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奇人杨毓勋

2017-08-26 作者: 上官峰
第51章 奇人杨毓勋

果然,众人远远的便看到了一个茶馆在一处树林之前,门前一个“茶”字迎风飘扬。

众人看到茶馆振奋不已,一阵风似得飞奔到茶馆之前。

片刻之后来到茶馆之前,柴荣当先下马说道:“闵冉,茶馆狭小,让兄弟们不要进去了,你让店小二弄点吃的喝的给兄弟们送到外面来。”

闵冉当即称是,领命而去,带着众侍卫到茶馆之后的林子里歇息。

此时,茶馆内众人见如狼似虎的士兵停在茶馆门口,无不变色,担心不已。见一位少年一句话,众士兵就向茶馆后的树林走去,才放下心来。

柴荣带着水镜、楚风等十人向茶馆内走去,殷勤的店小二见来人衣着显贵,又有军兵护卫,当即明白来人肯定大有来头,于是迎上前来笑呵呵地说道:“几位军爷,本店虽是茶馆,但是也有酒有肉,军爷想吃点什么?”

柴荣一听店小二如此一说,当即问道了一股酒肉香,肚子也不争气的教了起来,尴尬不已,柴荣笑着说道:“先给我们几人上几碗凉茶解解渴,再把你们店最好的酒菜上来。”说着一锭银子朝店小二扔去。

店小二见柴荣竟然有打赏,当即喜笑颜开,点头哈腰的说道:“是是是,小的这就让厨房准备。”然后引柴荣众人到几个空桌旁坐了下来。

柴荣几人刚坐下,凉茶便上来了,柴荣众人一阵狂饮。不一会酒菜也纷纷上来了,堆满了桌子。众人早已饥肠辘辘,当下不顾形象的大吃一通。

柴荣等人吃得正高兴的时候,忽然听到一个醉汉在旁边吟诗,诗道:“前不见招贤圣君,后不见求贤明主。念天地之悠悠乎,独怆然而涕下兮。”说完了还自嘲的哈哈大笑几声。

柴荣闻言,不禁一愣,于是转头循声看去。只见一位身材修长,颇有几分儒雅之气的青年正在耍酒疯。

柴荣暗想,怎么这场景竟如此狗血,在后世电视剧中不知道出现了多少回,莫不是今天就要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次。

听到醉汉的诗时,他就知道这醉汉肯定是不得志之士。诸如此类之人都会在特定的地方,用一些怪异的言行吸引权贵、明君的注意。

于是柴荣朝武升使了一个眼色,武升当即明白,起身朝那醉汉走去。走到醉汉身前,武升拱手一礼说道:“我家公子有请,不知先生可否赏光共饮?”

醉汉一扬眉头说道:“你家公子是谁,与我何干,他叫我去,我就要去吗?”说着还摆摆手示意武升离开。

武升一愣,跟柴荣这么久还没见过一个这么不给面子的,于是转头看向柴荣,询问接下来怎么办。

柴荣暗想道,如此卖弄,希望你真是一个有些才学之人,否则本殿下定不饶你。

于是柴荣拿了一壶酒,起身朝醉汉走去。

在醉汉对面自顾自的直接坐下,见醉汉眼睛一片清明。心里暗骂,原来这个混蛋是装醉啊。

于是柴荣自己倒了一杯酒,自顾自的喝了起来,而双眼却一直盯着醉汉的眼睛,眨也不眨。

起初,醉汉还能沉得住气,自顾自的喝酒吃菜。不过一直被柴荣盯着,不一会便受不了了,于是忍不住说道:“这位公子为何一直盯着在下看,莫不是在下脸上长花了不成。”

柴荣轻笑一声,说道:“好了,别装了,再装本公子可要走了啊。”

醉汉闻言一愣,却依旧装胡涂的说道:“在下不知道公子所言何意。”

柴荣幽幽说道:“那刚才先生所说“前不见招贤圣君,后不见求贤明主。念天地之悠悠乎,独怆然而涕下兮。”是什么意思啊?怎么早不说完不说,偏偏本公子到来之后先生才说。况且你两眼清明,何醉之有啊!”

醉汉闻言仰头哈哈大笑,而后又小声的说道:“殿下聪慧,果然名不虚传。在下杨毓勋,已在此等候殿下数十日了。”

柴荣哦了一声,有些惊讶的问道:“先生怎么知道我就是你口中的殿下?”

杨毓勋一指柴荣的鞋子说道:“在大周境内,胆敢穿用明黄色的布料做的鞋子,并且敢在布料上绣有八爪金龙的,除了汴京城的太祖之外,恐怕就只有平叛归来柴荣殿下了吧。”

柴荣一看,果然自己穿着八爪金龙的鞋子。虽然衣服是换了一件普通的衣服,但是鞋子都是如此的。懒得麻烦,也没有再让独孤碟馨等人重新买,没想到竟然被眼尖的杨毓勋看到了。

杨毓勋又幽幽的说道:“殿下以后出门定要记得换鞋子,不然被有心人发现了,恐生事端啊。”

柴荣向杨毓勋抱拳一礼道:“多谢先生提醒。可是通往汴京的路有千百条,先生又怎么知道本殿下就一定会走着一条的?”

