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于馨的公司,有些是在网上看了简历库而打来,有的是经学校老师或亲朋好友介绍,一般小公司于馨都不予理会,去那里还真不如回老爸公司,最起码每天有人恭维有人簇拥。Www.Pinwenba.Com 吧和每一个跃跃欲试的年起人一样,于馨对未来也充满梦想、憧憬,不喜欢走别人铺好的老路,她对未来早有打算。还记得哥哥李翔的特例,事业磕磕绊绊,折腾了几年最终还是回到了他老爸的公司,结束了创业梦。于馨倔强如她老爹,也非要试试才甘心,她不会认为自己结局会失败。
冷嘉智从英国打来国际长途,询问于馨找工作的事情,亏他还记得自己。现在的他们,说话竟像普通朋友般的客气,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时间和距离不仅会产生美,同样也会造成疏离感。握着手机,听着那个远在英国的人的声音,似有那么些熟悉,却又如第一次认识般;似近在眼前,伸手去摸却化为乌有。那个曾经一起笑闹,一起牵手,一起高歌欢唱的人,此时只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般,风轻云淡,往事飘渺。
冷嘉智诚意的邀请于馨来英国,现在的他们,似乎已不再是从前的他们了。或许以前,于馨会一口答应他的请求,但是现在,一切终以改变,曾经那个如梦般的伦敦一去不复返。于馨从不是靠男人活的人,这个话虽说的有点早,但这年纪轻轻,好容易把四年大学熬到头,准备大干一番,此时就是泼她十盆冷水,也熄不灭她心中的熊熊烈火。
哥哥是过来人,他也苦口婆心劝于馨乖乖回上海,去帮她老爸做事,攒点社会经验出来再闯也不迟。于馨是觉得于式公司市场面太窄,局限性太大,起不到锻炼和真正学东西长见识的作用。如果以后真想自立门户,成为一个真正的商业人才,就绝不能局限在这样的家族企业中,因为已经没有什么能学的了,先进的理念是需要不断创新的,一沉不变的东西终将被社会遗弃。
于馨此时内心中的不安分因子已经开始蠢蠢欲动,让她这样坐拥上辈给予的一切,那还真不是她了。哪怕累点,苦点,有滋有味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看着自己的事业一点一滴成长壮大,这种由心而来的成就感会是那些从没尝试或经历过的人永远无法体会的。
李博有意留她继续攻读本校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并且学校将无条件保送她直升本校经济学研究生学院,国考时只需去参加考试就好,最终考试成绩都无关乎保送升学。即便这样都被于馨拒绝了,大概是她真的上学上累了,刚才都说了,她心中那把熊火正烧的如火如荼,相信此时没有什么能停下她进入社会的脚步。终于可以离开这些课本,离开考试,和粉笔板刷的学生时代告别,想起来心中都会异常兴奋。
研究生什么时候考不行,非要跟在这大学四年的屁股后面,于馨实在不想再坐在教室里吃粉灰,何况再来个三年。学再多的理论还不都得由实践来验证,只有接触了社会,才能理论应用于实践,学来尽用,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否则从小学到大十几年,一路只学不用,等到毕业知识全还给了老师。
施明哲这类官二代的工作当然不用愁,还没毕业就被内定指派参加关于市政机关的公务员考试。他不仅自身成绩优异,后台更是硬的没的说,机关班子必然是他的未来,也适合他的路子。像他这种工作已经完全搞定,只等去报到上班混日子的人,此时才是最该吃喝玩乐,坐等毕业。倒是于馨天天玩的不亦乐乎,他则每天捧着三个代表,某某大思想的在那又念又背。大四的日子里于馨也没少被施明哲叨叨,像个老妈子似的,于馨现在在宿舍一看到他的电话都头大,不是说她荒废,就是劝她回上海,他总拿自己的路子套别人。
大四第二学期,最让学生头疼的两件事就是,找工作和毕业论文。说起这毕业论文,年年使得学生屡战屡败,还得强迫自己屡败屡战,没办法,论文过不去等于毕不了业,这大学也白读。现在的大学生,整天钻在校园里啃书本,大学四年的青春全都是圈在这个偌大的空间里度过,就凭这些能写出个什么毕业论文?大四是有出去实习两个月,写论文白搭,看看这一个个的提起写论文,都犹如便秘般面目狰狞。
经济学专业的大四学生,大部分实习单位都是老师给联系的,也有部分是自己找的。于馨大四寒假回的上海老爸公司也算是实习,勉强交代。于是,别人去实习了,她在宿舍里;别人去找工作了,她在宿舍里;别人跟男朋友住外面了,她还是在宿舍。宿舍现在是彻夜不停电了,于馨更是黑白颠倒。电话费没了,网上一充,饿了叫个外卖,连买东西都是网上搞定,这没了网会死人的。她可以一天不见阳光不出门,一件睡衣可以从起床穿到上床,窗帘常年四季都是合着的状态。
这是个写论文的季节,学校的图书馆里全泡着查资料的学生,网吧里也坐的到处都是大四学生。论文交上去,被打下来,再交上去,再被打下来,有些同学的精神几近崩溃,甚至连吃饭钱都用来打印论文了,再这样下去,连论文纸都交不起了。
于馨的论文不用愁,平常的见解、感想,知识都积累在电脑上,一有灵感就会立刻打开电脑去写。她这个写随笔的习惯已经保持了十几年,没有电脑的时候是用笔记本,有了电脑就更加方便。所以每当自己需要翻阅以前某部分内容时,总能迅速准确的找出来,非常方便。
比如于馨在哪一年看过一本什么书,一部什么电影,她都会将其中自己觉得优秀的地方点评记录下来。她并不是过目不忘,只是用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三番五次让同一东西不停出现在脑海,想不记住都不可能了。总的来说于馨的大四虽昏庸,但还是有许多地方是值得人去学习和参考的,一切贵在坚持。
大四的论文她早都着手再写,现在只需拿出来整理,贯穿,然后加入更多的社会实践经验,用收益来说明问题。然后再参考一些平时看过的经济书刊,社会评论之类,甚至连冷教授的言论也引用进自己的论文。看似只花了两周就写好的初稿,其实融入了于馨大学四年的见谈,初上交就引起系里的重视。
当同学们惊讶的看着于馨交的这本比自己论文厚了足足两倍的论文,彷徨了,凌乱了,想不通她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可写的,连老师也结结实实的吃了一惊。
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一般都被看做是应付差事,没有几个人会去把它当做一篇好文去写。越是这样越是挤不出东西,东拼西凑,能凑出个10几页已经很不容易了。再看看于馨一交就是厚厚一本,大家不郁闷才怪。不过有理不在声高,写得好也不见得在于纸厚字多,大家只当等着看热闹。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