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学大会一开完,就意味着这一学期过去了。Www.Pinwenba.Com 吧大家熬了一个学期,应该说是又磨合了一个学期,到头来感觉就两个字:失望。都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年了,不算短,啥心也都能看得透透的、清清的了。对于一个一把手来说,他怀揣的是一颗明亮的心,还是褶皱的心,老百姓不难看出,更何况这段时间大家领教够了,完全可以做出正确判断,足可以认识一个人,至少可以看出这个人的秉性和他的领导做派;很明显,这校长完全是地地道道的老年派,口头民主,实则独裁。不乐观的是他老了,不可能改了。有句英语俗语说:The leopard can’t change its spots.意思是说:豹子改不了身上的斑点。汉语也有一个与之对应的俗语,只是在此说出来有伤大雅;不过这也不是什么不雅之事,这只是个翻译问题,应该不难想象。
从前放假时老师们都有一种恋恋不舍之感。那时原校长常在会上说:“有些老师放假都不想离开学校,还没开学就早早回来了。”这是真的,那时的老师们对学校就有一种家的感觉,归属感极强。放了假,如没外出,还要回来打球锻炼或上网等,总之只要常回学校看看,就很满足,很充实,很心安。
就说两年前一次放假的那一天,林思她们办公室的四个女教师磨蹭半天都不想走,好似有什么东西让她们觉得依依不舍,就放一个多月的假,可四个人都觉得假期好长,谁也不肯先走,最后丁老师就说干脆出去吃点什么吧。这句话一下子救了大家,四个人立时精神起来,七嘴八舌地说去哪里哪里吃。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去哪都行,主要是这假期来得太快,谁都不情愿散去。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如果觉得时间过的太快,那是开心满意的代名词,反之则是不满意。她们几个不愿散去,就是有不舍只情。地方一定,四人就情绪高涨地下了楼,一到楼下才发现还有好几个老师在打乒乓球,看来不想走的还大有人在。丁老师开车,她们一行四人兴致满满地出发了。
在那之前,学校都要带大家出去吃个散伙饭,聚一聚、聊一聊、彻底放松一下。后来有老师说买了回老家的票,没时间参加了,就改成发餐票了。那次刚好是第一次不集体聚餐,好多老师都很晚才离开学校。大家心里有这个学校,依恋这个学校,都想多呆一会儿,这最能说明问题。
今次放假可好,一眨眼,人就走光了,偌大个校园一下子就静下来,没了人气。花池里的花这学期也没生机,又干又黄,也开不起来,好似很理解大家的心情。唉,“天若有情天易老”,花若有意花伤心啊。你要说这老头校长没能力,还真不行,咋说负能力也是能力,传不出正能量,总能传出负能量,而区别则在于:在负能量影响下,别人是被动地在工作、气不顺地在干活而已。
而林思最大的安慰就是学生们懂事,别看他们年纪小,还是孩子,可他们与老师们一样不满意学校的异样变化,气急了就跑到帖吧上闹腾闹腾,发泄发泄,只图个痛快;不过他们并没乱说,其实也无需瞎说,他们光说这新校长干的哪些伤害学生的种种怪事就能出一大节气了。他除了不给学生开空调,还有就是迟发助学金,这都是大事,至少学生是如此想,因为部分学生的家境不很好,助学金对他们很重要。所以,想到学生们也不开心,林思决定要网开一面,尽量把补考的学生降到最少,师生都不容易,就让他们好好享受假期吧。
说到助学金,后来有一更绝的事发生。为了要助学金,一伙学生在下班前,就在林思她们办公室上面的四楼齐声呐喊:
“一二三,”一个学生喊。
“越南歌,我们要领助学金。越南歌,我们要领助学金。”其他几个学生跟上来。
“听,楼上在喊什么?”林思问汪老师,当时办公室只剩下她们两人。
“没听清,好像是说助学金。”汪老师抬头向门外看去。
“我去看看。”林思出到门外。
“一二三,”又响起一声。
“越南歌,我们要领助学金。越南歌,我们要领助学金。”其他几个又跟上来。
“他们喊的是要领助学金,可为什么要说越南歌呢?”林思退回来问道。
“好像眼下班上学生都在追看网上一个流行的越南人唱歌,我没看过,说不清楚这帮学生都看了些什么。”汪老师表示也不太明白。
“一二三,”又一个声音在喊。
“越南歌,我们要领助学金。越南歌,我们要领助学金。”大家再次叫起来。
“这些学生还真敢喊啊。”林思觉得那越南歌叫法挺滑稽,也不明白是啥意思。
“逼急了,学生还怕啥?”汪老师说的也是,这些学生眼下就是逼急的兔子。唉,一声叹息也算是对学生的最大理解了。
如今虽然已经停课了,林思却常想起前几天公布成绩之前的一件事:
那天早上,林思刚上楼,就在楼梯口转弯处看见迎面走来一帮学生。其中一个学生看见她就张开手臂,激动地喊了起来:“老师,我爱你!”边喊边不停地挥动着臂膀,那份高兴劲儿确实是发自心肺。看着学生那样高兴,林思也很受感染,也情不自禁地挥了下手,她当然知道学生为什么这样喊。现在的学生已不似从前了,没什么禁忌,什么爱呀情呀恨啊,都是口头禅。说我爱你那还是普通级,重量级的是:我太爱你了,超重量级的是:我爱死你了。那学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林老师给他网开了一面,免除了他的心头大患:补考。刚才喊话的就是刘同学,他这回算是受益者,心情才格外晴朗畅快。
