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寻找驻地

2017-11-14 作者: 红尘红尘
第2章 寻找驻地

据中年大汉所描述,现在的天下大势趋向,乃是诸侯割据,王室衰微,以往的尊王礼仪崩坏。

各地诸侯国实力强大,不再听从王室的号令,擅自改篡地方的政法军治,和以往的法制产生了极大的悖论,而王室势微,只能任他们背逆王室法制,各自变法治国。

各诸侯间最先变法图强的,乃是篡窃大晋国的属臣魏国,原本只是普通实力的魏国,经魏文侯的改度制法,魏国在短时间内迅速的崛起,成为当世天下最强大的霸主诸侯国,一度令的其余诸侯臣服。

其余诸侯见此,纷纷效仿文候的手段,对本国进行空前的大改大变,以图强国。

各诸侯间因为各种利益的纠纷,各自之间攻伐兼并,为国民百姓带来了极重的负担,许多的百姓食不果腹,却还要为国家背上沉重的赋税劳役,用以支持国家的战争资耗。

现在想要过上安居乐业的农耕生活,简直就是最大的奢求,百姓皆是在战争的笼罩下苟延残喘,无数人逃离本国,流离失所的在难途中饿死,只为寻找一处没有战争烽火的安定之地。

现在杨诚所处的国家,乃是七雄之一,比起那些夹杂在大诸侯国之间飘摇不定的小国家,要显得安定许多,最起码在没有很大的战争到来前,无需担心一时的安危。

两人走了约有大半个时辰,进入一处小村落的里面,拐了几处小道后终于是到家了。

大汉的家里坐落在村落的一处角落,是个幽静而简陋的农家小院,院墙以石块浇筑黄泥堆砌而成,院内栽秧着许多瓜果青菜。

两人刚进入院内,从其中的一个土坯屋内走出一个中年妇人,中年妇人迎面朝着杨诚两人而来。

观此妇人肤色蜡黄,面容淑慧随和,身着粗纤所织的白色深衣,见夫君带回一个衣着怪异的锦衣青年,脸上有些不解。

“夫君”,你可回来啦?这位公子是何方贵客?妇人问到。

“嗯”,这位公子是我在耕地里遇见的,他身体有碍昏迷在耕地上,现在醒了又不认识回家的路,我便做主将他带了回来,夫人该不会有意见吧?

大汉将杨诚的来历说清,又用不可质疑的眼光扫了眼那妇人,他的意思十分明显,接着又爽朗的看向杨诚。

“杨公子见笑了”,这是老哥的贱内,平日里持家务活,我们无需理会她,先进来用饭吧。

妇人见此,连忙歉意的笑道,“让杨公子见笑了”,你们快里面请,妾身早就备好饭菜了,我再去给你们炒个下酒菜。

妇人贤惠的说完,又匆忙的走向院内的另一处低矮土房而去,看来她是去灶房再炒几个小菜,用来招待突然到来的客人。

杨诚见此,连忙对着妇人的背影客气的说到,“有劳婶子了”!

进入屋内,这是一间简陋的土房,正中放着一桌四凳,靠窗边是个睡息的土炕,房子的四周则是一应简易的生活用具。

陈旧的四方桌上摆着两碗素菜,竟是萝卜干清煮,白菜混着不知名的野花煸炒,再有就是旁边大碗里装着的白米饭了。

杨诚见大汉家里的菜食如此清淡,竟然连一道稍带荤腥的菜样也没有,不禁感叹在战乱中的百姓生活疾苦贫素,默默替他们感到悲哀。

自己以前老是抱怨生活艰难困苦,但眼前的一幕和自己在现代的生活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自己虽然经常以泡面充饥,但主要还是去外面叫外卖来吃,好歹讲究个营养搭配,外卖中怎么也有一两个肉荤菜。

依杨诚对战国历史的了解,恐怕眼前的饭菜算是不错了,还不知有多少贫苦百姓,连个粗粮窝头都没得啃,饿死在路边的难民都有不少,更何况眼前的素菜米饭?

“杨公子请坐”,鄙舍贫寒不堪,未有佳肴招待,还望杨公子不要见笑,但米饭酒水定然可以管够,望杨公子能敞怀饱饮。

“老哥客气了”,此刻能有两碗米饭和酒水下肚,小子就心满意足,哪来那些个骄奢淫逸的讲究?

