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北海危机(3)

2017-08-19 作者: 司马子义
第40章 北海危机(3)

孔融到北海后召集士民,聚兵讲武,下发檄文,又亲写书札,与各州郡通声气,共同谋划。

因讨伐黄巾军张饶战败,而转保朱虚县。

慢慢集结官吏百姓被黄巾所蛊惑的男女四万多人,再设置城邑,设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

对待国人,就算只有一点微小的善行,也都以礼对待。

国人没有后代及四方游士有去世的,都帮助安葬他们。

因颇有政声,被时人称为“孔北海”。

然而孔融这个人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不务实。

之下所任官员皆是名不符实之人,只能夸夸其谈,不能真实待民,所以北海民生虽有稳定,却没有多少发展。

孔融得知袁绍南下攻打青州,当即也是气愤不已。

毕竟袁绍不是朝廷任命的青州主官,不过是渤海太守而已。

所以没有什么权利出兵青州的。

现在袁绍已经攻克临淄,这让孔融很是惊慌。

“袁本初假仁假义,妄兴无义之兵,致使我青州再陷战火之中,黎民受苦,实在可恨之极,我要写檄文谴责他的行为。”

孔融得知田楷大败之后,很是气愤。

“国相,如今袁本初已经攻占齐国,迟早都会兵临北海,我等还是早作准备啊,否则袁本初大兵压境,该当如何?”

北海功曹左承祖连忙提醒道,现在不是谴责别人的时候,应该及早布防应对才是。

“别人以不仁对我之仁义,岂能败我,北海虽贫瘠,然户口十万,百姓三十七万,三十七万百姓皆是我的子民,他们都会随我共拒袁本初,有何惧哉?”

孔融这一番话说出,左承祖顿时心急如焚。

孔融说的实在迂腐了,这是什么时代。

靠仁义可以结局问题吗?

那是不是可以以仁义感动董卓,那天下太平了。

“明府,如今天下大乱,诸侯拥兵自重,岂有以仁义对抗暴力可以取胜的,还望明府三思而行,否则北海旦夕之危,你我顷刻即见!”

左承祖说的很直白,就是在说孔融夸夸其谈,不注重实际。

他说的没有问题,关键是这是孔融最反感的,让他不讲仁义,那他讲什么,也跟别人一样讲暴力吗,那不是有辱斯文。

“大胆!”

孔融当下暴怒,拍案而起。

孔融这一表态,那些平时看不惯左承祖的人纷纷出言附和。

说孔融不愧是孔圣人之后,大仁大义,责怪左承祖势利小人,有辱圣贤等等的。

孔融是个直性子的人,这么多人一附和,当下心中一怒,就将左承祖打入死牢去了。

而他自己,也忙着撰写谴责袁绍的檄文去了。

是就在他撰写檄文的时候,一支兵马正从泰山郡直逼北海。

两三日即刻威逼北海城下,领兵的正是青州黄巾渠帅管亥。

此番他正是得了袁绍的命令,前往攻占北海的。

而只知夸夸其谈的孔融,此时还不知道危险已经来临。

一不征兵备战,二不结盟外援拒敌。

唯一一个可以大用的人,还已经被孔融关押起来,朝不保夕。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