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回营

2017-08-26 作者: 上官峰
第45章 回营

而另一边,设法引诱汉国大将出战,而且是有他不得不出战理由。

这样我就有机会出奇兵、埋伏兵,干掉汉国的大将,慢慢的折损汉国的兵力。

另外我还会派兵骚扰汉军的后勤供粮部队,这样不出一个月必能攻下夏州城。

到时刘崇必会弃城而逃,为以绝后患,这时再命人掘了夏州城北的黄河大坝,这样滚滚黄河水冲向刘崇残部,他们定会被淹死的。

夏州地势南高北低,也不用担心黄河水会淹到夏州城来。另外掘了黄河,更可以防止边疆的辽军真的攻来。”

柴荣一听楚风要掘了黄河大坝,大惊道:“水淹刘崇残部,不一样会淹到夏州城北部广阔地区的百姓。”

楚风答道:“殿下有所不知,夏州城北部经常发生旱涝,每年颗粒难受,渐渐地此地就没有百姓在此居住。”

柴荣说道:“原来如此,那楚公子怎么不认为辽军在此之前就会跨过边界援助刘崇呢?”

楚风哼了一声说道:“辽国二十万大军囤积边疆,只不过是为了给刘崇造势。我猜他们的主要目的不是援助刘崇,而是利用刘崇的汉国牵制大周。

如果他们真的想援助汉国,早就打过来了,何必再等到刘崇兵败之时再来援助。

而且我在军中听闻传言,说辽国内部好像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料想辽国也不是真的想和大周为敌,所以指望辽军援助汉国,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柴荣说道:“既然你对战事看得如此透彻,为何不将你的计策告诉刘崇和军中将军呢?”

楚风叹气道:“刘崇目光短浅,前怕狼后怕虎,就算我与其说了,他也不敢冒险一试。我在贾思华将军的军中做谋士,给贾将军提过建议,奈何他自恃过高,怎么都不肯相信我,也不肯用我的计谋。唉,汉国不久就要亡矣!”

柴荣内心一喜,暗自说道,他们要是用了你计谋,还不够我头疼的啊,不过还是平淡的说道:“既然汉军不肯重用楚公子,不知道楚公子愿不愿意到我帐下为我大周效力。”

楚风正色道:“在下只问殿下一句话,且殿下不得骗我,若殿下的回答正合乎我意,在下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力。”

柴荣听楚风如此说,心里甚是高兴,说道:“楚公子但问无妨。”

楚风说道:“大周是否一统天下之心?”

柴荣听楚风竟如此发问,于是哈哈哈大笑道:“楚公子以为我大周若无一统天下之志,我父皇又为何实行义务兵役制,我大周这些年又为何大力发展农商,我大周又为何秣马厉兵?”

楚风见柴荣说大周确有一统天下之心,于是朝柴荣跪拜道:“在下愿拜到殿下帐中,供殿下驱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能够将楚风收到自己的帐下,柴荣觉得不虚此行,哪怕这次陶诺最终失败了,柴荣都觉得这趟夏州来的值。

柴荣将楚风扶起说道:“以后本殿下征战天下,就依仗楚公子了。”

楚风说道:“公子但有所命,在下定挥军直下,必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柴荣接着说道:“好,楚公子回房收拾一下东西,今晚就随我一起返回城外军营吧。”

楚风当即称是,返回房中带了几件衣物装到包袱里就出来了。

柴荣见楚风就拿了一包袱,疑问道:“楚公子就只带着些东西?”

楚风朗声说道:“带些衣物足矣。”

于是柴荣带着楚风来到刘府会客厅内,此时刘彦斌、龙飞侠、梁华、蒙德馨等人都在等候。

众人见柴荣回来连忙说道:“属下拜见门主。”

柴荣说道:“诸位不必多礼。”

楚风此时才知道,原来眼前的这位少年不仅有大周皇子的身份,还是唐门门主。有了唐门的协助,他相信柴荣征战天下会更加便利。

当刘彦斌知道柴荣要带楚风离开之时,也是一阵欣喜,连忙提醒楚风要一切听门主令行事,不可惹是生非。

是夜,柴荣四人又回到了夏州城外大周军营。

第二天早上,独孤碟馨发现柴荣已到大帐内,惊叫了一声,一时间引来了小翠、菱灵儿等人。当众人看到柴荣完好无损的站在军营时,都对柴荣问东问西的,这么多人一起问,柴荣也不知道先回答哪个好。

只是此时的柴荣没有注意到楚风的异样,楚风可是一直偷偷的看着独孤碟馨。

不一会,魏仁浦等大将得知柴荣安全回到军营的消息,诸将都将心放到肚子里去了,纷纷前来拜见,询问柴荣夏州城内安排的如何了。

柴荣说一切按计划进行,诸将纷纷称赞柴荣计策高明。

此时楚风才知道,原来柴荣进夏州城就是为了铲除贾思华、李建霖两位将军,不禁对柴荣佩服不已。

这时柴荣朗声说道:“本殿下现在为诸位介绍一人。”

然后柴荣指着楚风说道:“此人名叫楚风,为夏州人,不过诸位将军放心,他出身清白。从此刻开始,楚风便是我帐中将军,官居五品偏将,平叛结束之后我自会禀报父皇。”

柴荣说完,楚风就对现场的诸位将领抱拳说道:“楚风初来乍到,还望诸位将军多对关照。”

诸将见柴荣对这柴风甚是看重,虽然不知道他到底有什么依仗的,不过还是一一对楚风抱拳,说以后一起为大周效力,然后算作是认识了。

之后柴荣又问了魏仁浦军中近况,魏仁浦一一作答,基本上都是按照柴荣临走之前的吩咐来做的。

柴荣又问道:“白将军可传回消息?”

