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化世界的西路方面军结束战役的时候,北路方面军也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将大秦势力北方边境的尸群引诱到了原蒙古草原一带,适时展开了大决战,运用炮坦协同战术,歼灭了引诱来的尸群,也取得了晋省的全部统治资格。
战术很简单,过程也很简单,丧尸虽然进化的很快,但是脑子还是道硬伤,之所以这么多年各个势力一直没有将其消灭,重建种花家,原因也很简单,丧尸数量太多,耗不过。
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在人类各自为战的情况下,很多时候,武器装备什么的都是用一点少一点,工业生产是一个全国性的布局,不可能每一处都有一个完整的工业链。更何况还有资源也是问题,有些装备你少一样资源,就别想了。
要不然真像种花家这样的全球第一的工业规模,全面爆发起来,3年时间每个人发辆坦克问题都不大,当然这是开玩笑,但是产量是绝对不会低的。
赵行云这边前期的时候也是差不多的,除了末世之前的武器装备,后期生产武器装备速度也是非常低的,就这还得益于秦地的矿产资源非常齐全,有的虽然不多,但是还都有。还有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很多时候都是工厂在等着原材料开锅。
而且生化世界拖得时间越长,随着丧尸进化的越发皮村肉厚耐打,人类互相之间又被分开,资源做不到互补,武器装备的损耗得不到补充,实力越发疲软,此长彼消之下,人类重新夺回地球的希望眼看着是渺渺无望了。
后来在赵行云开发了民国世界之后,赵行云在秦地自己开发,暗地里在外界或买或偷或抢,总算是不至于让很多工厂等着米下锅了。
产能开始就大幅度上升了,但是这样的原材料来源还是让工业部的人抱怨太过狭窄。
赵行云也觉得这样有点太过拖沓了,现在他麾下兵力总计差不多有300万,120余万生化危机世界久经考验的老战士和民国世界经历过铁与血的新兵,再加上大规模的炮群和装甲集群,统一整个民国种花家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想干就干,不行了就换个马甲重新再干,就不信这样的实力还能失败。
等到整个生化世界新占领的地盘清肃干净,所有机器全部搬过来,整个地盘稍微稳定了些,赵行云就开始从生化世界撤军,撤军100万,返回民国世界,不和周围这些王八蛋玩了,直接掀桌子。
整个时空通道,火车源源不断的来回运输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差不多将这近100万人和他们所配属的重型武器全部运了过来。
一时间整个古都西安附近成了一片军队的海洋,密密麻麻的装甲集群,如同一个个小房屋般矗立在荒原上,一直消失到视线的尽头也看不见边,黝黑的炮身,粗大的炮管,重型自行火炮一纵纵穿插其中。
这一切让整个古都的市民们看的是目瞪口呆,脑海一片空白,他们从来都没有见到过这样的钢铁海洋。
赵行云适时发表了著名的518演讲,史称统一宣言。
“诸位父老乡亲们,诸位同胞们,自甲申国难迄今,神州沦于异族之手,神州沉默
………………
我关中父老乡亲也进行了300年不屈不挠的斗争,多少热血儿郎血染沙场,终不能尽全功
………………
有些人骨头软了,想着屈服,可是屈服换来了什么,换来了敌人的嘲笑.辱骂.以及更加肆无忌惮的欺压。还要踏着我们的尸体骂一声贱骨头,狗奴才。
我告诉你们,这样的人是没有骨气的,死后都无言见到祖宗的。
我的面前站着一个民族,一个在屈辱中呻吟的民族,我告诉你们这世界上有一种东西比生命更可贵,那就是尊严。
别人欺辱我们,即使最弱小的人也来践踏我们,我们只会无助的哭泣,这样的人不配作为一个老秦人,不配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要用大炮的震耳欲聋声让敌人颤抖!我们应该碾碎他们的尊严,生命。
…………
我要看到你们是4万万奴才,还是四万万坚贞不屈的炎黄子孙!”
