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Www.Pinwenba.Com 吧
在一片黑色的森林中,一道淡青色的身影在错落的树枝间不停地闪现。
突然他纵身一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上了周围黑色树木中最高的一根树梢上。
他扫视一周,确定了周围一定范围内除了他再也没有其他生命活动迹象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心有余悸地说道:"幸好我跑得快,不然这次就真的被卷进黒旋风中了。"。
这个身穿淡青色道袍身上破破烂烂的修士,正是进入了茅山上界的赵阑。
当初在冰封陵墓最底层的大厅中,作为整个越界传送阵核心部分的阴山残脉,由于承受不住越界传送时的强大压力,从而彻底崩溃。
在整个越界传送的过程中,地脉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为其提供动力,还起着为将越界时候所产生的地脉压力提供宣泄的渠道的作用。
冰封陵墓底层大厅中的阴山残脉崩溃的时候,正是传送进行到末期。这时候越界传送阵中还有一小部分的地脉压力没有被合理地导出,而这小部分的地脉压力在将整个大厅肆虐地破坏一番后,在找不到目标后,只得宣泄在传送者身上了。
即使这只是整个越界传送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越界地脉压力中极小的部分,但是就是这听起来微不足道的部分,却足以将一名修为高深的真人级别修士碾压成肉末。
但是身处越界传送阵中心传送位的赵阑却意外地活了下来,并传送到了目的地——茅山上界。
只有练气期的弱小修士赵阑,既没有被恐怖的地脉压力碾压成肉末,也没有因为吸入对于非鬼修来说极其致命的阴气而身亡。
这一切看似侥幸的结果,其实都是建立在赵阑那近乎怪物般的经脉强度上而产生的。
正是因为赵阑那受过龙珠精华淬炼而成的恐怖经脉,他才能奇迹般地从那场劫难中存活。
当赵阑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躺在一片暗无天日的树林中。他的身下,是一层厚厚的不知名的枯枝铺就的地面,躺在上面,怪柔和的。
赵阑试着独自站立起来,却发现自己浑身都使不上力气。他勉强转过头检查了一下自己部分身体,所看的情景让他感到心中有股凉气飕飕地往上冒。
只见他身上细密地分布着数百道细小狭长的口子,每道伤口上都已经结上了一层厚厚的血痂,看着这些已经成为深黑色的血痂,赵阑心中可以想象出自己在昏迷的过程中,身上流逝了多少血液。
这倒不是最可怕的,最让赵阑担心的而是自己那已经从小腹开始麻木的下肢。而无论是真气还是神识,都不能渗透到自己的下肢中。
虽然自己不知道下肢的情况有多么严重,但是他仔细回想了下当时的情况。
当时在阴山残脉爆裂开的一瞬间,赵阑立刻就察觉到了,原本应该被他头顶上的阴山残脉所接纳导引的地脉越界压力,此刻竟然如同凶猛的潮水一般,向着自己全身各处涌去。
人们常将洪水比若猛兽,这并不是空穴来风的比喻。在盘腿端坐在传送位上的赵阑看来,这已经将自己团团包围的地脉越界压力,简直比猛兽更可怕。
它们就像一块块巨大的石磨盘一样,将困在中间的赵阑不停地研磨挤压。
其实如果有人现在赵阑身边就可以看到,赵阑全身的经脉全部暴起,原本微微泛黄的皮肤上,一道道细小的口子慢慢张开,鲜血开始慢慢遍布赵阑全身。
赵阑扭曲到极致的面容丝毫不能让他所遭受的疼痛减轻,那是一种痛入骨髓、渗进大脑的疼痛。
修士在面临巨大的疼痛的时候,为了保证大脑意识的清醒和神识的准确分布,大部分都会选择自我将所有的痛感全部切断,这也是修士用来自保的一种手段。
但是赵阑当时别说是切断自己的痛感了,就是眨一下眼睛都做不到。
他就像风暴中的一叶扁舟,在无尽的风雨中不停地飘摇。他没有自己的选择,也不能有自己的选择,赵阑再一次在天地之威面前,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
自己就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容器一样,将越界传送阵中来不及宣泄的地脉越界威压全部吸纳进自己体内。任由其在自己体内激荡,将自己的经脉一次又一次地冲刷。
在不知经过了多少次这样痛苦的冲刷之后,赵阑终于抵制不了**和精神上的双重煎熬,昏死了过去。
等到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就发现了自己下肢的异样了。
赵阑略加思索就明白了,其实这只是自己下肢的经脉和神经在经过了无数次近乎虐待的冲刷后,暂时丧失了一切感觉而已。
要是放在四灵兽界,赵阑大可以不必为了这个问题而担心,因为在自己熟悉的四灵兽界,除非自己是在遭受如此重创之后,还身陷仅有的几处险地。
