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阴雨绵绵(三)

2018-04-15 作者: 细沙子一粒abc
第七章阴雨绵绵(三)

测评打分后很快就到了学期末,在新校长上任个把月的第一个教工散学大会上,让大家毫无思想准备的是,在会议结束时,校长说要进行下学期的人事调整,要选十个主任和十个部长,并说十个部长要都选新的,还解释说就是要选那些没有“官职”的老师担任。Www.Pinwenba.Com 吧分明是在笼络人心,可老师们哪想那么多,他这会开的让人心烦,东拉西扯的也没个逻辑性,加上他那老迈形象大家也没适应和那呜啦呜啦的口齿又不清楚,多听一分钟,就多遭罪一分,还不如赶紧按要求找出自己科组里“合格”的人选,写上交差算了,谁也不想多开一分钟的会。事后才发现这“新官”和“老官”加起来,光职务补贴都是好大一笔开支啊。可话又说回来,不出点血又怎么拉拢人心呢。羊毛出在羊身上,受影响的还是没有“官职”的普通老师;这还真是领教了什么叫作茧自缚,后悔药是没得买,只有发牢骚的份了。

“知道什么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吗?”事后大家议论纷纷了。

“谁知这老头还有这一手。”

“我还以为是和选组长一样呢。”

“组长的职务补贴很少?部长就不一样了啊。”

“这部长是个啥头衔呢?”

“啥头衔,拿补贴的头衔呗。”这位现在想清楚了。

“我知道,师长、部长相当于地级市市委书记。”还真有认真人呢。

“哇,这真是一步登天啊!”有人在羡慕。

“人还是那么几个人,枪还是那么几条枪,凭啥就长出了十个部长?”有人公开表示不满了。

“就算要进行部制改革,也要循序渐进,慢慢来,人事调整更要慎重。”

“什么大部制改革,不就是把“组”字换成了“部”字吗。”

“这你就外行了,现在玩的就是文字游戏,不然怎么过那官瘾?”这位一语破天机。

“再换不还是在学校里,不还是个芝麻官。”这话不中听,可人一生气,说这话还算客气,不然说他老头是野心家也不为过。你想啊,什么样的人手下才有部长级的干部?

“听说下学期要招22个班。”

“那也才增加两个班。再说这与招多少个班没关系,大学里还没听说过有什么部长头衔呢。真是司马昭之心啊!教育局里都没有部长,小小的学校里竟生出了什么部长,新鲜。”

“上次测评要是多给他打几分,也许他老头就不会想出这么个主意了。”

“凭啥多给他打分?就他那两把“歪功夫”,干这么多年的校长不知受累了多少人。”这话要这样看,有多少大干部落马前不都是靠“歪功夫”打打杀杀的吗?

“这首先受累的还是咱们这些没有官衔的第一线教师。”这是实情。哪个单位不是有头有衔的人多拿多分。

“这是福利分配重新洗牌,不然怎么超速笼络人心?怎么瓜分更多的利益?”这是他着种心术官人的拿手好戏,也是笼络人心,快速建立小集团的速效办法,但是这个“速效救心丸”效果不见得好。哪个新上任的官人好玩弄此法,基本上就可断定,这是个不联系群众的官爷。

“他就不怕和尚多了没水喝。”

“这你就不懂了,人家要喝血,才不喝水呢。”

“也是啊,以后到处都是眼睛和耳朵,咱们拉磨的可要小心了哦。”胆小的人不安了。

“以后说话嘴上可要有个门,当心隔墙有耳啊。”看,紧张情绪出来了:工作环境轻度污染。

“还要眼观六路,说话前好好看看周围的风向,别中风就麻烦了。”看,戒备心理生成:工作环境重度污染。

“你说,哪个眼睛耳朵乐意白干?”唉,官多了,开销必然多。

“咱们都谨慎些,就都有了。”听了这话,这班上的还有劲头吗?

“部长,多威水啊,够中央的级别了吧?”这戏弄之声终于冒出来了。

“这样校长大人才够分量啊。”

“他那一大把年纪还不够分量?姜不是老的辣妈?还真够辣哦。”

“人家现如今是嫩姜,是60后,那是白纸黑字写着的。”

“他的东西,他自己都不信,现在是什么年代,你不会不知今夕是何年吧?”

