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天,朱由栋见到了侍卫周峰便问他:“昨天你们跟着郡主,用了什么高招骗学生了?”
“哪里是什么高招!郡主不过就是在公子写的告示上添加了一行字。”
“添加什么字?”
“茶点水果自助,全场免费享用!”
“你是说,郡主要在书院里为学生免费提供茶点和水果?真的假的?她不会是真的说空话,坑蒙拐骗吧!”
“我哪知道啊!我们只是去贴了告示!郡主可是信誓旦旦地说,有个免费的茶点和水果,还怕吸引不到人来!”
朱由栋坐着马车来到河东渡口,只见郡主已经在渡船上等着了。船上还有几个几筐的水果,几篮子的点心。
朱由栋瞬间明白了,朱徽妙并没有坑蒙拐骗,她是真想用免费的食物吸引来学生。
而此时,在渡口等候过河的学生已经有不少了。显然,这些学生前往河西就是要去岳麓书院。
只是,他们前往书院是以学习的目的呢,还是以吃货的身份呢,朱由栋不得不深感怀疑。
到了书院后,郡主的方法果然奏效了。
只见学生三三两两地来到了岳麓书院,不到半个时辰,整个讲堂都坐满了学生,而讲堂外面也已经人山人海,除了学生外,更多的是老人和小孩。
朱由栋不禁捏了一把汗,幸亏郡主朱徽妙及时地让商家补货,源源不断地送来了点心和水果,要不然非得引起一场暴动。
讲堂上,朱由栋开始给学生们讲解机械钟表的历史。
在钟表的历史上,人们主要是利用天文现象和流动物质的连续运动来计时。
日晷是利用日影的方位计时,漏壶和沙漏是利用水流和沙流的流量计时。
漏刻作为一种计时工具,由漏壶和标尺两部分构成。漏壶用于泄水或盛水,标尺用于标记时刻,使用时置于壶中,随壶内水位变化而上下运动。
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
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
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
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
晷面两面都有刻度,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又等分为“时初”、“时正”。
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上的影子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即指向对应的时刻。
早晨,影子投向盘面西端的卯时附近,而当太阳达正南最高位置(上中天)时,针影位于正北(下)方,指示着当地的午时正时刻。
午后,太阳西移,日影东斜,依次指向未、申、酉各个时辰。
若是在阴雨天或是夜晚,日晷则无法发挥作用。
漏刻是一种典型的等时计时装置,计时的准确度取决于水流的均匀程度。
早期漏刻大多使用单只漏壶,滴水速度受到壶中液位高度的影响,液位高,滴水速度较快,液位低,滴水速度较慢。
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进一步创制出多级漏刻装置。
所谓多级漏刻,即使用多只漏壶,上下依次串联成为一组,每只漏壶都依次向其下一只漏壶中滴水。
这样一来,对最下端的受水壶来说,其上方的一只泄水壶因为有同样速率的来水补充,壶内液位基本保持恒定,其自身的滴水速度也就能保持均匀。
这虽然解决了单只漏壶滴水速度不均匀的缺点,使水流以同样速率补充,但却需要不断加水,冬天是无法使用的。
朱由栋讲得激情澎湃,却发现自己不过是在自我陶醉,讲堂下面并没有几个学生在听他的讲课。
令朱由栋更加绝望的是,越来越多的学生悄悄地溜走了,走之前还不忘打包一些点心水果,好像这些食物才是他们此番前来的真正目的。
直到茶点水果都被消灭得差不多了,书院里的学生也已经走得差不多了。
最后,当讲堂里只剩下一个学生的时候,朱由栋欣喜地发现,那个孩子面前只有半杯茶,通过眼神的交流,朱由栋激动地认为,这个孩子之所以留了下来,完全是被自己的讲学给深深打动了。
面对唯一留下来的学生,朱由栋仍然声色并茂地讲完了稿子上准备的内容。
正当朱由栋十分满意地对那位学生说了声“下课”之后,却见对方仍然没有一点准备离开的意思。朱由栋不好意思赶人家,便有意地去跟他交谈了起来。
“你能坚持听我讲完,我很感动,不管你是真的喜欢,还是为了尊重我,我都一样感激你留下来了。不过,我还是非常想知道,你没有跟其他同学一起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你可以告诉我吗?”
“其他同学?你是说刚才在这里品尝美食的那些人吗?原来他们也是来听讲学的呀?我还以为……其实我并不认识他们,我一个人来的。”
“一个人?”
“对,自从科考落第之后,我就四处游学,今日恰好来到长沙城,在城里看到了岳麓书院讲学的告示,于是就过来看看了。”
“难怪!一看就知道,你不是冲着免费的食物来的。怎么样?讲学的内容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我是看你一直没有准备离开,所以……”
“我身上没钱了,没有地方可以去,我留下来就是想问问,我可不可以在这里借宿?”
“借宿?这……我可能做不了这个主,这样吧,我帮你去问问周老先生,你在这里稍等一会。”
朱由栋说着,匆忙穿过讲堂,来到了后院的卧房里找周老先生。
周老先生不在卧房,朱由栋又兜兜转转了半个书院,仍然不见周老先生的身影。
再次回到卧房,朱由栋这才发现了一张字条,是张老先生离开前留下的,上面写着:
“公子,当你看着这个留言,老夫已经离开长沙城,在回老家衡州府衡阳县的路上了。今儿,当我再次看到书院因为一堂讲学而人声鼎沸的时候,老夫感到非常欣慰,看来老夫答应你开设机械科的决定是正确的。我已经老了,虽然膝下无子,但总得落叶归根,所以我决定把书院交托给你。老夫相信,公子一定会重现岳麓书院的辉煌的,再会!”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