否则自己在像吕浩然一样的师门长辈或是像长孙霸一样的同窗好友的帮助下,足以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供自己逃脱险境。
虽然不知道自己现在身处何方,但是根据了自身对越界传送的深刻感受从而肯定了自己已经达到传送的目的地——茅山上界的赵阑,他明白无论自己是身处在茅山上界的何方,这个对自己来说绝对是无比陌生的地方,任何可能的存在对于自己来说,都是重大的危险。
赵阑再次强忍住牵扯一处则痛及全身的那种疼痛,将自己的一缕神识触碰到了一直挂在自己腰间的储物袋上。
虽然自己这缕微弱的神识并不能将储物袋打开取出其中的东西,但是赵阑却可以知道,自己储物袋中的东西一件也没有遗失。
能够在最后陷入失控的越界传送中保住自己的一条小命,还能将储物袋和里面的所有物品完好无损地带到茅山上界,自己也算是完整地完成了越界传送的这个任务。
只是目前以自己现在的身体状况,赵阑还得继续需要自己长久以来的好运伴随自己。
不过赵阑并不是一昧地躺在地上等死,他可不是个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
赵阑虽然躺在地上不得动弹,但是他依然还保留着清醒的思维。借着躺在地上慢慢恢复身体的时间,赵阑仔细地回想着自己当初在四灵兽界那边,在准备前往茅山上界的那三个月的时间里,自己所在青木观藏书楼中所查阅的有关茅山上界的典籍资料。
在所有的上界中,茅山上界无疑是最为神秘的存在之一,所以即使是在号称有“四灵兽界藏书尽其半”的青木观藏书楼,赵阑也只是查阅到了极其少的资料。
不过这些资料足以让赵阑对这个自己即将生活很长一段时间的上界有了个大概的认识。
首先,不同于四灵兽界,茅山上界的名称由来乃是由其上界之中最大的一个鬼修门派的名称命名而来。
这个鬼修门派的成长历史就是整个茅山上界的历史,所以说,茅山上界在漫长的岁月流逝中,已经和这个鼎鼎大名的鬼修门派合二为一了。
这个足以让所有研究茅山上界历史的人都不得不重视的鬼修门派就是——茅山派。
茅山派的创始始祖有三名,他们三人乃是亲兄弟,号称得到了巫族一脉中关于鬼修的真传。
这三兄弟在先后度过九九天劫,成为了站在三界修士顶端的一名真君的时候,立刻就趁热打铁地在茅山上界成立了自己的鬼修势力——茅山派。
那是上古初期即将向上古末期过渡的时候,鬼修的势力还十分弱小,而且时常还遭受其他修真流派的排挤。
茅山派自然很轻松地就在茅山上界将所有地鬼修统一在自己的势力之下,鬼修这个特殊的修真流派,单个作战的时候,由于受到环境、功法和法器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导致了战斗力极其低下。
但是茅山派一旦将这些被其他修真门派视为鸡肋的鬼修统一起来的时候,上述的所有对于鬼修不利的因素都不复存在。再加上茅山上界独特的地形环境——半片阴山的一大助力,茅山派在茅山上界这个被修真界视为穷山恶水的地方,渐渐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而作为茅山派的创始始祖和茅山上界令律的建立者,那三兄弟自然而然地就被众多茅山上界的修士当做了神人来加以崇拜。
此后,茅山上界就将这三兄弟称为三茅真君,以示推崇之意。
这里的真君指的并不是境界修为上的真君,而是真理大道的帝王的意思,自然这也是表示三茅真君在茅山上界中的威望达到了极点。
三茅真君对于茅山上界的意义绝对不亚于四大道尊对于四灵兽界的重大意义。他们三兄弟各司其职,在大能遍地的上古时代,将茅山上界一步步地带向壮大。此后又在中古时代确立了隐忍的生存方略,使得茅山上界免收于第一次佛道之争的滔天战火。
虽然这里上古和中古的三茅真君已经不是第一代三茅真君,但是从第一代三茅真君流传下来的理念,却一直影响着他们后来的每一任继任者。
茅山上界就这些,在避开了三界绝大部分修士的视线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可怕的存在。
知道不久前,三界的修士才明白了这个一直以来沉默寡言的茅山上界,到底有多么地可怕。在茅山上界,鬼修们一直在初代三茅真君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下生活着。
同很多上界一样,茅山上界也遵循着极其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同的境界修为便对应着不同的身份等级。
一般以道门为修真主流上界,其修士等级的划分是建立在“财法侣地”四个大字的基础上。
财:修士无论是在日常的交易还是在打坐修行亦或是与他人斗法的时候,都会用到一件共同的东西——灵石,所以说灵石相对于修士之于金银相对于凡人,这样的说法一点都不为过。所以在这些上界中,无论是在灵石的质量还是在数量上,都是高阶修士永远高过低阶修士。
