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雅族人以打猎为生。训练猎狗看守领地。想要偷袭泰雅族阵地。立刻会被猎狗发现。
徐忠率领小分队。第一批到达前线。一群乱吠的猎狗迎接他们的到來。
徐忠哭笑不得。问道:“雅各布。这狗放在前线。岂不是暴露目标吗。”
泰雅族的指挥官雅各布吹一声口哨。一群猎狗全部闭嘴。依然龇牙咧嘴的恐吓。雅各布抚摸一只猎狗。说道:“卑东族人最喜欢偷袭。与卑东族人订下盟约。也做不得数。对付不守信用的卑东族人。只有靠时刻提防。我们泰雅族的人少。就要靠猎狗保护自身的安全。”
“哦。这个办法挺好。我们方中校最喜欢狗了。别忘了送几条狗给我军。”徐忠沒有多言。猎狗会暴露行踪。泰雅族战士若是遇见新武军。会被火炮摧毁。少数民族孤陋寡闻。还不知火炮的厉害。
“好说。走。带你去看敌人的工事。下面有一处水源。至少有五百多名敌人。还有几名日军指挥官。”军情紧急。指挥官雅各布对于清军的到來充满希望。泰雅族战士在山林里步步退让。已经频临失败的边缘。
指挥官雅各布带着徐忠等人。沿着山势。往下而行。
沿途都是手持双筒猎枪的泰雅族战士。这种双筒猎枪是大清人制造。使用的是火药。前置装填火药。近距离威力巨大。被这种枪击中。就是千疮万孔。但双筒猎枪射程近。装填火药速度慢。雨天火药包容易淋湿。
因为双筒猎枪火药补充方便。便宜又实惠。在山地作战有很大的回旋余地。这种双筒猎枪比新式的膛线枪更受少数民族欢迎。
徐忠近距离观察敌人的动向。了解军情。敌人就是卑东族人。占领一处高地。凭借夜色的掩护。徐忠率领小分队。潜入敌人的阵地。去抓“舌头”。
泰雅族人是山地民。人口不足万人。卑东族人居住在平原地区。人口超过四万人。按照常理应该是彪悍的泰雅族人凭借地理优势。欺凌种地的卑东族人。抢掠卑东族人的农作物以及人口。
可现实恰恰相反。泰雅族人还要向卑东族人进贡。泰雅族人头顶有两座大山。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泰雅族人打仗。根本不是卑东族人的对手。只能凭借地理优势。得以生活在贫穷的山中。
究其因为。就是卑东族人的部族制度。卑东族人执行的是一种兵户制度。和古代的斯巴达人颇为相似。
卑东族人从小就练武。十二岁算是成年。之后就进入兵营。过着集体生活。卑东族人是执行全民皆兵的政策。整个民族尚武。而且集体性很强。有很强的侵略性。周围的少数民族。皆臣服在卑东族人的脚下。
大清开埠台湾岛之后。对桀骜不驯的卑东族。采取羁縻政策。康熙皇帝就册封卑东族头领。为“卑东大王”。认可卑东族人在台湾尊贵的地位。
若不是汉人入侵台湾。“卑东大王”就是台湾的一方霸主。
历史上。卑东族人不肯归化大清。挑起民族战争。清军围剿卑东族人。又把卑东族人安置在平原地区。这才平息台湾的战火。这种小规模的“武装冲突”。当然不会记录于史册。卑东族人反抗大清统治的事迹。早已泯灭在历史的尘埃里。
卑东族人与大清有太多的恩怨情仇。在日本人的挑唆下。卑东族土司罗惺忪就带头起义。反抗大清的残暴统治。
排湾族在台湾也是一个大族。人口超过五万。但这个民族对外來民族都很排斥。与大清之间也有很多恩怨。所以才会有杀害琉球漂民事件。
