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绿林归顺
郭通这几天一直跟在杨远身边,随同他下山的还有二百多人,每人都配备着杨远打印出来的三八式**,三八式**的刺刀也改成了三菱**。这二百多人经过三个月的严格训练,可以说每一个人都不是吃素的。
面临山上人手不够的情况,杨远临下山前,秘密嘱咐罗水龙、朱贵招募喽啰兵上山,并且又给他们留下了500条**,上万发子弹。粮食方面杨远也叮嘱彭莹莹加紧开荒,全部种上新种子。自己这才安心的带着郭通他们下来。
来找郭通的时候,郭通正在屋里和喽啰兵聊天。看到杨远过来,郭通立刻站起来,道:“大哥,忙完了啊?”
杨远摇摇头,道:“兄弟,出来趟,我有点事找你。”
郭通哎了一声,随杨远一起出了屋子,杨远把郭通带到自己屋里,让他坐下,自己也坐下后问道:“兄弟,问你个事,你对整个山东绿林道熟不熟悉。”
郭通道:“基本上成了名的我差不多都知道。”
杨远高兴道:“兄弟,你说这些绿林豪杰愿不愿意归顺皇太孙,也好谋个功名光宗耀祖。”
郭通道:“这个还真不好说,但凡落草为寇,占山为王的,有的是被逼无奈,有的是看不惯朝廷的**,反正各种缘由的都有。”
杨远道:“那山东境内有多少个山头?”
郭通想了想,道:“少说也有上百个山头,青州附近,除了双龙山还有四五个山头呢,只是没有双龙山那么大。”
杨远道:“你看这样行吗,咱们把这些山头筛选筛选,挑选一些口碑还不错的,然后派人给他们送信,看他们愿不愿意归顺皇太孙,如果愿意,就给他们当个小官,粮饷方面不用发愁,和正式的官军一样。”
郭通道:“这还不简单,只是我读书不多,写信的事还需要大哥找人代笔。”
杨远道:“这没问题,你先把差不多的山头列出来,我这就去找个采好的。”
几天后,山东德州内的伏虎山,聚义大厅内大寨主汪大海问到自己的军师东方青:“军师,刚才山下送来一封信,说是给我的,我也不识字,你给看看吧。”
东方青接过信来看了一遍,犹自不信又看了一遍,说道:“大寨主,这个是皇太孙的真龙府来的信。”
汪大海道:“什么皇太孙,什么真龙府,俺不懂,你就直接说吧。”
东方青道:“前一阵子老皇上不是死了吗,本应该是这个皇太孙郭宇康即位,没想到被他的亲叔叔睿王给窜位登基。这个皇太孙肯定不会算完,所以开府建衙,成立真龙府,广招天下豪杰,这封信就是皇太孙的招贤书,希望大寨主能下山辅佐皇太孙,成就一番霸业。”
汪大海道:“哦?有点意思。这个皇太孙竟然把主意打到山贼的头上了。军师,你说这件事是真是假?”
东方青道:“我觉得这件事是真的,我也听说了现在睿王占了京城,改元崇明,这皇太孙势弱,势必要寻求人才,所以我觉得这件事八成是真的。”
汪大海道:“军师,你的意思呢?我应不应该带人下山。”
东方青道:“大寨主,说实话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如果咱们下山辅佐皇太孙,要是皇太孙以后得了天下,咱们就是开国的功臣,除了能脱去这层贼皮外,还能封妻荫子,弄个官当当。”
汪大海立刻有了兴趣。东方青又道:“下山也有下山的坏处。”
汪大海一愣,问道:“军师,这话怎么讲。”
东方青道:“大寨主,咱们下山后就要吃官府的粮饷了,吃了人家的就要听人的吩咐,可以说下山后就没有现在那么自在。”
汪大海来回踱步,走了十几分钟,最后终于下定决心道:“老子决定了,下山。”
同样的事情在山东各个山头、水寨里上演,有愿意的,也有不愿意的,有的甚至为了这件事兄弟反目,血流成河。
几天后,陆续有人来到了临淄郊外的真龙府驻地,真龙府暂时没有自己的房屋,只是借用何忠平的衙门来办公。
杨远也听说了,外面来了很多绿林人,还在不断的增加。杨远并没有出面,只是让手下把他们请进事先准备好的帐篷,登记造册、准备饭菜,让兵丁守卫好外面的秩序,别让他们打架就行。
外面的绿林人聚集的地方就像一个乱哄哄的菜市场,打从一开就有人吆喝着见里面当头的,结果让兵丁给拒绝了,说人没来齐,让他们等几天,这几天饭菜管够。后来人越来越多,甚至来的两帮人里面还有仇怨,一见面就要动手,结果被兵丁给架住好一个揍,两方人这才老实,不过也起到了震慑作用,再也没有人敢公开打架。
一连等了三天,杨远估计人来的差不多了,吩咐兵丁把这些绿林人都请到教军场上。
杨远站在教军场的高台上,看着台下乌压压的一片人海,先用手势让大家安静一下,结果没有什么效果,没办法杨远运起内力一声高喊:“大家安静,
第九十二章 绿林归顺(求推荐票)>>(第1/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