法:这里的“法”指的不仅仅是神通法术,更重要的是修士所修行的功法。一名修士所修行的功法的好坏,从直接程度上对这名修士未来达能达到的最终境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在简介程度上,功法的好坏也会影响这名修士在斗法的胜利几率的大小。
侣:这里的侣,指的是道侣。道侣不单单指和自己双修的女性道侣,还指同自己处在同一个阶层的修士道友。炼师的道侣自然大部分是炼师,真君的道侣自然大部分是真君。很少有练气期的修士可以和真人称兄道弟,也没有哪位真君愿意将筑基期的修士视为道侣。
地:修士的洞府,若是建立在灵气充裕,尤其是附近蕴含有大量灵脉的地方,那其中的修士必定会进步神速。若是将自己的洞府建立在灵脉匮乏的地方,那简直就是在为自己的修真大业自掘坟墓。
同样的,在以鬼修为尊的茅山上界,像道门为主的上界一样,用这四件修士最重要的东西来将修士的社会等级所限定,也是无处不在的。
首先,这个茅山上界的一界至尊——茅山掌教,在修真资源的占用上自然是最顶级的。
在半片阴山中,露出的山体部分中阴气的浓郁程度是从上到下,呈金字塔型分布。在阴山的顶部,阴气是最为浓郁的,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是山脚可以相提并论的。
所以茅山上界中最重要的建筑——供奉三茅真君的神殿,自然是建设在阴山顶部。而茅山掌教的行宫,则建立在那个供奉三茅真君的神殿稍低一点的地方。也就是说,在整个茅山上界中,茅山掌教所能享受的阴气仅次于供奉给三茅真君的阴气。
而在茅山上界众多的鬼修中,茅山教的长老和三茅神殿的祭司则是一个令人眼热的职位。因为一名修士只要成为了这两个职业中的任意一个,就可以享受到大笔的供奉,占用大量普通鬼修所享受不到的资源。
但是想成为长老或是祭司,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茅山教对于他们长老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修为必须在真人级别以上,并且得到长老团三分之一以上成员的推荐以及长老团三分之二的成员的同意。也就是说,如果一名修士想成为茅山教的长老,他就必须在接下来的一个甲子的时间里,接受层层考核和筛选,最终才有可能得到长老团大部分长老的认可,加入成为他们中间的一员。
而三茅神殿对于祭司的要求就是更加苛刻了,其要求的条件,几乎达到了可以称为变态的地步。由于三茅神殿是供奉三茅真君神像并且担负着教化茅山上界中俗世之人的一个神职机构,所以在祭司的选择上牢牢遵循着自己的职责去挑选的。那就是对三茅真君的崇拜和可以献身于三茅真君的奉献精神。
怎样为了确定这种忠诚的永不改变呢,掌教大人就确立下了这样的一条规定——每一位三茅神殿的成员在向三茅真君的神像宣誓的时候,必须将自己的部分神魂打入三茅真君的神像体内,日后根据修为的需要,再返回部分神魂,若是能突破进入真君级别,则返回全部神魂。
有了这么个条件,三茅神殿虽然人数上大为减少,但是却保存了极高的士气和实力。三茅神殿的祭司们组成的审判司,成为了掌教大人手下最可依赖的战力。
所以在这么苛刻的条件之下,能够成为茅山上界修士高层的人自然就是凤毛麟角了。
茅山上界的中层就是茅山教的中层——执事以及各个小鬼修门派的领导人了,这些人在修为上在茅山上界中总体居中等偏上,但是在数量上却占据了茅山上界所有鬼修中十分之二、三。
作为一个庞大的上界,各种机构的运转是不能一味地依靠高层修士的亲力亲为,更多的需要的是遍及各个角落、执行能力优秀的这些中层阶级修士。
他们所享受的修真资源可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且其中有很多人在把持了油水丰厚的机关部门后,很快就给自己捞到了足够的利益。
虽说工作任务繁重,但是相应的报仇也是可观的,而且在上界与上界的大规模冲突中,茅山上界的高层们都刻意将自己上界中的这批中层阶级保存。
那是因为茅山上界的高层们知道,无论战争的结果打成什么样子。只要在茅山上界不失去自己的地盘,那么凭借着这些经验丰富、极其善于各种奉行的中层阶级,茅山上界就是遭遇了再大的损失后,也能很快恢复元气。
反观某些上界的高层,一遇到战争就亢奋,恨不得战争的等级不断扩大,这样就能彰显自己的雄风。
殊不知在这种头脑一热所决定的战争中,所造成的结果只会是在光鲜的外表下的一副干瘦枯骨。
将自己上界在和平年代积攒下来的那一点资本挥霍一空,这种竭泽而渔的行为,带来的将是无穷的灾难。
茅山上界在这种大体方针下,不但在战后以极快的速度就可以恢复元气,而且还能利用剩下来的多出的和平时间,抓紧时间发展壮大自己。这样的茅山上界,就是想不壮大也难!