杨毓勋笑着说道:“应天军通往汴京的路是有千百条,可是此路确是往邢州的必经之路。我料公子必是性情中人,此去汴京,必定会回家乡邢州看看,所以才在此地等候数十日。”

柴荣闻言也有些感动,说道:“本殿下何德何能,能让先生经在此地等候数十日。”

杨毓勋目光深邃的说道:“殿下夏州一战,闻名天下。此去应天军,不费一兵一族收复失地,更是深得民心。可见殿下智勇双全,在下心生敬仰,特来毛遂自荐,还请殿下收留。”

柴荣微微一笑道:“本殿下能蒙先生爱戴,实乃三生有幸,只是不知道先生有何擅长的?”

柴荣这是在试试这位杨毓勋先生肚子里水的深浅,如若他真是为人才,柴荣自当不弃,厚待万分,如若他只是徒有口舌之利,而无真才实学,柴荣自当不予理会。

杨毓勋眼中精光闪动,他也知道柴荣此刻是在考验他的才学,于是略作沉吟小声说道:“此地并非论政之地,不知殿下可否移驾寒舍,听在下慢慢道来。”

柴荣笑呵呵的说道:“先生所言极是,到时本殿下心急了。本殿下与先生初次相遇,敬先生三杯。”说着自己将自己和杨毓勋的酒杯酒倒满,举手相敬。

此时杨毓勋见柴荣敬酒,倒也没有矫情,大大方方的受了柴荣的敬酒。

杨毓勋此举倒也让柴荣刮目相看,须知要是常人见柴荣敬酒,那还不诚惶诚恐、毕恭毕敬的,但杨毓勋却神情自若,毫无异色。柴荣心里暗道,果然有大家风范,定是一位难得的人才,必不可错过。

不一会,众人酒足饭饱之后,杨毓勋带着众人走向他的住处。

柴荣也向杨毓勋介绍了他的军师水镜先生、还有楚风将军。

他们四人走在前面,众人在后面跟着。

一路上,百花盛开,郁色葱葱,进入山林之间蝉声不断,凉风习习,风景别致。

转过一处树林之后,忽见前方一条瀑布飞流直下,好不壮观,瀑布之下还有一条小溪流过不远处的一所院子,院子周围青草丛生、百花怒放,鸟语花香,一片祥和。

柴荣被眼前的景色所迷,不由的赞叹道:“先生真是好雅兴,竟然找到了如此清幽之处隐居,果然是慧眼独到啊。”

杨毓勋笑道:“殿下见笑了,还请诸位入内品茶详谈。”

柴荣点头道:“好,闵冉带兄弟们到小溪边安营扎寨,不得损坏此处一草一木,其余诸人随本殿下进去。”

闵冉称是,领命而去。

众人跟随杨毓勋进入他院子内茅草庐内,只见草庐之内别有洞天,应有尽有。不过最多的还是桌子上的书简以及墙上挂的字画,这些东西东显示茅屋的主人身份非比寻常。

柴荣环视了一周,开口说道:“先生屋内的字画大都出自名家之手,不知先生是从何处得来的?”

杨毓勋答道:“好些字画都是家父收集所得,不过家父过世之后,家产尽数被在下变卖,这些字画也都被在下拿到了此地。”

柴荣点点头到:“可见令尊也是一位高雅之士啊,先生也是富贵之人,不愁吃不愁穿,不知道为何会相助本殿下?”

杨毓勋说道:“殿下有所不知,在下母亲早年便过世了,前几年父亲过世之后,在下又无心于经商,于是便将家父的生意转交于一些亲戚之手,卖尽家产之后便隐居此地。虽然钱财够我这一生所用,但是在下志在做一番大事业,钱财再多,对在下来说,只若粪土。”

就在这时,有书童送上茶来,柴荣轻饮一杯,立刻感觉神清气爽,浑身上下好不舒服,不禁赞叹道:“好茶好茶,方才在茶馆之内先生有话不便说出来,现在先生有话不妨直说。”

杨毓勋清了清嗓子说道:“在下智慧不在权谋,论行兵打仗出谋划策,更不急殿下身边的水镜先生和楚将军的十分之一,但是在下最擅长的就是内政。”

柴荣一听,暗想自己身边到是真缺乏这样的内政贤臣,于是说道:“那先生说说如何才能增加朝廷每年的收入。”

杨毓勋答道:“古往今来,朝廷的收入主要来自各地的税收,而增加税收的办法无外乎两种,一、向百姓增税;二、保持税率不变,大力发展农工商。

但是向百姓增税无异于涸泽而渔,饮鸩止渴,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还有可能引发一些列的问题。而大力发展农工商则不同了,只要政策实施的好,国际的税收会得到大幅增加,这才是长久之计。”

杨毓勋分析问题一针见血,柴荣此时心里不由得对他高看了几分,于是说道:“农业、工业的发展我大周都很重视,但是商业自古以来人皆贱之,朝廷不但不重视,反而处处打压,也不是解决商业问题的根本之策,那先生就说说这农工商三业该如何大力发展。”

杨毓勋信心满满的说道:“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大周虽握有太原、应天军、河南、河北、淮北等粮仓也足以供应我大周所需,但是一旦有战事,便会显得捉襟见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