前几天考完试,他就知道怕是要补考了,心里很是郁闷。刚好有同学说在家呆不住,要找他和班上的同学到学校看看,打个球什么的散散心,刚好他们在家里也都烦,就答应了。没想到一进大门,就看见了林老师,刘同学马上一脸带笑地奔过去,热情地伸出手来,嘴上还甜蜜地问候老师。林老师当时有点惊呀,当然也更感动,谁说现在的学生不懂礼貌,看,眼前的学生多彬彬有礼。她从来没正式和学生握过手,此刻,只见她也一下子笑容满面,高兴地伸出手来。刘同学握住老师的手,孩子般地摇了几下,就言归正传了。
“老师,我的总评过了吗?”,他迫不及待地问,“你就让我过了吧。”他又加了一句。
“好像没过,”林思老师回过神了,“你这次好像没考好。”她想起来了,刘同学颇有个性,林思记得他,所以当看到他的成绩时还真想了一会儿,可因为相对较低,就没提分。
“那我要补考了?”他满脸失望地问。
“是的,这次是的。”林思老师也不忍心这样说,可又不能骗他。
“我过没过,老师?”王同学也问,眼睛睁得大大的。
“你过了。”林思老师马上回答。王同学基础不算好,可上课很积极发言,进步很明显。
“我想我也能过。”王同学一下子得意起来,眼睛看人也自然了。“老师,你说我上课认不认真?”他又问,还是想听些表扬。
“认真,很积极参与发言,很活跃。”林老师答道,她本还想说,你要是每节课都能坚持下来就好了,可又怕打击了他,就没说。
“老师,我上课也很爱发言,我也很努力,就让我过了吧。”刘同学见王同学都过了,着急起来,“老师啊,老师,你就让我过了吧。”他又说了一遍。
“是啊,老师,你就让他过了吧。”同来的三个女生也为他求情。
“我们是不是都过了?”其中一个女生试探地问,也许是自信的缘故,她们等男同学问完后才问自己的成绩。
“过了,女同学差不多都过了。”林思笑着说。
“噢,太好了,太好了。”三个人欢呼起来。
“老师啊老师,你让我过吧,让我过吧。”刘同学真急坏了。
“老师,你就让他过吧,不然他就急死了。”王同学知道这时再不帮他就不够朋友了。
“是呀,老师,就让他过吧,看他急的,让他过吧。”女同学也说。
林思想,这刘同学,再不让他过,怕是他这个假期就开心不起来了。她知道,他不禁有个性,而且还很聪明,最好的例子就是,英语课上最头痛的就是背那些难记的单词。可只要他用心记,就没有记不住的,比如,ADVERTISEMENT(广告)一词,就很难记,顶多有个MENT的常见字母组合结尾,靠读音规则也行,可学生一看见这个词就觉得难,懒的理它;加上中间的SE里的E没发音,很容易出错,不管你怎么提醒,很多人还都记不住。可刘同学不同,听老师讲过该词的特点,一眨眼就背住了,还能上黑板听写,大家都很羡慕佩服他。IMMEDIATELY一词也让学生头痛,初中就学过了,班上没一个人记得,林思把最灵验的办法教给他们:要单词里面找单词。其实这个单词就是后面的ATE这里难记,但ATE是EAT(吃)的过去时,难题一下就解决了,这就是单词里找单词的好处,关键时很灵光。经老师这一说,刘同学马上也就会背了。刘同学的本质不差,毛病就是管不住自己。林思觉得很多在职校读书的学生很聪明,可就是好动,上课只能听十几分钟的课,这就是他们学习的大敌。这可能是病状,或是别的什么,那还得请教医生。在幼儿园和小学里,老师可以说这是多动症,可到了高中,很少有人这样说。有一部分学生是偏科,还有一些就是顾不过来,应该是基础问题,只能学好一两科,但他们也十分认真;最差的是“玩”字当头,什么也不学,这部分人占极少数。
“老师啊,你就让我过了吧。”见老师不说话,他又央求起来,“让我过了吧。”
“那你的平时成绩还缺好几个呢。”林老师想起来了,就提醒他道。
“他是去集训运动会比赛去了。”王同学马上帮他说。
“是吗?”林思还记得当时请的是事假。
“是的,我是去参加比赛了。”刘同学说,声音并不大。
“学校说,比赛拿奖了,就给85分。”另一个女同学接过话头。
“可我一点也不知道。”林思说,她真没听谁说过。
“我们班有两个拿到大奖的。”又一个女同学说。可她没说刘同学得奖了,看来他享受不到这一“优惠”政策。
“老师呀,老师,你就让我过了吧。”刘同学又抓住老师的手摇了起来。
“好吧,你去四楼教务处跟管成绩的老师说说,看能不能把我提交的成绩返回来,现在成绩都进电脑,不好改。”林思同意了,不是因为他求她,而是她觉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贵在参与不能只是个空口号,不能伤了学生的心,毕竟参赛训练也很辛苦。
“老师,太谢谢你了,谢谢你了。”说完,刘同学他们就都奔四楼而去。
这一放假,不知学生们有多开心,应该不会又跑到帖吧上群情激奋地“骂人”了吧,林思想。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