而剩下来的既成不了茅山教的长老和三茅神殿的祭司,又没有本事成为中层管理人员的修士,就只能成为默默无闻的底层修士了。
这些底层修士,洞府只能安置在半片阴山的山脚处,“享受”着匮乏的阴气,“修炼”着地摊上三块钱一本的大路货功法(尽管这些功法的名称听起来都让人自信满满的。),“花销”着为数不多的货币,“结交”着和自己一样苦命的道友。
这些底层的修士不单单是指非茅山教的修士,还包括一些失去了潜力或是其所作所为让师门对其感到悲观失望的茅山教修士。
在茅山上界的高层眼中,这些人就是一只只蝼蚁一样。而对于茅山上界的中层阶级修士来说,这些人就是自己成功的写照,也是日后教训自己的门生后辈、宗族子弟的一个个鲜活的例子。
若是茅山上界中新开发了哪处阴气地脉,为了使这些阴气地脉出产阴气更加稳定,就需要有人深入阴气地脉中,构建一些早就设计好的阵法和禁制。
深入阴气地脉,可不是潜入水底这等小儿科的行为。潜水对于他们这些修士来说就是小儿科的事,只要你辟谷的基础打得牢靠,想在水底待上十几年都没有问题。而深入阴气地脉,轻则由于各种意外而身亡,重则被狂暴的阴气更侵蚀了大脑,成为了不人不鬼的怪物。
当然,这等危险到极致的任务必定是由那些底层修士去完成了。
管理阶层的修士从名册中抓取合适的修士,一次抓上一百个,分作十队,依次深入阴气地脉。
这种做法对于减低底层修士的死亡率没有任何的改变,常常十队修士一队队地下去,能够活着爬上来的不超过三个。
爬不上来的他们中间,要么是掉下去活活摔死,要么就是辟谷胎息的功夫不够从而被活活憋死。当然还有种更加悲剧的死法,那就是被已经变成了半人半鬼的同伴给分而食之。
这种死法,最后能够找到遗体的,也就是在半人半鬼的怪物肠胃里面还未消化的一小块罢了。
除了这种深入阴气地脉的恐怖任务,底层修士还承担着沉重的各种兵役、劳役。
劳役只会耽误修士修炼的时间,而兵役已经在底层修士中间成为了谈“征”色变的地步。
征兵之前,管理阶层们会从名册中抓取还未参加过二十年兵役的修士,然后派出自己的手下,漫山遍野地挨个通知。
四十年,这是一名练气期修士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寿元,是一名筑基期修士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寿元,是一名金丹期修士六分之一左右的寿元,同时也是茅山上界中所规定的每一位茅山的鬼修,在修炼生涯中前两百年里必须完成的兵役最低期限。
每一位征调上服兵役的修士,必须在指定时间在指定地点内集合报道,统一着装,统一配备法器。
这就是茅山上界的军队势力的由来,在这种近乎强制的征兵制度下,茅山上界的军队一直维持着足够的数量。而在集中的超负荷训练下,这支队伍同时保持着高超的战斗力。
各种合击阵法、团队法术的灵活应用,又给这支队伍增加了足够的震慑力。
尽管赵阑在青木观的珍藏典籍中间,得知了茅山上界与众不同的征兵方式,虽然从这种严苛的征兵手段中,可以看出三茅真君当年试图将整个茅山上界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想法。
但是赵阑从在断水剑派迎战那些来自茅山上界的队伍时候,并没有发现他们具有多么强大的战斗力。
不说当初在半空中吕浩然一连击杀了数个金丹期的灰袍修士,那是实力不平衡的交战。单单说赵阑和长孙霸以及断水剑派的“五英”之一的苏少英联手之下,几乎没有一位灰袍修士是他们的五合之敌。
那些灰袍修士,不仅攻击手段单一,而且身上基本上没有什么防御性的法器,大多数在遭遇攻击的时候,都只是将自己的身上的阴气凝聚成一面小盾牌或者形成一个阴气罩来抵御。
而且在阵型配合上也没有看出有什么可取之处,大多数只是凭借着己方人数众多,采用两人或者多人夹击的手段。
