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这首《陋室铭》是王风上学的时候为数不多的几篇还能记住的古文之一,刚学的时候他就对能和诸葛亮的茅庐相提并论的这个子云亭的主人发生了兴趣,于是就去查了一下资料,从而记住了扬雄的名字和他那众多著作中最奇特的一篇的名字《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当初为了在同学面前炫耀一下,他可是花了点时间才把这个拗口的书名背了下来。
扬雄本姓杨,后来觉得自己的这个姓氏实在有些稀松平常不够新颖,就把自己的姓从木易杨改成了扬。这在后来讲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人看来惊世骇俗的行为在当时却是稀松平常的事情,经常会有人因为各种原因改姓。只因为当时刚刚姓氏合一不久,人们对于姓氏的重视程度远没有达到后来的程度,虽不像先秦时期的人们搬个地方就把氏换了,但改姓还是很随意的。
不过王风对于杨雄的了解也仅限于这有限的一点,如果不是因为他被刘禹锡在文中与大名垂宇宙的诸葛亮相提并论,怕是连这点印象也留不下。王风能知道的就是杨雄是个很有学识的人,写了一本古怪名字的书是专门研究各地方言的。只是他一时也不清楚这个时候的扬雄是否已经写了这部书。
不过很显然这个时候的杨雄对王风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看来王风那透着古怪的口音对他很有吸引力,并没有因为王莽的解释就放过询问他。接下来的杨雄开始耐心的询问起王风坠马时的具体情况,一连串的问题让王风有些冒汗。
这口音的事情原本就让他很困扰,但他自家知道自己的事情。这口音可不是能够过些时候就改变的,自幼养成的乡音很多人几十年都改不过来。王风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的去听去模仿旁人的说话。
现代汉语的普通话只剩下了四声,远没有古汉语发音丰富,所以无论王风怎么努力去学,说出的声音在扬雄等人听来还是十分的生硬,就如同在听一个大舌头的人讲话一样。王风除了后悔没有先见之明的学习一点保留了古汉语遗风的粤语之外,暂时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了。
尤为神奇的是这期间扬雄的口吃居然一点也没有了,口齿流利的程度都让人怀疑之前的口吃是不是装的。扬雄这么一来弄的王莽和陈汤也来了兴趣,陈汤笑着问道:
“子云,看来巨君这兄子很对你的脾气呀,有没有兴趣收个弟子。”
陈汤说的话让王风听了不免心中有所触动,要是能跟着这扬雄拜师学习一下也许不错。既然这扬雄后世能被人和诸葛亮相提并论,这会的名声应该也不错的,有这么一个名师,对自己以后的发展还是会有好处的。出身名门再有位名师,何乐而不为呢。这么想着,他不由的瞟了坐在扬雄身边的王莽一眼,琢磨着怎么让王莽能帮着自己说说,把这个师给拜了。
“哦,陈公,玩,玩,玩笑了。某这点才,才学可不敢,误,误人子弟。”扬雄听陈汤一问打了个愣,忙摆手说道,口吃的毛病也立马恢复了。
“伯,伯虎是要入太学的,还愁没,没有饱学的硕儒为师呀。”
“那子云怎么问的如此详细呀,老朽还以为你看中这后生要收徒呢?”陈汤手捻须髯看着扬雄笑着说道。
“呵呵。”
扬雄有些尴尬的看了王莽一眼解释道:
“俗话说十里不同音,我朝地广人多,各地方言千差万别,某有志编一部书,以京师雅音通释各地方言,所以这几年来对各地方言多有了解。刚听伯虎之音初听起来似与燕地口音有相近之处,故而雄多问了几句。”
“哦?怎么这伯虎现在的口音有燕地之风吗?某见过的燕人不在少数,怎么没有听出来呢?”陈汤听了有些奇怪的问了一句。
“某也只是初闻的时候觉得有些相像的地方,仔细听来又觉得相差甚大。燕声刚直,少婉转之音,然某听伯虎之声,却刚处犹有过之。想来是坠马受伤所致,养些时日当可恢复了。”
扬雄说起这些的时候,侃侃而谈又没了口吃的情况。
王风听了扬雄的话不免有些失望,自己这拜师的心刚起来就被浇了一瓢冷水,这扬雄居然一口就把这话头给堵上了。
被扬雄这么一说,屋里的几个人一时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原本谈兴正浓的王莽和陈汤也不再说话,一时之间屋里有些冷场。好在没有多长时间,陈府的奴婢从外面把古丽领了进来,一下子把屋里几个人的注意力又都吸引了过去。
眼瞧着明艳照人的古丽撩起俯在脸上的面衣给众人行礼的一刻,王风心里突然有了一丝悔意。特别是当古丽的目光从他脸上扫过的时候,他仿佛从古丽的眼神里读出了无限的哀怨,顿时心下有些懊恼。这么一个千娇百媚的美人就算放在家里当画一样每天看上几眼也好呀,怎么能够随便送人呢,可惜可惜呀。
王风正在后悔不该鬼迷心窍听了秋实她们的蹿的,把个到手的美人送人,却听一旁的陈汤已经开口了:
“真是个绝色佳人呀,伯虎好硬的心肠呀,为了这么一个娇滴滴的美人,王子融和张家那小子挣个和乌眼鸡似的。你倒好,偏偏还要往外送,呵呵。”
这会功夫,王风也想明白了。既然事情已经做了,这会后悔也没用了,场面话还是要说的。他急忙长跪而起冲着陈汤一拱手:
“光自幼仰慕公之威名,今日有幸一见足慰平生之志。些许微末之物,不过是些身外之物,想来难入公之慧眼,唯略表心意而已,何来可惜之说,光惭愧之至。”
“好一个身外之物。”陈汤爽朗的大笑起来看着王莽说道:
“吾闻此子之言,似有大志。他日成就恐不再巨君之右,君当善择名师教之,切记。”
“谨受教。”王莽说着看了下一旁的扬雄笑道:
“惜乎子云兄不肯收我这兄子,否则某何必还要发愁去给他找什么名师呀。
第五十二节 英雄>>(第1/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