魏仁浦有些担心的说道:“白将军暂时还未传回大营任何消息,不知道白将军那边是不是出现了什么问题。”

柴荣说道:“应该不会,从这里到太原,昼伏夜行,大概也需要七八日才能到。到了太原之后,白将军伺机下手,估计还需要一些时日,才能将汉国的粮仓给烧了。兴许再过三四日白将军就会传来好消息也说不定呢。”

此时楚风在一旁听得一愣,失声说道:“原来殿下早就派人去烧太原粮仓了?”

魏仁浦自豪的说道:“殿下用兵如神,来到军营的第二天就派一支军队去了太原。”

看他一脸骄傲的样子,莫邗枫打击的说道:“别整的好像是你派兵前去似的,记住,这是殿下想出的计策。”

莫邗枫说完,魏仁浦就向他打去。看着两人没大没小的闹着,柴荣板着脸说道:“好了,不要再闹了。”

然后转头对楚风说道:“楚将军昨晚说的也对,我是应该派兵骚扰一下刘崇的运粮队伍,不然后方太平静,万一他猜出来我们会火烧太原粮仓,那白将军就功亏一篑了。”

楚风对柴荣说道:“如此甚好。”

此刻楚风对柴荣真是心服口服,也暗道自己这次是跟对人了。

柴荣大大声说道:“千枫听令。”

千枫出列道:“末将在。”

“回去命你麾下一偏将带领五千人马绕道汉军后方截击他们的运粮队伍,不得有误。”

“末将领令!”

接下来的几天内,大周军队还是一如既往的进行骚扰式进攻。而汉军也派出骑兵夜袭周营,不过在周军的严加防范之下,不但未取得丝毫战果,反而损兵折将。经过几次夜袭,汉军也变得老实的多了。

这一日柴荣正在大帐之中与楚风、水镜三人讨论战术,忽听蒙德馨来报说陶诺飞鸽传书过来。

柴荣拿过陶诺的飞鸽传书看后哈哈哈大笑道:“这个陶诺还真是了得,现在已经取得了刘崇的信任,并且竟还能联合了余海玉一起除掉李建霖。”

水镜疑惑道:“这位陶大人是如何与说服余海玉的?”

柴荣将书信交与水镜说道:“水镜先生还是自己看吧,真是天助我也。”

水镜和楚风看罢书信之后,水镜说道:“这余海玉的小儿子余琼竟然在李建霖的军中任职,这下除掉李建霖可是方便多了啊。”

楚风说道:“不过李建霖行事颇为谨慎小心,一般不会受人把柄,除掉李建霖还需从长计议,莫要弄巧成拙啊。”

柴荣说道:“楚将军说到的是,不过我们先按陶诺说的做。这两天余琼会带兵来攻打,我军就祥装不敌,败退,让那余琼挣些军功。”

第二天晚上,余琼果然带兵来偷袭周军大营,而周军在柴荣的安排下祥装不敌,败退二十里里。

余琼回到军营立刻受到了刘崇的奖赏。在刘崇看来余琼是难得的将才,就连贾思华夜袭周营都是损兵折将,而余琼却能大胜,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就这样余琼每次与周军交战都能取胜,而贾思华每次交战必是损兵折将,刘崇也慢慢的对余琼重视起来,已经将余琼升到了李建霖副手的职位。

此时的余琼对陶诺可是感激万分,战功能够获得如此之快,可都是依赖于陶诺给他出的计谋。

现在的淘诺可是刘崇身边的二号红人,这一日,余海玉带着余琼前来拜见陶诺。

陶诺见余海玉父子提着礼物到来,哈哈哈大笑道:“余大人、余将军这是作甚,何必如此见外,二位肯来我陶府做客已让我陶府蓬荜生辉,何必还带这些俗礼。”

余海玉也笑呵呵的说道:“今天我父子二人前来拜访,只为感谢陶大人的倾囊相助,否则我琼儿也不会有如此出息。”

陶诺一本正经的说道:“余将军谋略过人,在战场上更是勇猛无敌,就算没有陶某的帮助,早晚也会得如此战功,步步高升的。”

说着将余海玉父子引到了书房之中,三人又聊了一些家常。

陶诺突然压低声音说道:“余将军可想再进一步?”

余琼一听陶诺此话也是怦然心动,现在他只是个副将,再进一步可就是大将军了,余海玉听闻此话也是心中一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