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王风想要去人市看看,许仲有些迟疑:“郎君,你要去人市是打算要买官府出售的那些铁官徒奴婢吗。”
“是呀。”王风有些奇怪的看了许仲一眼,他刚才不是也听耿青说了人市可能有自己想要的铁匠出售的消息吗,还问这个干吗。
许仲有些不安的说道:“郎君,这个家里要添置奴婢,是不是和老夫人说一下。那些铁官徒既然敢杀官造反,想来必不是善辈,买回家中不会有什么麻烦吧?”
“哦。”王风这才知道许仲原来是在担心这个,他想了一下说道:
“我也只是先去看看,要是有合适的才会买,再说要买的话也要找那看着良善的,不会买个凶顽之徒回来的。老夫人那里就不必提前说了,我刚刚已经和母亲说起过找铁匠的事情,她也是同意了的,等真要买回来再和她知会一下就成了。”
王风说完看了许仲一眼又说:“你去找夫人支一些钱出来带上,我们这就出发,早去早回。”
许仲听了也只好答应了一声出去找耿细君要钱去了,王风叫上耿青就要出去,一边的秋实见了急忙问道:“郎君,奴婢要跟着去吗?”
王风愣了一下,看了看秋实吩咐道:“你就不必去了,在屋里帮我抄点书出来。”说完走到书架前拿起一卷竹简交给秋实。
“用隶书把这个重新抄一遍。”说完,叫上耿青就出去了。秋实打开书简,见是一卷篆书写成的《春秋公羊传》。
王风让耿青先去把自己坐的高车套好,自己信步往外走到前院的院子里等着。耿青干活倒是十分的麻利,工夫不大就把高车套好,牵着马过来了。
许仲却去了好半天才看他和耿细君另一个陪嫁的男奴一前一后的走了过来。二人一人一个大口袋扛在肩上,看样子,口袋的分量都不轻。
“怎么去了这么久?”王风有些奇怪的看着许仲和那个男奴把大口袋费力的扔到高车上。
“郎君要买奴,支取的数目大了一些,清点费了些时间。”许仲卸下了身上的口袋松了口气,听王风问起忙解释说。
“这么说这口袋里面都是钱了?”
“都是上好的三官五铢钱,一共是三万钱。”许仲憨厚的笑了笑又说:“都是这几年君侯送来的官钱,成色没的说,分量足足的,不是外面那些剪轮五铢钱可比的,就是堆在库里时间长了,有些栓钱的绳子糟了,所以费了些时间清点。”
“买个奴婢要这么多钱呀,这两大袋要多少斤呀。”王风以前还没机会接触这么多钱,没想到买个奴婢居然要这么多。
“也许用不了这么多,便宜的有些一万多就能买到,好的要二万多也不一定,夫人让多带些,怕郎君急用不够了。这点钱差不多要四百多斤吧。”
“真够分量呀。”王风有些感慨,这年月买点东西很不方便,这钱也太重了,虽说汉制一斤差不多只有后世一斤的一半,但三万钱就有二百多斤也是很恐怖的。
感慨归感慨,王风还是上了车,让耿青在后面跟着,许仲赶着车出了府门往长安东市而去,经营奴婢买卖的人市就设在东市里面。
长安九市中,东市是最繁华的一个,它东靠近宣平门,位于尚冠后街和杜门大道交叉口的西侧。除了贸易之外,这里还是长安城内最主要的刑场,每年都有大量的死囚要在这里被处决。每逢有待决的死囚受刑,这里都是人山人海。
汉初景帝事情的名臣晁错就是在这里被处决的。在景帝即位之后,晁错升为内史,不久任御史大夫,成为举足轻重的国家重臣,很受景帝器重。他主张削夺同姓诸侯王的封地,达到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在《削藩策》一文中,他提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意思是晚削藩不如早削藩。景帝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要削夺吴王濞的封地。在这时候,晁错的父亲从颍川赶来,劝他小心行事,免得树敌,引火烧身。晁错意志坚决,不愿屈从。到了景帝三年,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一起发动了大规模的叛乱,这就是历史上的吴楚七国之乱。
外戚窦婴等人原来就和晁错矛盾很深,此时见有机可乘,于是提议景帝杀晁错来平息叛乱。景帝听信了窦婴之言,将晁错腰斩于长安东市,他的父母、妻子、同族不分老少也都被杀。晁错死后,吴楚七国之乱并没有平息,最后景帝还是派名将周亚夫出征,才很快将叛乱平定。
晁错死的憋屈,长安东市却借此成了处决朝廷重臣的不二地点,几乎之后所有被处决的二千石以上的官员最后都是在这里走完了人生最后的一程。
王风倒是还不知道东市还是个刑场,否则他也许会有兴致瞻仰一下这里的行刑台。这个时候他却只
第二十六节 买奴(中)>>(第1/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