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研究小史稿(清乾隆至民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1月版红楼研究小史续稿(五四时期以后),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8月版,以上两本书1984年获上海市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86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红楼梦问题评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2月版论红楼梦及其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版拟曹雪芹“答客问”:论红学索隐派的研究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红楼梦研究文选(郭豫适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4月版中国古代小说论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1月版中国古代小说论集(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5月版中国古代小说论集(修订三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2月版三国演义选粹(郭豫适、荀茵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11月版中国小说批评史略(方正耀著,郭豫适审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7月版中国小说批评史略(韩国语版,方正耀著,郭豫适监修,[韩]洪尚勋译),韩国乙酉文化社1994年1月版中国古典小说理论史(方正耀著,郭豫适审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蓬莱阁丛书·中国小说史略(鲁迅撰,郭豫适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版(至今已重印十余次)
学与思:文学遗产研究问题论集,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中国传统文化新探丛书(三卷,郭豫适主编),湖南出版社1993年1月版扬弃与发展——弘扬民族优秀文化(郭豫适主编),湖南出版社1993年1月版半砖园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版半砖园居笔记,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5月版历代世说精华丛书(五卷本,郭豫适主编),东方出版中心1993年版传世藏书·子库·小说部(十卷本,郭豫适、黄钧主编),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年版型世言([明]陆云龙编撰,郭豫适、邵循瑛整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年版。Www.Pinwenba.Com 吧
社会科学争鸣大系(1949—1989)文学·艺术·语言卷(蒋孔阳主编,郭豫适为副主编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993年获上海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优秀学术成果特等奖,1994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鲁迅全集(十六卷注释本,郭豫适为全集责任编辑之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1994年获国家图书奖荣誉奖郭豫适文集(四卷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一卷,红楼梦研究史稿第二卷,论红楼梦及其研究第三卷,中国古代小说论集第四卷,文学遗产研究问题探讨集“民间文学主流论”及其他,《解放日报》1959年7月8日应该把作家文学视为“庶出”吗?——“民间文学正宗说”质疑(程俊英、郭豫适),《解放日报》1959年3月19日,中华书局《中国文学史讨论集》1959年10月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2004年12月版曹操的诗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评复旦《中国文学史》对曹诗的评价并与贾流同志商榷,《解放日报》1959年3月17日,中华书局《中国文学史讨论集》1959年10月版(加写附记)略论古典文学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问题(万云俊、郭豫适),《文汇报》1961年5月17日关于古典文学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问题的讨论,《学术月刊》1962年1月号杜甫对于儒家思想的继承和批判——为纪念杜甫诞生一千二百五十周年而作,《解放日报》1962年5月29日关于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关系问题,《学术月刊》1963年7月号论《红楼梦》思想倾向性问题——兼评讨论中的意见分歧,《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64年第2期,百花文艺出版社《红学三十年论文选编》(刘梦溪编)
1984年8月版关于《红楼梦》思想倾向的讨论,《学术月刊》1964年2月号,《新华月报》1964年3月号全文转载列宁怎样评论列夫·托尔斯泰——重读列宁论托尔斯泰的论文,《学术月刊》1964年7月号《西游记》前言(郭豫适、简茂森执笔),人民文学出版社《西游记》1973、1980年版,后依据1980年版前言修改为“论《西游记》”一文漫谈摹拟的“死”、“活”和创造,《人民教育》1979年第10期从胡适蔡元培的一场争论到索隐派的终归穷途,上海古籍出版社《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四辑》1980年版西方文艺思想和《红楼梦》研究——评介《红楼梦》研究史上的“新谈”、“新评”、“新叙”,《学术月刊》1981年2月号,河北教育出版社《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文精粹·小说戏曲卷》2001年1月版,百花文艺出版社《红学三十年论文选编》(刘梦溪编)1984年7月版应当实事求是地评价《红楼梦》后四十回——兼评《红楼梦》研究史上有关续书问题的评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4期学会比较分析的方法——鲁迅论文化遗产问题学习札记,《语文学习》1981年第8期拟曹雪芹“答客问”——红学研究随想录,《光明日报》1981年12月21日,中国文学出版社《中国作家名篇欣赏》2004年4月版鲁迅论中国古代暴露性小说(郭豫适、荀茵),《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第2期离奇曲折的艺术构思——读《无双传》,人民文学出版社《唐传奇鉴赏集》1983年2月版艺术幻想中的批判与追求——读《罗刹海市》(郭豫适、荀茵)。
人民文学出版社《聊斋志异鉴赏集》1983年12月版论《水浒传》——关于宋江的形象和招安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小说论集》1985年1月版,此文后半部分载于《文艺理论研究》1984年第4期从尤二姐之死论王熙凤,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小说论集》1985年1月版,文化艺术出版社《名家图说王熙凤》(俞平伯等著)2007年4月版考证与真假问题——谈曹雪芹“佚诗”的考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小说论集》1985年1月版论《金瓶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小说论集》1985年1月版一支凄婉动人的恋歌——评唐代小说《莺莺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小说论集》1985年1月版李贽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四卷》1985年2月版关于“脂评”问题——论全盘批倒“脂砚斋评”之不当,《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世说新语》思想艺术散论,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戏曲论集》(赵景深主编)1985年6月版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读《灌园叟晚逢仙女》(郭豫适、荀茵),人民文学出版社《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鉴赏集》1986年1月版论“红楼梦毫无价值论”及其他——关于红学研究中的非科学性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北方文艺出版社《中外学者论红楼》1989年6月版论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第二辑》(吴泽主编)1987年5月版《鲁迅·增田涉师弟答问集》中译本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鲁迅·增田涉师弟答问集》1989年7月版《红楼梦十论》序,《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关于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批评特点问题——《中国小说批评史略》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小说批评史略》1990年7月版论民族传统文化的扬弃与发展,《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第3期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原本到今本的增删修改,《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第4期,《新华文摘》1992年第10期全文转载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观的光辉体现——学习理解邓小平同志《谈话》中的辩证发展观点和辩证分析方法(署名余思)。