“哈哈哈”,没想到公子还是个随俗之人,没有哪些个公子哥的娇贵脾性,真是令老哥侧目而视。

“公子且等上片刻”,待贱内拾叨好两个肉菜,我们再举杯畅饮。

大汉说完,转身走向前方的土炕,一阵寻思后,从中抱来两坛密封的水酒,杨诚也不知那坛子里的究竟是什么酒,但心下颇为期待的想尝尝异界他乡的酒是何滋味。

大汉将酒放在桌上,利落的揭开酒坛子的封口,顿时一阵陈酿的酒香扑鼻而来,让人闻之酒兴大发,忍不住就想品尝一番。

“嘿嘿”,这是老哥自家酿造的粗粮酒,平日里无客来访便只喝茶水,这两坛酒在炕底存放了数年之久,今日便拿来招待公子。

大汉一边兴致勃勃的介绍酒的来历,一边拿起旁边的两只陶碗,将坛子的酒倒满两个陶碗。

杨诚闻言,顿时对大汉产生了更好的印象,他觉得古时候的农民就是淳朴,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带回家里吃饭,同时把自己都舍不得吃喝的美酒和肉食,拿来招待客人,这样的人在现代社会不能说绝迹,但绝对是像大熊猫一样稀少。

“多谢老哥盛情款待”!杨诚真挚的作揖躬身道谢,否则他心里实在受之有愧。

“哎”!公子无需如此,你我萍水相逢就是有缘,区区小事你又何必如此记怀?大汉一边说着,一边又连忙上前将杨诚扶起。

“来”我们共饮此酒!

“老哥请”!

两人举杯轻碰,然后仰头将碗里的酒喝了一半。

陈酒下肚,一股清烈而甘甜的酒味传入喉头,说不得的畅快过瘾,喝完之后该唇齿余香。

“好酒”!杨诚赞叹道,这酒确实不错,挺合他的口味。

“来来来”,我们边吃边聊,大汗爽朗的说到,伸手点向两盘素菜,请作为客人的杨诚先动筷。

两人一边吃喝,一边闲聊好不惬意。

闲聊中得知,大汉唯一的一个独子年仅十七,在几个月前被前来征丁的官军,一番威逼利诱的带去军队里了,然后留下几块“布币”当做两老的赡养费用。

大汉只能无奈看着那些军兵,带着自己年幼的小儿扬尘而去,大汉两口子身心悲切,默默的祈祷他能够安然而归,和两人重聚。

两人吃喝不久,只见那妇人端着两盘菜走来,妇人将菜肴放在桌上,然后又各种为三人盛饭。

“公子”,请慢用,这是夫君从山里狩猎而来的山鸡和野兔风肉,望公子不要嫌弃妾身手艺粗劣。

妇人含笑说到,素手指着端来的两盘菜食,神色自若的介绍着。

看向她所说两盘菜,只见两盘色泽发亮,有几样青绛色辅料混着金黄的肉块煸炒而成的小菜,还有浓郁的肉香飘荡而来,看起来颇振食欲,令人不禁食指大动。

“多谢叔婶费心款待”,小子有此口福尝此珍味,已然是感激不尽,又岂敢嫌弃您的手艺?

杨诚说完,当既动筷夹起一块兔肉放入口中,兔肉入口爽嫩香甜,舌尖上传来一阵令人难忘的美味,恨不得连舌头都一起吞下去。

这兔肉美味无穷,乃是杨诚此生吃过的最美味的佳肴,他实在没有想到两千多年前的古人,竟然能够做出如此的人间美味。

吃了一块兔肉,美味佳肴勾起了杨诚的食欲,他一块又一块夹进碗里里,合着米饭狼吞虎咽的吃了好几碗饭,这才罢休。

吃饱饭后,杨诚又与大汉对饮粗粮酿造的陈酒,两人谈笑风生,而妇人则是恬静的端坐于一旁倾听,或少许的插上几句话,几人吃喝闲聊间,每每聊至兴起时,几人皆是开怀大笑不止。

席间,大汉夫妻两人曾问起过,杨诚的来历和今后的去处,杨诚则是说自己乃是某山林中隐世高人的弟子,此番学成出师,刚好途径此地,然后因为长久奔波的路途,竟是困顿的昏迷于此地。

至于今后的去处他还没决定,大汉便仗义的让他暂且在他家里安顿下来,反正他家里有闲置的屋子,日后只需帮衬他做些轻松的农活,便管够他每日的饭食。

杨诚见大汉如此的仗义相助,而又不求任何回报,顿时心里感到浓浓的暖意袭来,不禁对大汉的善举肃然起敬,由衷的赞叹大汉的为人品性。

酒过三巡,两人终于是吃饱喝足,妇人则是利落的收拾碗筷,大汉带着杨诚来到了一间光线敞亮的屋内,亲自为他铺好被褥后告辞而去,并叮嘱杨诚今日需好好的养精蓄锐,切不可在劳累费神。

杨诚谢过大汉,然后将木门带上,就独自坐在炕上发呆,想着他今后的去处。

思索了不多时,只见杨诚突地的往自己口袋里一阵摸索,随即他从身上掏出来一包“大前门”香烟,和一个手机,以及几十块现金和一个游戏里的实体“百宝囊”U盾,这些物品皆是从他的现代世界带来的。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