“万胜,万胜,万胜”。
演讲通过收音机迅速传遍了整个秦地,一声声呼喊在各地纷纷想起。
除了必要的戊戌部队和军管的部队,120余万部队开始向四面各个方向出击。
北方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各自拥有大量的装甲集群,而且这两个方向上也比较适合装甲集群的展开和施展。
最先打开局面的西路方面军,西路方面军主攻甘.宁,青等方向。。
当时甘.宁.这一代为西北三马所控制,其首领皆为甘省河州回族马姓,故称“马家军”。俗称西北群马。因割据的范围不同,又分成“宁马,,甘马。”
其原为家族武装势力,后来参与到了当时种花家政坛的纷争,先后依附清政府,北洋军阀。以家乡邻里乡亲为用人核心,核心权力采取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封建继承方式,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渐渐成为了左右西北局势的军阀武装。
在秦地与甘省接壤边境,甘马对秦系的防范也是非常严密的,甘马主要由信奉穆圣的回民组成,一般汉人百姓很难加入其中,再加上几十年前的回民对汉民的大屠杀,整个地界的汉民处境可想而知。秦地发生的变故,尤其是赵行云本身的一些个人喜好导致大批的回民也逃到甘省,这些人对秦系势力的感官可想而知。
在这一年期间秦系势力也多次在边境线上歼灭了来犯的甘马势力。
6月10号,早晨
庆阳,位于甘省最东部,陕甘宁三省的交汇区,归属陇东道。
正是朝阳初升,炊烟渺渺的时候,一些起的早的人,已经吃过早饭,或者去城里找点活计,或者去外边种地。
地面就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开始震动起来,震感也是越来越强烈。
整个不大的小城市顿时乱作一团,
“地龙来了,地龙翻身了,”大人的惊呼声,小孩的哭声,鸡叫狗吠声交织成一片。
守卫这座城市的是甘马的一个得力干将,马宏庆,跟后来崛起的马鸿逵等人算是沾亲带故,所以才被派来守卫这座和秦系接壤的城市。
马宏庆正在屋里抱着昨晚刚抢来的女人睡着大觉,地面一震动,他就感觉到了,一个翻身,衣服也不穿,直接就窜出了屋。
等了一会儿,结果一直在震动,还是没见特别大动静。
正纳闷呢,就听人来说,外边来了一群钢铁的怪兽,黑压压一片看不见边际,已经离城不远了。
西路方面军,先头部队,第三装甲师,一团,二营,三连,二排,王二牛这个班是走在最前边的,由于在征兵时期的优异表现,在完成训练,经过实战之后,就被提到了小班长,上级干部还是有原来的生化世界军官担任,现阶段,他这种已经算是升的最快的了。
王二牛站在坦克里,探出身,看着远处蒙蒙重重的城市,心里一阵火热,身下的这个铁家伙给了他无限的底气,经历过无数战争,尤其再前不久直面过丧尸海之后,对于这一般的小场面,王二牛心里想的就只有建功立业了。
整个攻击集群就数他们班算是最快的了,他打了多年的仗,还能不知道这其他军阀都是些什么货色,枪都不见得能人手一只,大炮就更可怜了,还舍不得用,准头就不用说了,就算瞎猫碰上死耗子,也打不穿他身下的铁家伙,要真是挂了,那就是命背了。
夯土的胸墙后边,马宏庆看着悬挂着黑底红字的秦字旗,就知道是秦地的赵行云势力打过来了。丘丘丘的一阵枪声放过,除了在坦克上留下一两个白点,再无任何建树,整个城市守卫面对这滔天倒海般压过来的坦克,彻底溃散开来,骑上战马,向着后边的荒原奔散开来。
整个城市也就落到了赵行云手里。
西路方面军各个攻击方向上情况也都差不多,基本都是排好阵型,直直开过去,差不多就完成了占领,对于向大后方逃跑的人员也不追赶,只是不断向前推进,将所有马家军向西方驱逐。
北路方面军出榆林,同时向晋地的直系和归属皖系势力的蒙古发动攻击,刚刚结束的直奉战争已经将晋地的直系与东南沿海几省的直系分割开来,损兵折将的直系根本就无法正面抵挡北方方面军的攻击,只能不断后退,依靠一些地形为依托,争取时间。
至于归属于皖系势力的蒙古情景就更为凄凉了,晋地的直系好歹还能依靠一些地形还拖延时间,蒙古高原的地形,基本就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非常适合装甲集群冲锋。
在将一群蒙古王爷拉出来的骑兵用方面军炮群给生生炸成碎片之后,这群蒙古王爷就彻底失去了胆气,只知道不停的往北逃,分出一个集团军,跟着这些王爷走就行了,一直追到了一片大湖附近才算将这些人全部给捉住了。当然中途压死了一群说他们擅闯边境,试图阻止他们捉拿叛匪的毛子这种小事就不值一提了。
相对来说南路方面军和东路方面军的进展就没有那么快了,不过也是望风而逃,时间都花在了赶路上。
整个种花家都被赵行云秦系这次军事行动给惊呆了。首先是人数,四个方面军,共计十二个集团军,约计120万余众,以一个秦地的实力要供养这么多的军队,简直是不可思议,奉系拥有整个东三省,与直系大战的时候出兵也就差不多30来万,何止差了3倍。
再加上秦系中多的惊人的装甲车,大口径重炮,更是将所有在国内小打小闹的军阀们吓得半死。
就光是在与直系在晋地正面开战的第二,第四集团军下属的炮群,根据他们的估算差不多就拥有大口径重炮几近万门,摆开阵势还想着与赵行云势力大战一场的直系在一片遮天蔽日的炮击下彻底丧失了所有勇气,全方面崩溃了,整个阵地都被犁了一遍,阵地被打低了一米多。或许有军队能坚持下来,但肯定不是他们。
跟在各个军阀身边的世界几大列强也都被这种阵势吓住了,这种火炮炮击密度已经远远高于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炮击密度了。他们宣称一万门大炮,那是各种山炮,野战炮,大口径,小口径都算上了。
据他们观察对方的大炮口径最低的差不多都有155口径了。这就是拿他们自己的军队来也歇菜。
更别说密密麻麻的坦克,这在他们西方国度里都是一种新式武器,不知道这些愚昧的东方人是怎么搞出来的。
他们自己的坦克正面能防住小口径山炮都了不得了,对面的坦克他们可是看见120口径,大倍径的重炮正面打上去,停了一下,又开始活蹦乱跳的,着实让他们泪奔啊。
双方实力差距太大了,为了列国在种花家的利益,列国公使开始调停。
由于赵行云这边一直和各个军阀一直没有过联系,他们也找不到可以直接联系的人。只能找前线的指挥官,负责北路方面军的指挥官不敢擅自做主,就将消息上报给了赵行云。
赵行云看过之后,直接传令,没有什么可谈的,不必理会。
北路方面军指挥官直接就将列国公使礼送出境,关闭了对方通道。
从来没有在种花家受到过这样待遇的列国公使,自然是怒不可知,不过到底是做外交官的,也没有放什么狠话,纷纷就将这一信息发挥了国内,其他的一切自然要国内做决定。
整个世界因为赵行云这一行动开始走上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岔路。
(本章完)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