所有引起一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发生变化的金融项目。它是反映居民和非居民间的资产或金融资产的转移。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见表9-1及表9-3。
1.资本账户
资本账户反映资产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转移。资产从居民向非居民转移,会增加居民对非居民的债权,或减少居民对非居民的债务;资产从非居民向居民转移,则会增加居民对非居民的债务,或减少居民对非居民的债权。因此,这个账户表明本国在两个时点之间的资产与负债的增减变化。同经常账户以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的记录方法不同,资本账户是按净额(借贷差额)来记入借方和贷方的。债权或资产的净减少,以及负债的净增加,记为贷方项目;资产的净增加,以及负债的净减少,记为借方项目。资本账户包括两部分:
(1)资本转移。这个项目主要是登录投资捐赠和债务注销。投资捐赠可以现金形式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向非居民转移资产价值或征收税款,如遗产税等),也可以实物形式(如交通设备、机器和机场、医院、码头、道路等建筑物)来进行。资本转移不同于经常转移(如战争赔款、经援、军援)的地方在于:后者经常发生,规模较小,并直接影响捐助者与受援者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前者则不经常发生,但是规模较大,也不直接影响双方当事人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债务注销是指债权国放弃债权,而不要求债务国给予回报。
(2)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购和出售。包括:不是由生产创造出来的有形资产(土地和地下资产)和无形资产(专利、版权、商标、经销权等)的收购或出售。经常账户的服务项下记录的无形资产,是无形资产所有权的买卖所引起的收支。
2.金融账户
金融账户反映了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由于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借贷等经济交易引起的外汇收支变化。同资本账户一样,金融账户也是按净额记录的。居民对非居民的投资和提供的信贷的净增加记入借方,相反则记入贷方。金融账户按功能分为:
(1)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直接投资者与直接投资企业间进行的所有交易,即两者间的初始交易加上后来两者间及其附属企业间(既包括合作的,也包括非合作的)进行的所有交易。直接投资交易又可细分为股权资本、再投资收益和其他资本(公司间交易)三种。
(2)证券投资。包括股票和债务凭证的交易,后者又可分成债券和票据、货币市场工具和金融衍生品(如期权)。
(3)其他投资。包括短期和长期贸易信用、贷款(包括使用基金信用、基金贷款及与租赁金融有关的贷款)、货币和存款(包括可转移的存款及诸如储蓄和定额存款、储蓄和贷款股份、信用合作社的股份等)及其他可收支项目。
(4)储备资产。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可用于平衡国际收支和其他用途的资产,包括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在基金中的储备头寸、外汇资产(现金、存款和证券)及其他债权。
(三)净误差与遗漏
国际收支平衡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净的借方余额或净的贷方余额,很难达到平衡。这个余额是统计资料有误差和遗漏而造成的。
造成统计资料有误差的主要原因是:①统计资料不完整,这是由商品走私、以隐蔽形式进行的资本外逃等人为隐瞒原因形成的,例如私人携带外币出境等。②统计数字的重复计算和漏算,这是由统计资料来自四面八方所致,有来自海关的、银行的,还有官方主管机构的统计,这就难免造成重复计算与漏算。③统计资料本身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原因有:有关数据是估算出来的;当事人故意瞒报或者虚报统计数据;短期资本在国家之间的投机性流动也造成统计上的困难;有意识地利用净差错与遗漏来掩盖政治、经济、军事的真实目的。
为使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相等,编表人员需要人为地在平衡表中设立净差错与遗漏这个单独的项目,来抵消净的借方余额或净的贷方余额:如果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储备和相关项目的贷方出现余额,就在净差错与遗漏项下的借方列出与余额相等的数字;如果这几个账户的借方出现余额,则在净差错与遗漏项下的贷方列出与余额相等的数字。
尽管误差和遗漏的统计数据可以平衡,但是净差额大小仍不是反映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准确指标。对于数额大、持续时间长的差额,会妨碍对国际收支统计值的分析或解释,减弱其可信度,需要引起重视。
(四)总差额
总差额是反映报告期内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对其储备的影响,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概念。在未特别指明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为顺差或逆差,就是指总差额为顺差或逆差。总差额是经常账户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和净差错与遗漏之和。
(五)储备与相关项目
储备与相关项目是平衡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的一个项目,也称平衡项目。如果总差额为顺差,则储备与相关项目的储备资产或者增加,或者官方对外负债减少;如果总差额为逆差,则储备与相关项目的储备资产或者减少,或者官方对外负债增加。因此,储备与相关项目的借贷方向与总差额借贷记录方向相反。增加记入借方,减少则记入贷方。储备与相关项目包括以下具体几项:
(1)储备资产,也称官方储备或国际储备。
(2)使用IMF的信贷和贷款,即成员国从IMF的提款,但不包括储备部分提款。
(3)对外国官方负债,是指本国政府和货币当局对非居民的负债。
(4)例外融资,包括五方面交易:①转移项目,如政府间赠款和从IMF贴补账户上得到的赠款等。②涉及注销债务的债务或股本转换等的直接股本投资或其他股本投资。③政府或中央银行的对外借款(包括通过发行债券的对外借款)。④经济实体在政府授意下的对外借款。⑤重新调整债务有关的其他交易,如重新安排现有债务或累计的债务及偿还拖欠的款项。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国家对外经济交往的系统记录,正确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把握外汇资金来源与运用情况,找出产生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的原因,把握本国国际收支的运动规律、制定对策,使国际收支状况朝着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变化。分析其他国家,特别是经济强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以便分析和预测国际金融的发展趋势、汇率变动和资本流动状况,及时调整本国的对外金融战略。
【阅读资料9.2】国际收支失衡的表现
1.结构性失衡。因为一国国内生产结构及相应要素配置未能及时调整或更新换代,导致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本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2.周期性失衡。与经济周期有关,一种因经济发展的变化而使一国的总需求、进出口贸易和收入受到影响而引发的国际收支失衡情况。
3.收入性失衡。一国国民收入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一定时期内一国国民收入多,意味着进口消费或其他方面的国际支付会增加,国际收支可能会出现逆差。
4.货币性失衡。一国币值发生变动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当一国物价普遍上升或通胀严重时,产品出口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减少,与此同时,进口成本降低,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反之,就会出现顺差。
5.政策性失衡。一国推出重要的经济政策或实施重大改革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