“真假得看人的品性,就他的东西还有个看?”这人还真不能撤谎,那让人失信,特别是年龄都敢少报的人,更不可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今后有戏看了啊。”不难看出,此话也含有不不信任感。

“不怕你不怕辣,人家就怕不够辣呢。”说这话的才是高人。

不过,当官的不在乎百姓怎么说。人家手一遮天,你说啥都没用,人家是老大,自己快活才最重要;当官不揽权、不自己说了算,那真该回家卖红薯了。弄出十个部长算少的,要是权力在大点,没准整几个“总统”出来也不一定,意思就是统一管理,也没错啊。

2010年后,国家教育部发话说要大力发展的职业教育。新部长,就是正规部长,也说要允许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继续升学,要鼓励这些学生报考高等职业学院,为培养高级职业技工开路。应该说,从此职业学校的发展要大踏步迈上大台阶了。

虽然过去的政策不支持职校生考大学,但是为了满足家长们的要求,也只能是山高皇帝远了,没办法,不抗旨就招不到学生,那都是逼出来的。现在这老头一来就赶上了好政策,老师们都以为有了盼头,可没想到还没高兴几天,就被他这一番折腾给泄了气。都说打仗的大忌就是临阵换将,细想一下,还真是不假。这章校长走的可真不是时候。

这里虽然是职业学校,但教学安排还是要照顾城里学生的要求,否则就遭遇招生冷战。招不满学生,不仅影响老师们的工作稳定性,也威胁到学校的生存。在市里,没有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仍然希望通过其他方式上大学,即使他们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看重的也不是学到一技之长、毕业后找个合适的工作,而是希望三年后,能有机会考上高等职业院校,实现上大学之梦想。若是你这个中职学校高考上线率不高,家长就不会让孩子来就读,所以,为了生存、也为满足家长们的愿望,城里的职业学校还不能不高度重视高考,这些年就是这样一路遮遮掩掩走过来的。这样一来,学校教基础课的老师比教专业课的还多,学校就靠高考打响牌子,以提升名气,引来“凤凰”。可惜啊,原校长下了那么多年的“暗棋”,这如今可以“下明棋”了,他却走了。

看以往的教学,一个年级十六、七、八个班,到高三分班时就业班都不超过四个,但凡成绩好一点、有一点希望的学生,都会选择高考班,奋斗一年,圆个上大学的梦,可以想象当时的校长但着多大的风险。但是,新华职校连续十多年来领跑全市中职学校高考,升学率一直都是第一名,多大的风险都值了。那时,高三一年都用来备战高考,专业课停开,只上语、数、英三科基础课,全力以赴为学生考高职院校开绿灯。因此,高三也是家长最期待、学生最艰苦、学校最看重的一年。

至于高一和高二年级,除开专业课外,还要开语、数、英、体育课和其他几科辅助课程。全校专职老师不超过六十五人,剩下的一百零几个都是基础课老师和一些电教管理员等。在各地极度扩张办学的时日,新华职校一直是在稳扎稳打地发展、扩大,用高考来吸引学生,使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咱们现在有几个专业?”这是那些天大家问的最多的一句话。虽说在学校工作了很多年,大家都埋头干活,一下子还真说不准学校开了多少门专业课。

其实在学校里,分数高的学生分在金融事务、会计、商务英语、电子商务等专业;接下来是物流管理、旅游、动漫、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商务礼仪是新专业,录取不看分数。专业不多,只有计算机专业有4个班,其他的就两个班,最少的就一个班,应该说学校的规模并不大;尽管如此,学校还是抓住了发展契机,不仅高考成绩突出,每年的就业率都是百分之百,就业方向也够广阔,有些单位还很招年轻人羡慕,如:去银行、证券单位,工资待遇很好;去电信、邮政单位,工作较稳定;去政府机关、公安局就更没说的,连大学生都难谋求到这样的职位。有时也会应社会需要,临时增设新学科,满足单位用人需求,最好的一次是给市法院招了一个速记班,分配去向非常好,这也是原校长努力探索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正因如此,新华职校才成为市里家长和学生首选的职业学校。

别看学校不大,但却是城里家长们不可缺少的定心丸,尽管他们心里不见得真地想读职校。还有那些孩子在初中成绩不理想的家长,大多瞄上这所职校。退一步讲,到这里读书也不损失什么,即有机会上大学,又能学到一门专业,今后就业的路子还更广了。但是,与普高相比,这里的生源还是没普高的好。

现如今,国家大力提倡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扩编、扩招是发展的方向,办好做强更是生存的条件,来不得半点差错。新官上任进行人调整人事也不足为奇,但还是要从长计划、循序渐进、从容不迫,方能选出合适的人选。什么一下子选十个“部长”,还不能选已有“官职”的人,这哪里是选干部,这分明就是要另立“山头”了啊!古时打仗有一说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那是说人家的兵都上马了,随时就要出征。可眼下这学生兵明摆着只能多招2个班,却一下子忽然就备了那么多“粮草”,而且还都是部长级的,不是缺少计划就是别有用心。还别说,这回真正见识了什么是老年派官人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