排湾族属于生番。承认同治皇帝是他们的皇帝。又保持民族的独立性。排湾族人除了杀害琉球漂民。还曾经杀害美国人。一艘美国商船经过台湾时受损。停靠在排湾族领地。美国船长被排湾族人杀害。
为此。美国人组成“台湾探险队”。想报复排湾族人。但被同仇敌忾的台湾少数民族打败。还是刘明灯的建武军替美国人出气。这才让排湾族土司阿实禄赔礼道歉。保证不再杀害过往的外国人。
日本人吸取美国人入侵台湾失败的教训。收买了卑东族土司罗惺忪。由汉奸带路。三千日军这才神不知鬼不觉的从琅峤登岸。日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深水港。琅峤。
排湾族的领地龟山。便是卑东族土司罗惺忪出卖牡丹社的社长阿实禄。由卑东族人带路。这才攻破排湾族人的天险。阿实禄父子被日军杀害。
排湾族的大多数领地被卑东族人占领。五万名排湾族人不是背井离乡。就是臣服在卑东族人脚下。野蛮的卑东族人杀害了无数排湾族成年男丁。
排湾族的战俘成为奴隶。数千名奴隶替日军修筑工事。年轻的女性成为日军的**。
日军依靠卑东族人的帮助。在台湾东部占据几处天险。日军对清军进行小规模骚扰战术。使清军不敢轻举妄动。日军大部队在台湾的东部的少数民族地区扫荡。日军目的是先占领少数民族的领地。否认大清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主权。把台湾少数民族地区当做殖民开拓的处女地。
此时。台湾战局扑朔迷离。卑东族人叛变对大清是致命的打击。这也是刘明灯三千建武军败给日军的内在因素。隐秘的龌蹉被揭开一层面纱。但在两国交战之时。清廷不敢把这件丑事揭穿。而是想拉拢卑东族人。让迷途的羔羊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福建台湾道兼学政吴大廷就派遣谈判代表。向卑东族土司罗惺忪伸出橄榄枝。可惜沒得到想要的结局。
卑东族人得到日军支援的新式武器。兵力膨胀至近九千人。自认兵强马壮。以武力进攻泰雅族人的领地。屏东东部地区已经被卑东族勇士攻占。
幸好泰雅族人的领地。山势巍峨。有战略纵深。泰雅族勇士以山势作为依托。步步为营。才让泰雅族勇士。守住半壁疆土。
泰雅族的土司雅布是爱国志士。誓死也不肯投降日军。痛恨卑东族人背叛大清。与北邹族的土司舒发然以及其他部族结盟。共同抗击日军、卑东族人。
但爱国的熟番兵力有限。在交战中处于下风。清军对熟番的支援不够。让他们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此时。李国楼率领清军主力从马公港登陆。成为台湾战争的转折点。李国楼认识到少数民族的重要性。台湾少数民族的支持。是战胜日军的关键。花大价钱与周边的少数民族修好。
得到少数民族的许可之后。清军进入少数民族地区。拉开了反攻的序幕。苏元春率领二个营的兵力率先出击。要和卑东族人打仗。
方志勇带领新武军九营一哨抵达前沿阵地。已是半夜时分。才知道徐忠带领几名战士去抓“舌头”。不由万分焦急。不停的掏出怀表看时间。
泰雅族的战士毫不担心。依靠在大树旁。抱着枪睡觉。有些泰雅族的战士爬上树。在树上睡觉。
这是个奇怪的民族。他们把猎狗当做哨兵。在战争状态之下。依然自由散漫。一个小山洞里。指挥官雅各布倒是尽心尽责。一直陪伴在方志勇身边。开口就要和方志勇交换礼物。
