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字遂高,南阳宛人,因为他同父异母的妹妹进宫后受到汉灵帝的宠幸,先封贵人,后又拜为皇后,何进也因此一路青云直上,从一个杀猪的屠户,历任郎中,中郎将,太守,侍中,河南尹,直到今日成为总揽中外军政的大将军,现其手握重兵,权倾朝野,真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可是这位何大将军此时却满面不愉的扬着手里的一份诏书,脸上的横肉也不规律的抖动着,对堂中众人说道:“天子下诏了,升刘虞为太尉,拜容丘侯。关于此事,你们有何高见啊?”
“前日陛下听从十常侍谗言,命大将军西击边章韩遂,意图将大将军调离朝堂,此事被大将军识破,未能成功。想来陛下这番调刘虞来朝,仍与前事相同,欲分权制衡大将军而已。”
说话之人白面微须,服饰华贵,正是虎贲中郎将袁术。
何进点点头,“公路之言有理。”
“以我之见,大将军可将此诏暂且扣下不发,待得……”
袁术住口不言,神色诡异。
何进方在犹豫,就听有人反驳道:“大将军不可,袁公路之言纯属一派胡言,若大将军从之,必遭百官非议。”
“曹操,你……”
袁术恼羞成怒的指着说话之人。
那人身高不足七尺,细眼长须,正是典军校尉曹操。
只听曹操继续说道:“刘虞乃天子之叔,汉室宗亲,海内颇有声望,此番又立下平乱大功,是以天子降诏,以旌其功,如若诏书被大将军扣下不发,此事一旦传出,天子和刘氏宗亲会更加猜忌大将军,就连百官和世人也要怀疑大将军的用心,这不让十常侍更有了对付大将军的借口吗?”
何进悚然一惊,“孟德之言甚是!”
他随即怒视着袁术,“公路险些误我!”
袁术不敢埋怨何进,但他看向曹操的眼神中满是嫉恨。
何进却没有注意到他的神情,又拿起一张诏书道:“这个刘嘉,尔等先前可曾听说过他?”
众人皆神色茫然,摇头称不知。
何进叹了口气,“黄口小儿,只不过因为是宗室,年未弱冠,就被陛下授予代郡太守一职,还让他领护乌桓校尉,封汉昌亭侯。”
袁术闻言腹诽,“你不也是仗着你妹子才能坐上大将军的,若非如此,说不定你这会儿还在宛城杀猪呢?”
何进自然不知道袁术的心声,又拿起一诏,“公孙瓒,奋威将军,右北平太守。卢尚书对他这个弟子真是看重的很啊!”
何进啧啧几声,见众人都不做声,这才说道,
“用印吧!”
此时的诏书一般由尚书郎起草,尚书令史缮写。然后由尚书仆射、尚书令联合审核,然后再一起校对一遍,确保文字无误,才递交皇帝审核批准。批准后,重新缮写一份,用皇帝玺印和尚书令印共同封印下发。
而如今何进以大将军录尚书事,掌握大权,所以即使是天子的诏书,仍然最终需要交到他这里,加盖尚书令印才能下达。
此事了后,何进又问道:“前日派出去到各地募兵的诸将,情形如何?”
袁术回答道:“大将军放心,一切都按着计划行事。”
何进满意的笑了几声,“告诉他们,此事切不可操之过急,一定要选拔精壮之士!”
深夜,雒阳城一座占地极大的府邸后堂,
“何进简直蠢得像猪,被曹操那厮劝了几句,就昏了头,竟然将诏书下发。叔父我们怎么办?”
“我今日进宫,见陛下神色极为不祥,想来天子……也就在这几天了,就算刘虞接到诏书,等他来京,早也大事已定,此事无妨!现在关键是汝兄长,他领军在外,诸事不宜,你马上派人到徐州传信,命令绍儿迅速回朝!”
“诺!”
这就是安熹县了吗?
刘嘉跟着田丰,带着杨婵,太史慈等人终于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中山安熹县。
一路上,刘嘉从田丰口中不但得知自己家中的情况,更惊讶的发现自己的老家竟然是安熹县,这个刘备做过县尉,鞭打督邮的三国名城。
可惜啊!要是我早来几年,说不定能见见桃园三兄弟的风采。
刘嘉见安熹只是一座小城,城墙皆用土夯筑而成,城池上无力的垂着一杆汉字赤旗。
他担心自己带大队骑兵进城,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于是将三百多名骑兵留在城外,自己只带着田丰等人和二十名亲卫入城。
田丰轻车熟路,领着众人在城中穿行,众人惊奇发现,大白天的,城中竟然空荡荡的,街上半天也见不到几个人影。
“发生了什么事?”
刘嘉等人都
第九十五章 安熹>>(第1/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