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5期全面正确地学习理解**有关文学问题的论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6期,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关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几个问题,湖南出版社《扬弃与发展》1993年1月版胡乔木同志访晤施蛰存先生记,《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第1期,当代中国出版社《回忆胡乔木》(刘中海等编)1994年9月版,当代中国出版社《我所知道的胡乔木》(杨尚昆等著)1997年5月版,上海古籍出版社《庆祝施蛰存教授百岁华诞文集》2003年10月版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要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3月研究生院专刊红学批评应当实事求是,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华文史论丛·第54辑》1995年6月版论儒教是否为宗教及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中国小说与宗教》1998年8月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庆祝徐中玉教授九十华诞文集》2003年9月版,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胡适治学的思想和方法,《学术月刊》1996年1月号,中国青年出版社《胡适研究丛刊·第2辑》1996年12月版王国维治学的思想和方法——纪念王国维诞生一百二十周年、逝世七十周年,《红楼梦学刊》1997年第4辑学、思、作三结合——谈怎样读书及其他,广东教育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当代百家话读书》1997年6月版文化遗产研究要端正思想和方法,《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第6期郭豫适自述,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家自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1997年12月版正确认识和评价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山东人民出版社《名家解读〈红楼梦〉》1998年1月版《西游记迷境探幽》序,《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第1期文学遗产研究要端正思想和方法,《文汇报》1998年2月20日答韩国郑沃根博士,《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1期,[韩]《中国小说研究会报·第36号》1998年11月版明代小说研究与文学遗产继承问题,《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3期,上海文艺出版社《明代小说史》2000年10月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明代小说史》2007年4月版索隐派红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历史经验教训——评近半个世纪海内外索隐派红学,《齐鲁学刊》1999年第3期,武汉大学出版社《红学档案》2007年5月版,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对《学报(教科版)》和我国教育研究的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第3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学之道》(俞立中主编)2006年11月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建社五十周年、复社二十七周年感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春华秋实》2007年10月版《雅俗之间的徘徊:16至18世纪文化思潮与通俗文学创作》序,《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3期《怀颍堂艺文丛稿》序,《河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治学独多创造——《学者闻一多》序,《中华文化论坛》2001年第3期评张弘《临界的对垒》,《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2期评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评《中国古代小说中女性问题研究》,《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评《陆士谔研究》,岳麓书社,2002年9月版评《说部论稿》,《河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文学遗产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摭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夷坚志》研究的新收获——评张祝平《夷坚志论稿》,《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古代小说续书研究又一新成果——评高玉海的《明清小说续书研究》,《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2期《林译小说研究》序,《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传承与革新——论清代嘉道时期章回小说的发展流变(郭豫适、刘富伟、文娟),《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5期是王蒙没有读懂,还是刘心武索隐编造?《社会科学报》2006年7月13日从红学索隐派说到“秦学”研究及其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拟曹雪芹“答客问”》2006年9月版一部有创见的古代小说论著——评王进驹的《乾隆时期自况性长篇小说研究》,《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1期谈谈怎样对待古代文化遗产,吉林大学出版社《华夏文化论坛·第二辑》2007年9月版评《明清文学散论》。
《中文自学指导》2008年第6期评《申报馆与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结缘与流变》2009年3月版令人难忘的精深的文学论析——读王元化论阿Q人性问题札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清园先生王元化》(陆晓光主编)2009年5月版评《〈歧路灯〉与中原民俗文化研究》,《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博学慎思 实事求是——郭豫适教授访谈录(钟明奇执笔),《文艺研究》2009年第5期,《华东师范大学校报》2010年3—4月连续三期全文转载郭豫适文选(收入《上海老作家文丛》第三辑),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12月版《豪放诗三百首》序,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版感悟生命、时间与自由——重病后感言 《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1月28日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