方志勇哈哈一笑道:“放心吧雅各布。李国楼会送怀表给你的。像你这样级别的头目都有。我的怀表就是李国楼送的。”
雅各布恋恋不舍的移开目光。咕噜一声:“你们汉人最不讲信用。”
方志勇正色道:“那是你们沒有遇见新武军。你兜里的银元就是李国楼赏的。等打完仗。李国楼还会重赏。”
少数民族的人自称不爱钱。但是兜里有几枚银元还是乐淘淘的。雅各布掏出一枚银元。两根手指捏着银元。放在嘴边一吹。“叮咛。”清脆悦耳的颤音。使人赏心悦耳。
方志勇原本是一名猎户。大字不识的文盲。但天赋异禀。对危险嗅觉灵敏。以军功升至上尉。基本的读书写字已经沒有困难。
在山里打仗。虽然占有地理优势。听说敌人有四五百人。就觉得是块难啃的骨头。很难在这种环境下全歼敌人。如何打好这一仗。是他面临最大的困难。
雅各布用树枝画着地形图。简略的画出敌我所处的位子。
方志勇大致明白。微微点头问道:“雅各布。你说敌人都聚集在水源四周。”
雅各布说道:“是啊。我知道你们是扛着大炮进山的。所以一步步退让。故意让敌人占据这处山险。”
方志勇走出山洞。四周黑漆漆一片。心内焦急。第一仗一定要打好。抓“舌头”不要偷鸡不折啄把米。有点恼怒徐忠乱來。卑东族人天生就是战士。不容易抓活的。
一抹晨曦从云层中钻出。山峦变得清晰。前沿阵地一阵骚动。徐忠和一名光头。两人扛着一名俘虏。爬入工事。
四周一阵惊呼声。原來徐忠和少林僧绝醒(徐兴)。抓回一名日本军官。
身穿黄色军装的矮冬瓜。被捆得严严实实。倒在地上。惊恐的看着四周的人群。
徐忠和徐兴击掌相庆。两人互不相让。还在各自表功。
方志勇疾步如风。一脚踩在日本军官身上。哈哈大笑道:“好样的。你们怎么抓到这个矮冬瓜的。”
徐忠含笑道:“方上尉。我们被蚊虫叮咬了一晚。可卑东族人防备很严。一直捞不到机会。一直等到天蒙蒙亮。矮冬瓜从军帐里出來梳洗。跑到水源边上洗脸。老四从左边冲出。我从右面包抄。他管头。我管脚。一个回合就把矮冬瓜抓回來了。”
光头徐兴自夸道:“不是我胡诌。这种货色。哪是我对手。我一掌下去。就成瓢了。”
泰雅族的战士围过來。想要虐待日本战俘。被徐忠劝阻。这是徐忠抓获來的俘虏。泰雅族的战士认可徐忠的主人身份。沒对日本战俘施以残酷的刑罚。
方志勇频频点头。笑过之后。挠着头皮说道:“我说徐忠。你给我出了一个天大难題。这矮冬瓜叽里咕噜。谁听得懂啊。”
徐忠莞尔一笑道:“啊呀。我差点忘了。李总指挥不在这里。沒有翻译。这可如何是好。”
方志勇道:“你呀。做事不用脑。抓回一个废物。”
徐忠嘿嘿傻笑。只考虑抓一个大家伙。沒考虑语言沟通问題。
天已放亮。方志勇从隐蔽处。冒出头。察看敌人阵地。
卑东族人不像其他少数族的战士。是一支严格遵守军纪的军队。军事素养很高。少数民族的以个人悍勇为荣。整体作战能力并不强。比如。大西北的回军整体作战能力就不强。回军虽说是伊斯兰教徒。但不同的派别。互相攻击。甚至搞内部清洗。内耗极其恐怖。
但现在的对手很强。因卑东族战士们长期生活在一起。情同手足。极为团结。对新武军是个严峻的考验。
方志勇对打败眼皮子底下的这支军队。充满信心。卑东族战士虽然经过严格的军事化训练。但不是一支现代化军队。依然使用人海战术。而新武军是一支现代化军队。只要发挥自身优势。此战必胜。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