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新皇产生
三日后,广智带着郭宇康的尸体进了汴梁城,在汴梁城外,文武百官集体穿上白袍迎接郭宇康的灵柩。灵柩暂时先安放在太庙,等都安顿好以后,文武百官再次在朝堂上议论起立新君的事。
按照周礼只有新君即位,大行皇帝才能下葬,再说时间久了对整个国家和军队都不好。
这次在朝堂当中议事的主要还是那十几位大臣,其他的也不够资格。议事的人虽然不多,但是发出了好几种声音。
隋坤先冲大家压了压手势,示意大家安静,等群臣安静了,隋坤道:“各位大人,我知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见,我在这里先说几句,大家听听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隋坤在群臣当中还是比较有威望的,他一说,旁边的重臣纷纷停下议论望向了隋坤。
隋坤清了清嗓子,道:“各位,既然要立新君,我们不妨先定个标准,然后按照这个标准去找,这样的话只要符合标准的就有资格当皇帝,不知道大家意下如何。”
底下的众人纷纷点头,有人道:“隋帅,你说定什么标准合适。”
隋坤道:“首先,要是一个成年人,孩子是肯定不行的;第二,新君必需跟周氏有血缘关系或者其他姻亲关系;第三,新君要有能力统帅三军,率领文武百官励精图治;第四,新君必需为大行皇帝报仇。我想符合了这四条,基本就可以了。不知道大家意下如何。”
旁边的重臣听完纷纷议论,有人道:“隋帅,按照你的要求,根本选不出新君来,你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其他人道:“是啊,隋帅,关键是第三条,有能力统帅三军,励精图治,说实在话,老陛下的几个皇子还没有这样的能力。”
隋坤道:“我刚才说了,要跟周氏有血缘关系或者其他姻亲关系,其实有一个人就符合我说的这个条件。”
有人道:“隋帅,是谁啊?”
隋坤道:“上次我跟老大人们提过,杨远杨驸马就完全符合这四条。第一,他今年二十多岁;第二,他是睿王的女婿,大行皇帝的结拜大哥;第三,大行皇帝的新军可以说是他一手创建的,统帅三军肯定没有问题;第四,杨驸马肯定会为大行皇帝报仇的。大家说呢。”
辅国公也在一旁道:“我也同意隋大人说的话,我提议杨远当新皇。”
底下的大臣有议论起来,有人道:“我觉得隋大人说的有道理,我也同意杨驸马当新皇。”这时同意的人越来越多。杨远在一旁看着,冲大家压了压手,示意大家安静。
重臣看着未来的新皇要说话,纷纷闭嘴安静下来。杨远对众人道:“各位大人、感谢大家的厚爱,但是我不会做这个皇帝的,第一,我没有你们想象中那么好,其次,我也不愿意当皇帝。”
辅国公看到杨远拒绝,就要说话。杨远对辅国公道:“老大人,您别急,我知道您的意思,是想让大周国先安定下来。”
杨远又看向了众人道:“立新君毕竟不是儿戏,我这边有个人选,希望大家考虑一下。”
礼部尚书姬宏道:“杨驸马,你快说吧。”
杨远点点头:“我说的这个人,就是我的妻子,也是长乐公主,郭珍珍。我为什么提议她,也是有原因的。第一,她是周氏子嗣,她的父亲是睿王,虽然睿王身死,但是抹杀不掉她体内的血统,第二、长乐自幼聪慧,饱读诗书,如果她来当皇帝,我想我跟几位老大人都会帮衬她的,第三,陛下死了,他的仇就是我的仇,我肯定要带兵出征,去灭了伪汉,为陛下报仇。咱们大周过虽然没有女皇,但是唐朝出现过,就是武则天。她的国号也是周,咱们不妨开一下先例,以后史书里也会留下一段佳话。”
杨远的一番话无疑是抛下了一颗重磅炸弹,重臣再次议论一起来,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最后还是辅国公道:“各位大人,我觉得杨远的提议不错,长乐公主是皇族血脉,自幼聪慧,只要她的子嗣也姓郭,以后咱们大周国还不是一样延续下去。”说着看了看杨远。
杨远道:“我没意见,我跟长乐的孩子可以姓郭。”
这时底下有人道:“如此甚好,唐朝既然有女皇,咱们大周也可以有,我同意。”
其他人也纷
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皇产生>>(第1/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