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二 第十三回 旧况新态

2017-08-29 作者: 水瓶座·杰
卷 二 第十三回 旧况新态

荆州,自刘表为牧以来,十几二十年间几乎一点像样战事都没有,似乎已经是汉末‘乱’世中最后的一片净土。而襄阳城作为刘表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在洛阳、长安、邺这几个大城市先后遭‘乱’世战火的破坏之后,实际上可能已经成为了当时人口最多,同时也是经济与文化最为繁华的城市之一。

陆仁已经在荆州住了有大半年,所暂居的小村离襄阳也不是很远,所以有事没事的时候也会来襄阳城里逛逛。而每次进入到襄阳城中,陆仁也总是会没来由的暗自感慨上一番,心说在汉末‘乱’世的这一时期,可能也只有在襄阳城中才能感受到几分人口众多,到处都热热闹闹的气氛。

别提新都许昌。历史上原本的许昌是什么样陆仁是不清楚,但现在的许昌基本上可以说是陆仁一手筹建出来的,绝大部份的情况陆仁知根知底。早先因为陆仁这个异数人物的出现,现在的许昌与曹‘操’的其他属领在人口基数与钱粮税收方面是会比原本的历史强出不少,但总的来说却还多不到哪里去,诂计着了不起也就是人口基数追加了百分之三十,粮食产量翻了一倍多些。

实际上曹‘操’在有陆仁出现的官渡之战中为了对抗强大的袁绍,对其属领几乎是来了个全民动员,到后来陆仁第二次奉命押粮上前线的时候,手上运送粮草的队伍绝大部份都是些老幼‘妇’孺。事后陆仁有仔细回想过这些事,得出的结论是曹‘操’面对袁绍这样强大的对手,无论手头上兵多兵少都会是全力而为,因为对曹‘操’而言他根本就没有余力可留。而一场官渡之战打完,曹‘操’即便是钱粮无忧,在兵员与总体的疲劳程度上仍然必须得回军休养。举个简单点的例子,假如说历史上的官渡之战好比是曹‘操’三个人去打袁绍的十个人,那有陆仁出现的官渡之战,曹‘操’充其量也就是五个人去打袁绍的十个人。三个人也好,五个人也罢,打完了都是一样的累得够呛。

再说得简单直白一点,陆仁在曹营里总共也就是‘混’了七年,而这七年中真正掌权做事的时日满打满算最多不过三年。没错,正确的农业技术是能让曹‘操’属领内的粮食产量较大幅度的上升,可粮食这玩意儿是一年一熟,一个人要从孩童长大***却得要多少年?陆仁是在建安二年设立了抚养孤幼的抚幼义舍,可现时点的官渡之战却是在建安五年末、六年初,这三、四年中就算曹‘操’采纳了陆仁的作法,大力推广义舍以增加境内人口,又能有多少长大***,能派得上用场的成年青壮?反正根据陆仁在逃离曹营前最后一次查检户籍的结果,除去民心未稳还派不上用场的徐州之外,曹‘操’当时属领内的总人口应该不会超过一百万,与袁绍‘交’锋时能调集出来前往官渡的兵力真多不到哪里去。

(Ps一下,以上两段也算是解释一下瓶子写到这里时,为什么时局会有些回到历史原点的意思。反正在瓶子看来,以陆仁在曹营里‘混’日子时的心态与实际掌权做事的时间,他当时能让曹‘操’境内的粮食产量上升到某个程度其实已到做到了他的极限,更何况老陆当官还总是升升降降的不得安稳?而且粮食产量固然是能提高,但以当时的大时局,在人口基数已经不怎么样的情况下,吸纳流动人口与旧有人口的成长,这两方面加起来所增加的人口也是多不到哪里去的。按瓶子的推算,陆仁能让当时曹‘操’属领内的人口上升百分之三十其实已经是很YY的了。各位也别忘了,曹‘操’在当时只要有钱粮的支持,那就是一打起仗来就没完没了的,打没了多少人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一百万,搁现代的话可能也就是一个中型城市的人口数量,可是在汉末时期哪个城市能够达到这个数字的话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而且还要算上其周边地区。洛阳、长安、邺本来是这种城市,但是到现在这个时间段,可能就只有襄阳有这种水平了。此刻陆仁正领着一众家人走在襄阳城内的街头,望着往来熙熙攘攘的人群再一次的慨然轻叹,心中暗道:“真的是个好地方,难怪曹刘孙三家都对荆襄垂涎三尺。哎,我那个时代的那首歌里是怎么唱的来着?哦……曹‘操’不罗嗦,一心要夺荆州,用‘阴’谋、阳谋、明说、暗偷的‘摸’……”

正胡思‘乱’想间,身边的陆兰忽然轻轻的扯了扯陆仁的衣袖。当陆仁扭过头来时,陆兰有些不好意思的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小摊位,眼神中也充满了渴求之意。陆仁望了一眼便哑然心道:“面、面人?怎么在汉代就有了这玩意吗?我好歹也在汉末‘混’了十年了,还真是头一次看见这玩意!还真别说,真是怀念这小时候‘挺’感兴趣的东西啊。哦错了,我记得我小时候玩的是橡皮泥……”

一念至此陆仁却也来了些兴致,去到摊位那里买了三个面人回来递给了陆兰。望见陆兰那开心的模样,陆仁忍不住伸指点了一下陆兰的额头,笑道:“你这丫头,还真是个小孩子。”

陆兰又不好意思的嘟了嘟小嘴,一转身钻回车上找蔡琰、貂婵玩面人去了。陆仁这时怀抱起了双臂,双眉微皱的环视了这热闹的街市一圈,心中暗道:“也不知道现在这种热闹的景象还能维持多久。若按原有的历史,曹‘操’是在建安十三年秋奇兵南下,到十三年年末被周瑜的一把火给烧回北方。可是现在嘛……去年年末的时候,我派出的探子回报说袁绍在官渡败逃的时候因为背心中了张辽一箭,一直在榻上养伤不能领兵出战,所以面对曹‘操’在七年‘春’发动的攻势,勒令麾下各部坚壁清野死守城池,同时以游部侵扰曹‘操’的后勤运输线。而曹‘操’因为是越河进击,碰上了袁绍的坚壁清野,军需供应常常会跟继不上,兵过黎阳没多少路就不得不退回了许昌……据说这是沮授的主意?记得我在官渡之战时还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事,现在想起来就是少了沮授被曹‘操’给咔嚓掉这一个小节。如果袁绍还没死,加上沮授与田丰这两个人还在,

卷 二 第十三回 旧况新态>>(第1/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