这种老套到极致的阵型——甚至不能称得上是阵型,只能说是一种攻击手段。对于赵阑、苏少英等受过门派教育的弟子,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在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威力远远超出对手几个档次的情况下,夹击只能让灰袍修士们一个又一个的暴露出来,最终又一个接着一个地在赵阑等人猛烈地攻击下倒毙。
不过也可能那只是茅山上界鬼修大军中的一些炮灰部队吧,在赵阑查阅的众多典籍以及施冲从玄武、白虎两大道宫所调查的资料情报中也可以看出,关于最近五千年来,有关茅山上界的鬼修大军战斗力的正面描述,却是一点也没有记载。
这也是赵阑在正式接到白虎道宫按察司交给他的任务内容中,排在第二位的一项。
至于第一项,对于赵阑来说立刻完成的首要任务,自然是查明茅山上界接连对包括四灵兽界发动三十多次袭击的真相。
只有在确定了茅山上界的真实企图之后,四灵兽界和与之同盟交好的一些上界才能采取接下来的进一步行动。
总之,赵阑所要在茅山上界完成的任务,每一项对于他这个练气期的小修士都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完成的。
所以他现在根本没有必要去操心能不能完成任务,对他自己来说,如何更加快速地提高自己的修为,以及对这个完全陌生的茅山上界的各个方面有个系统性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活下去。这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他所要完成的每一项任务,都是需要在茅山上界中,拥有了一定的地位后才能完成的。
这一点,施冲为首的白虎道宫也是明白的。
所以在出发之前,施冲交待给赵阑注意的几点中,就有一点是不不要急功近利,要学会缓缓图之。
赵阑在将自己脑海中所记忆的一些有关茅山上界的资料回忆了一遍后,不知不觉已经过去而来半天时间了。
这个半天时间不是赵阑看天色得出的,虽然这片黑色树林中,没有哪棵树上挂有树叶,都是光秃秃的。赵阑透过这些光秃秃的枝桠就轻易可以看到灰蒙蒙的天空。
但是赵阑心中感到奇怪的是,这天空的颜色似乎就从来没有变过,在他清醒后一直到将脑海中的记忆全部回忆了一遍,这天色也只是灰蒙蒙的,没有变白或是变黑。
辟谷基础扎实的道门修士,对于时间的敏感不是常人所比的。在漫长的辟谷时间中,道门修士们可以准确地通过内息的次数来计算出较为准确的时间,从而摆脱了对计时工具或者天空的依赖。
赵阑清醒地明白,自己所经过的这段时间,若是放在四灵兽界,足以从白天变成黑夜了。
可是这里的天空一点都没有丝毫改变,赵阑只得安慰自己这是各个上界的情况不同,也许在茅山上界中,根本就没有什么白天黑夜之分。
赵阑接着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发现自己下肢的经脉正在渐渐有了知觉。这多亏了赵阑那经受过龙珠精华淬炼的经脉,在强大的真气强度的冲刷之下,原本淤塞的经脉渐渐被打开。
这真是一件好事,赵阑还惊奇地发现,经过了这次的劫难之后,自己的经脉强度似乎又有了增强。
这就意味着,自己只需要积累更多的真气,就可以在筑基成功之后,一跃获得更高的修为,这就是传言中的厚积薄发。
在修真界中,时常有些修士,在瓶颈期的时候,迟迟不闭关冲击瓶颈,而是选择积累自己的修为,从而在冲击瓶颈成功之后,一跃提高到更高的境界。
比如若是赵阑按照之前在四灵兽界的经脉强度,在筑基初期成功之后,很有可能再修炼个一年半载就可以进入筑基中期,而不是需要正常修士的三五年修炼。而在按照现在的经脉强度,赵阑在筑基初期筑基成功后,有极大的可能直接进入筑基中期,这样就节约了大笔的时间,日后只需要多加稳固经验,就可以成功地将节约下来的寿元投入到下一阶段的修炼中了。
不过这里是茅山上界,是一个以半片阴山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鬼修上界,在这里自己能够找到足够多的灵气供自己转化成真气吗?
