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琅琊,二为襄阳,三为柴桑……”
却说陆仁向糜竺说出了这三块地头,糜竺望着陆仁向他竖起的三根手指头,疑惑不解的问道:“义浩,你提及的三处的确都有我糜氏产业,可是自黄巾之乱以来,徐州与襄阳、柴桑两地的商路便因祸乱而阻绝多时。即便是时至今日,往襄阳之路尚有张绣在宛城为贼,往柴桑之路有袁公路于两淮为寇,道犹不得通。至于琅琊……”
陆仁笑着摆了摆手打断糜竺的话道:“你是不是想说琅琊虽毗邻徐州路程不远,但依山邻海土地贫脊,非治业之所?糜兄啊,其实正是因为前往襄阳、柴桑两地的陆路不通,我才会将琅琊列在三地之首。糜兄,我且先问你一句,你是不是在琅琊有船千余丈并船坊数间?”(注1)
糜竺点头道:“的确如此。那是往日我糜氏常往北平、乐浪,甚至是远赴三韩之地,商贩些珍奇之物回徐贩卖……”
“等会儿等会儿!糜兄刚才你说哪儿?三、三韩?”陆仁的耳朵嗡的一痛。他之前虽说知道糜氏有些近海贸易的能力,却没想到糜氏在这个时代就已经能跑去朝鲜半岛,惊呀之下说出来的话就有些偏离的本题:“三韩!?别的我可能不怎么清楚,不过我知道三韩那里出产的人参真的很不错!”
“义浩果然见多识广!三韩之地出产的人参确为参中佳品。竺府中就还珍藏着二十余株百年上品……”说着糜竺上下打晾了陆仁一番,摇头微笑道:“义浩,我觉得你身体不甚强健,不如竺回府之后就挑几株出来转送于你,让你补一补身体如何?”话说到这里时糜竺望向陆仁的目光可就有那么点怪,而且带着点别样的意味在里面。
陆仁一望见糜竺那异样的目光,马上就明白了糜竺目光中的含意,额头上当场见汗,心说怎么这些人还个个都当自己真的是那种纵欲无度的风流浪子了?事实上陆仁自穿越之后因为这样与那样的诸多因素,在xxoo这种事上除了婉儿之外还真没碰过几个女人,和郭嘉喝酒鬼混的次数用两只手的手指头就能算清楚。就连已经定下了婚事的蔡琰,陆仁也因为谨守着与蔡琰之间的约定,再加上怜悯蔡琰之故,到现在陆仁都还没碰过绝美的蔡琰一下。很多的时候陆仁实在是忍不住了都是自个儿解决的……
“郁闷!非常之郁闷!就我这种情况还老被人以为我怎么怎么风流!!我承认我很想种马加后宫,再来个屋内红旗不倒屋外彩旗飘飘,可问题是我搞过谁了我?冤!我真是比窦娥还冤上几分了……喂喂喂,想什么呢?谈正事谈正事!!”
赶紧猛甩了几下头,把脑子里这些乱七八糟且不着边际的杂念甩去了一边,干笑着向糜竺连连摆手道:“不必不必,我的身体可没糜兄你想得那么差劲……哎,我们刚才说到哪里了?”
糜竺对陆仁的举止有些哭笑不得,亦干咳了两声之后把话转回正题:“义浩方才是提到我糜氏在琅琊的船只与船坊。不过义浩,你真提及此事的话我也不瞒你什么,其实自黄巾之乱时起,天下间祸乱不断,而冀、幽之地虽富,却是黄巾贼寇祸乱最盛之地,我糜氏水运亦受到波及,早已无甚商利可图。记得那还是在我应陶恭祖之辟出仕为徐州别驾之前,我便已命族人不再水运商贩,那些水运商船因此就再没有离开过码头了。虽说当时我有命族人时时养护舟船,但毕竟这么多年下来,到现在能用的船还有几只我自己心里都没底。”
陆仁道:“没关系,只要船坊没有彻底荒废,当初的制船工匠还在就可以了。造船的确会很费时费力,但修船却是另一回事嘛!”
糜竺道:“义浩,修复旧船固然不是难事,可是你要我修复这些舟船又是何意?若是想再复旧日商路的话,冀、幽那边……”
陆仁笑道:“糜兄,你怎么就认定了往北呢?你有这么好的水运条件,又为什么不试着沿海而南下?我看糜兄你是当局者迷,而我却是旁观者清罢。且容我再说几句废话,琅琊在许多人的眼中可能只是块贫脊之地,但对你糜氏来说却绝对不能这样看,而是要把琅琊视为一块风水宝地。
“首先琅琊地近青、徐,你糜氏子弟要迁去琅琊的话只不过是数日之程,而眼下的徐州你糜氏又有些立足为艰,不如待吕布破败之后马上就将原处徐州的子弟迁居至琅琊,不要去和陈氏这种在徐州家世久远的世家作些并无益处的争锋之斗。最重要的是在琅琊那里你糜氏尚有些基业为立足之本,陈氏他们却没有,你们若去了琅琊,陈氏不但不会和你们争琅琊,反而还会高兴你们糜氏放弃了徐州这块富庶之地,这样的话两家之间的世代争斗或许还会因此而化解,而糜氏就有了可以安心发展的空间。
“在我眼中你糜氏若想重振家业,就不能再在陆上和人争,而是要靠海运。你糜氏以商利而兴家,到你这一代好不容易才转入仕途,只是时局不定,你的仕途亦不稳健,家业也破败了不少。既然如此,你就应该想想如何先把家业重振起来,家大业大自然势大,势大则无人敢欺,这才是兴家正理。而传统的农耕之利颇耗时日,在田地人丁上你又远远比不上陈氏,想兴家的话哪里能及商利之速?况且你本为商家,应该扬长避短求取急利方为上策。”
糜竺不是笨人,被陆仁的这句话一说,再联想了一下陆仁刚才说出的三块地头,马上就稍稍恍然的道:“义浩你是要我弃北而向南,舟船商队沿海岸南下,再由长江口经秣陵而至柴桑?”
陆仁点头道:“就是这样。这样的话我想可以完全避开陆路上盘据在两淮一带的袁公路的侵拢与一众贼寇,而糜兄你说你的舟船能远赴至三韩商贩,那沿海岸南下再转入江口直抵柴桑对你糜氏来说绝不是难事。还有,舟船所能运载的货物远胜陆路牛马车辆且人不大劳,一趟之利只怕能抵得上陆路商贩的数倍……”
糜竺闻言低头思索了片刻,轻轻颌首道:“不错,以我糜氏舟船之能,完全能做到如此程度。只是……”
说着糜竺便低下了头去,人陷入了
卷 一 第一百五十六回 另起炉灶>>(第1/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