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翊看了看,军营里的敌方营地的分布图,心中不禁想到;张温到底和没和何进串通,要是......不,不管串没串通我都得给自己留条后路,看看想办法明天把大部分步兵给撤回南阳,不行就得走后世云南的地界,穿山回南阳,只能希望别遇到南越蛮族了,
袁翊走出营帐,看着天空渐渐暗下去的景色,便决定;等到张飞他们把粮草截回来,休息一下,立马就向敌军发起攻击,现在吗?.....嗯...还是吃饭睡觉吧,不过五月初五的礼包,给的居然是拐,而且还是双拐,并且还不是短拐,而是长拐
(拐,是中国武术器械之一,俗称“拐子”。拐是由民间老人之拐杖而演变成的一种武术器械,由铁制或木制。按其形式可分为长拐和短拐两类。短拐可双拐同使,也可以与刀剑之类兵器同使。种类也有很多)
袁翊吃完饭回到自己的营帐之中,看着桌台上放的铁尺和双拐,也是醉了,袁翊一直在想系统是不是没有好东西了,给我的全是武器要么就是材料,你说给就给吧,给点铁金银铜铝我好歹能用上,给点木料也行,哪怕玉器石头也行啊,你说你给我一堆建筑图纸要么就是种子化肥,这些玩意我怎么用啊,这年头我去哪里找工匠啊,后期倒是有一个正史里出现的马钧,可是他好像是和诸葛亮一个时期的现在说不定在哪玩泥巴呢?唉,说起诸葛亮我倒想起来一人,黄月英,无论正史还是小说,黄月英都是诸葛亮的妻子,才华和诸葛亮不相上下,木牛流马可以说是黄月英想出来的主意,不过黄月英现在好像也是个小孩,至于他父亲黄承彦,这个人,我还是放弃吧,以他那个不予世俗同流合污的性子,我想请他拿着图纸教人比请蔡邕教书还难,还是再等几年吧,就算现在有一些比马钧厉害的工匠,我也不敢大张旗鼓的.........不对,我怎么把墨家给忘了,墨家主要主要制造的好像就是农具,以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造兵器有点违背他们的意愿,造点造福百姓的农具用品是非常可以的,不过现在说这些有点早,还是等回去再说吧
袁翊想完拿起双拐,又自言自语道:双拐,这个好像是卜字拐,长度比正常的拐都长,双拐大部分都是短拐,而短拐大多数为二尺左右,不过这副双拐全长大约为三尺,当然是古代的三尺,大约是六十厘米,嗯.......还是先看看使用说明
【拐,一种武器。按其形式可分为长拐和短拐两类。长拐一般长四尺。拐柄为圆柱形。在其柄端垂直处,有一突出之横拐。使用时可双手持柄,也可一手持柄一手持拐。短拐多为丁字形,长不足三尺。短拐可双拐同使,也可以与刀剑之类兵器同使。
二字拐:在柄的两端各有一横拐,二横拐与柄垂直,因上下横拐构成“二“字形,故名。
十字拐:柄为木制,长约二尺五寸,横柄长八寸三分,柄上端装一矛头,下为握把。横把左面为尖刺,右为月牙铲。可三面击人。拐呈十字形,故名。其横竖把相交处有四个直角,具有架、格、拨、揽等功能。
卜字拐:短拐的一种。柄上端垂直一横拐,呈“卜“字形,故名。
上下拐:短拐的一种。在拐柄的上下两端各有一突出的横柄,故名。
钩镰拐:拐柄的两端各有一钩镰枪头。距拐柄两端各三分之一处,均有一突出之横柄。横柄方向相同。其用法兼有枪、拐之特点。
鸳鸯拐:拐柄中间有一弯曲。拐柄两端各有一突出之横柄,方向相反
拐的构造多种多样,但练法大致相同,使用时击打方向变化多端。单拐的击法有劈、砸、滚、蹦、支、扑、拍、拿、勾、挂、截等。双拐有搂、盖、转、击等着法。拐除单练套路外,也可对练,如“刀拐对枪”、“双拐进枪”等。】
袁翊看完后说道,这只是拐的介绍,所以又翻了一页接着看到
此对双拐,本系统命名为旋棍,不要多想不是《真·三国无双》系列中的那个‘旋棍’,此对旋棍全长三尺七寸五分,横拐在七寸处,横拐长三寸三分,下面称为旋棍
此旋棍铸造材料为铁木(不是那种可以被人为折断的木头),此木头硬度和你所拥有的最硬的铁料相比,总重八斤八两(单棍重量),棍身藏有天雷石,即与古典小说《杨怀玉征西》中狄青之孙狄难抚所用子母雷霆枪有异曲同工之妙,棍头藏有箭头,但是棍的发音手段却与之不同,当棍身旋转时会发出声音,或招架别人兵器时也会发出声音,此铁木名为金刚铁木,且通体金黄,旋棍为龙凰旋棍,当然此木不是地球上的,所以加工工艺我就不多说了,
棍法本系统参照中华五千年棍法精髓独创《阴阳八卦棍》
袁翊看了看说道,还独创中华武术库里就有《阴阳八卦拳》总纲,总纲的套路就有棍的用法,不过好像是长棍,不过也就这样了,爱啥名啥名,系统高兴就好了IC
(本章完)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