虽说吕浩然曾经和他说过,三界中所有的气体,真气、灵气、阴气、鬼气、魔气还是凡人呼吸过程中所消耗的空气,都是有着共同的根源,那就是盘古大神在远古初期开天辟地,劈开混沌所产生的清气和浊气。
但是在不同的三界,除了无处不在的空气外,有些气体受制于地形环境等综合情况的限制,是几乎不会存在的。
比如在这茅山上界灵气的稀少,和在四灵兽界的阴气的稀少程度有的一拼。
之前赵阑的那些“前辈”们,都是一个个在筑基不久,功法还没有确定的时候。立刻改修鬼修的功法。
这样就能在日后进入茅山上界后,很快地适应茅山上界特殊的情况。还有些“前辈”则是在一出生的时候,就被送到了茅山上界,这样的“前辈”几乎看不出来不是茅山上界的修士。
但是赵阑目前情况特殊,他的修为境界不能允许他立刻改修鬼修功法。因为在筑基还没有完成之前,修士的经脉强度和神识种类,不能让他很快适应两种以上的功法。
对于赵阑来说,他的经脉强度足以媲美金丹期修士,所以无论是改修鬼修功法还是同时修炼两三门功法,都不是问题。但是他的神识限制了他,让他无法在同时指挥两种真气,保证这两种真气的运行路径不会交叉。
所以若是他强行修炼鬼修功法,就如同在怀中揣了一枚伪天雷一样,随时都有可能因为真气交叉而走火入魔,严重的甚至会直接爆体而亡。
而在他筑基成功之后,他的经脉强度和神识强度就会得到极大的增强,这样就有足够的条件来允许他改修鬼修功法。
但是现在他还是只能运用自己练气期的道门功法——青木诀,这也同时意味着他必须在茅山上界找到足够的灵气。
虽说自己在储物袋中还存有两千多颗下品灵石和十来颗中品灵石,但是这些灵石都是预备给自己斗法过程中恢复真气以及布置阵法的时候使用的,万万动不得。
自己修炼所需还是得找到一条足够的灵脉,来为自己提供灵气。
青木门之前也是准备为自己准备足够的上品灵石,以备自己在茅山上界中的不时之需,但是施冲却说在越界传送过程中,越界传送的难度会根据所传送的对象身上灵气浓度而增大。
所以为了越界传送成功为前提来考虑,青木门只得选择给赵阑备上了足够多的实用的功法玉简,而不是带上灵石、灵晶。
赵阑现在只希望自己能够更快得好起来,这样自己就可以去寻找灵脉了,尽管找到合适灵脉的希望比较小,但是赵阑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尝试下。
又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赵阑惊奇地发现,自己的神识居然能够打开腰间的储物袋了。
于是他立刻选择从储物袋中拿出了一枚木行的中品灵石握在手中,从中汲取灵气。赵阑明白,在这个时间点上,对应的正是四灵兽界的黑夜。
黑夜,正是很多猛兽出来猎食的时间,赵阑可不觉得自己这空了大半真气的丹田以及毫无隐身术之类的隐蔽法术的身体,可以让猛兽放过自己一次。
凡事还是保险一点的好,这是赵阑一贯的处世主张,他可不希望因为一件细微小事而把这条小命给送掉。
但是,人们往往是害怕什么事,什么事就会很快到来。
就在赵阑觉得自己的下肢经脉通了三分之一,自己能够勉强支撑身体坐起来的时候,一道低沉而苍凉的声音从这黑色树林的深处传来。
赵阑面色一紧,他立刻支撑身体坐了起来,集中精力再听了一会儿。
这是兽群中的首领在召唤族群的声音,赵阑以前在东海下界的时候,听过镇子上的老猎人说过。
每当到了一个特定的时间,兽群的首领就会召唤自己的族群,来场盛大的猎食,借此树立自己的权威,并且淘汰族群中弱小,选取出强壮有力的。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