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节 要有光

2017-08-26 作者: 长安米虫
第二十四节 要有光

王风虽然心有疑惑,却也不好问什么,便吩咐九娘带着马氏的徒弟去院子里指挥布置,看着该哪里要动,只管记下了,回头再找人来修改。

马氏的徒弟看来不像个喜欢说嘴的,除了刚过来的时候说了几句,就一直沉默不语。即便听到秋实调侃自己师傅的字也没有说话。脸上的面衣一直没有揭开,也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听王风吩咐过了,便给王风和耿细君行了个礼,自己跟着九娘去了。

王风看着马氏徒弟的背影心想真是怪事,瞧着马氏就是一个伶牙俐齿精明强干的人,怎么收了个闷葫芦似的徒弟。

“人都走远了,还想看,要不要跟过去再看个仔细。”王风正想的出神,冷不防一旁的耿细君开口了。

他一愣,扭头看去,妻子正满脸含笑的瞧着他。知道妻子是在和他开玩笑,王风也就一笑:“算了,整个脸都蒙着,跟过去也还是看不清。”

耿细君扑哧一笑,“还真是可惜了,夫君要怪也只能怪那吴王夫差,没有他又怎么会有这碍事的面衣,挡了夫君赏美的雅兴。”

“哦,想不到这面衣还是那夫差所创,真是怪哉。”王风听了有些惊讶的说道。

耿细君瞟了丈夫一眼,轻声说道:“倒也不是他有意所为,这里面有个典故。”接着,便把吴王夫差和面衣的故事娓娓道来。

春秋末期,各诸侯国称雄,吴国和越国开战,结果越军大败,越国国王勾践向吴国国王夫差乞降。吴王夫差不听大夫伍子胥“杀掉勾践,以绝后患”的劝告,却采纳被越王买通的权臣的主张,允许越国投降。把勾践夫妇和越国大夫范蠡囚禁在姑苏虎丘,为夫差养马。勾践君臣含垢忍辱,装得非常恭顺,夫差以为他们已真心臣服,三年后就把他们放回越国。

勾践安全回到越国后,立志复国,卧薪尝胆,励精图志。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逐渐强盛起来,一心要打败吴国,但是,当时越国的军事实力远远不敌吴国。勾践在训练军队、发展农业的同时,对吴王夫差实施了历史上著名的“美人计”。

“美人计”的具体导演是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范蠡曾随越王勾践到吴国做人质三年,深知吴王夫差的致命弱点。针对吴王夫差好色的特点,范蠡便策划实施了“美人计”。

范蠡按照越王勾践的要求,在民间寻觅美女。经过千挑万选,范蠡选定了西施和郑旦。本身好色成性的吴王见了西施,自然十分欢喜。伍子胥认为这是“美人计”,苦心劝谏,夫差却充耳不闻,立刻将西施纳入**。西施聪明伶俐,她用尽浑身解数让吴王宠爱她并听信她的话,夫差果然对她宠幸有加。

吴王夫差命人在灵岩山为她建了馆娃宫,在馆娃宫附近修了玩花池、玩月池、吴王井、琴台,还有采香径、锦帆径和打猎用的长洲苑等;还修了响屐廊,就是在地上凿一个大坑,把一口大缸放进坑里,然后在上面铺上木板,再铺平。夫差让西施穿着屐在上面走,锤铺有声,所以叫响屐廊。

夫差自从得了西施,就一直住在姑苏台,一年四季享乐游玩,已经不理政事。朝中大臣有劝谏的,都被他或训斥,或驱逐,或罢官,于是大家渐渐也就不敢说了。只有老臣伍子胥,见吴王如此无道,就在姑苏台下进谏劝阻,但吴王还是不理。伍子胥觉得吴王如此势必取祸,劝谏又不听,于是称有病不再上朝。

当时,越国在勾践的治理整顿下,国力日益增强,军队也已训练有素。吴王夫差感到威胁,想要征伐越国,被伯韶大夫巧言阻挠。

后来齐国与吴国关系恶化,夫差想要攻打齐国。伍子胥认为,越国才是心腹大患,不宜远征齐国。但伯韶大夫却力主攻打齐国,并保证出师必捷。

伍子胥见吴王如此,料知吴国终将会被越国所灭,便趁为使去齐之际,把自己的儿子寄托给齐国鲍氏,改姓王孙氏。得知伍子胥寄子齐国之事,一向与伍子胥有矛盾的伯韶大夫置国家安危于不顾,乘机挑拨吴王和伍子胥之间的矛盾。结果吴王将伍子胥赐死,提拔伯大夫为相国,还要给越国增加封地,被勾践谢绝了。

伍子胥临死前对家人说:“我死后,请把我一双眼睛挖下来挂在姑苏城东门,让我有一天能看见越国大军从这门进来。”说完,他挥剑断喉而死。夫差闻知大怒,恨及枯骨,就把他的头割下来,挂在东门城楼之上。另外,把他的尸体包在皮革里,抛在江中,名曰“鸱夷浮江”,使之葬于鱼腹。

后来越王勾践果然出军攻吴,由于吴军数次北进攻齐,国力损耗极大,吴军最终战败被围。吴王夫差也想求和,可勾践不答应,夫差不得不自杀,临死前,他叹口气说:“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吴王夫差羞于死后没脸去见子胥,便以帛遮面而死,所以后人也就因此开始制做面衣,逐渐成为风俗。

王风听了叹了口气:“想不到这如今的面衣会和夫差这样的亡国之君有如此的渊源,可惜这夫差也算是一代雄主,却落了个如此下场,可悲可叹。”

王风又和妻子说了会话,忽然见许仲还在一旁站着,想起手上的石头,便把手上拿着的号称符命的石头交给他,让许仲拿去找人马上给镶墙上去。明显可以看出许仲对干这个事情的热情很高,他主动向王风表示自己就可以接下这个光荣的任务,院墙都是用土坯垒起来的,只要浇点水湿润一下很容易就可以掏一个大小合适的洞出来把石头镶上。

看着自告奋勇的许仲用手小心翼翼的捧着石头走了,耿细君便也和王风打了招呼带了春华回了屋,秋实这次倒很自觉的留下跟着王风回书房去。

王风一走进书房坐好,就吩咐秋实给自己磨墨,他打算先把要制作的东西的图纸画出来。他是个行动派,既然想到了要做油灯,那就要抓紧时间。没有光明的夜晚对一个现代人是难以忍受的,王风决心尽快解决照明问题。

趁着吃早饭的时候他已经问过九娘,这个时候还没有出现榨油的机械,所以也几乎找不到可以用作灯油的植物油,所以他先要解决的就是油灯的燃料。他决定先画个手工的榨油流程图出来,后世的机器榨油工艺他不大清楚,但农村老

第二十四节 要有光>>(第1/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