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一 第二十二回 无心中招

2017-08-29 作者: 水瓶座·杰
卷 一 第二十二回 无心中招

徐州城外,曹军大营。

自从数日前刘备三兄弟带领了人马来支援徐州,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先礼后兵”之计后,交战双方均保持着对峙却不开仗的状况。当然,这看似和平的局势其实是暴风雨之前的宁静,不管是徐州也好、曹营也罢,都在暗中蓄力,准备发动雷霆万钧的一击。

曹营上上下下如何紧张备战,这个关陆仁鸟事。反正陆仁从郭嘉的口中得知刘备已经抵达徐州的事之后,每天除了在帐中帮郭嘉和自己做大食小食这两顿饭之外,其余的时间基本上就在曹营的后寨寨门那里一坐一整天。当小书吏也有小书吏的好处,不用像普通士卒那样有事上战场无事忙操练,一个人呆坐在后寨门那里还不会有什么人管他。

再说陆仁的芯片里有得是电影电视mtv外加a片,没什么事坐在那里激活了芯片自己偷着乐,稀里糊涂的一天也就这么过去了,到是他在旁人眼中总是莫名其妙的会发上几声傻笑就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一来二去的那些个常见到陆仁的曹兵暗中都说陆仁是个“怪人”。不过话又说回来,偶尔陆仁不想看影片,也会摸出长笛吹奏上几曲自愉自乐。

按说曹操打出的是“为父报仇”的幌子,一般情况下军中是禁止曲乐的,不过陆仁没那么笨,选出来吹奏习练的曲子都是些比较柔和抒情,能让人心情平静下来的,像《小白杨》、《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些,并不是如《少年行》那么欢快的曲乐,也算是和这个规定打了个擦边球。曹操有两次巡营时听见了陆仁的笛乐,出于对音乐的喜爱也就睁只眼闭只眼的,只是在暗中让郭嘉警告陆仁别吹什么欢快的曲子罢了。就这样每每在黄昏时分,曹兵们都用完小食回帐休息的时候,陆仁吹奏出的柔和曲乐也会给这些身在军旅之中生活枯燥乏味的曹兵们稍稍的调剂一下生活。

这一日陆仁用完大食,又跑到后寨寨门那里找了一处阴凉处坐下,望着来西面来路发呆。呆着无聊激活芯片选了部搞笑片看,看到一半的时候陆仁忽然听见远处有急促的马蹄声传来,急忙关闭芯片凝神寻声望去,过不多时陆仁便看见数名周身上下风尘仆仆、满身血痕的曹兵纵马直入营中。见到这几名曹兵,陆仁微笑着摇了摇头站起身来,心中暗道:“终于等到了……该来的总是要来的。行了,回帐篷收拾行李去吧,虽说也没什么可收拾的。”

——————

郭嘉的军帐。

“义浩,臭小子!你快点……嗯?你在干嘛?”郭嘉一边呼唤着陆仁一边步入军帐,却发现陆仁正在帐中收捡郭嘉的书简:“喂,臭小子,你这是?”

陆仁把郭嘉的书简用布包好绑实,漫不经心的回应道:“我这段时间天天去后寨那里一坐就是一天,别人不知道我是在干什么,你老郭会不知道?衮州的求救信使今天到了,我先帮你把这些书简包好,省得……”

说到这里陆仁微微摇头,自顾自的笑了笑。各位可别以为陆仁傻,说什么历史上杨修的“鸡肋”之死就有先收拾行囊的起因,陆仁现在这样不是在找死吗?别忘了陆仁是书吏,平时帮郭嘉收捡书简是他份内的事,不会有人怀疑什么。再者陆仁除了郭嘉之外也不会对其他的人说,不然那就是真的在找死了。

郭嘉怀抱起双手。皱眉眯眼地走到陆仁身边。有如初识陆仁一般上上下下地打晾了一通。最后伸指指点着陆仁道:“你小子。可真有你地!张邈与主公本是至亲之友。主公都曾经对家人说出过‘我若不还。往依孟卓(张邈字孟卓)’这样地话。彼此亲近可见一斑。你又是怎么料定张邈会听从陈宫地建议背谋主公地?”

陆仁收拾书简地手停了一下。接着便摇头道:“我也说不清楚。只是一种感觉罢了。”

郭嘉狐疑地望着陆仁道:“真地?”

陆仁大点其头:“真地——!”不管陆仁之前是怎么忽悠郭嘉。这会儿陆仁还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必竟陆仁是靠着现成地资料。属于典型地只知道结果却不知道原因。再加上郭嘉问得这么突然。陆仁也没时间去查阅相关资料。此外还有很重要地一点。那就是陆仁明白言多必失这个道理。所以选择了能不开口就尽量不开口。反正陆仁地想法就是混来个两、三年地平安生活。等雪莉那边积蓄够了能源把自己接回去就万事ok。

郭嘉可能是看出陆仁真地说不出什么来也就作了罢。想了想自袖中摸出一卷竹简递给陆仁道:“行了行了别收拾了。收好这个。”

陆仁接过来问道:“这是什么啊?”

“主公发还给徐州的退兵文书,你马上送到徐州城里去。”

陆仁楞住:“退兵文书?那意思是要我当信使?”

“废话!你是书吏,这事当然你来干。再说你在徐州住过几个月,对徐州城里的环境比较熟,办起事来自然要方便一些。”

陆仁望了望手中的书简,撇撇嘴

卷 一 第二十二回 无心中招>>(第1/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