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糯米粉没有筋性,所以他也不需要大力揉。
深绿得发灰的浓香汁液一入,白腻腻的粉团就徐徐变色,宛如山间绿野般的青嫩苔藓,夹杂阵阵草本植物的气息。
虽然绿色已经逐渐被现代人嫌弃,甚至带有某种不寻常的意味。
但这股艾草汁液的浓香混合糯米面自然的米香,依然能征服得了绝大部分的群众。
郑芝往李丹彤的豆沙馅撩了点品尝,浓浓沙沙的口感相对来说还算细腻,可见李丹彤也不只是会捶人家胸口这门绝技。
但跟它浮夸的外表一样,甜腻腻的...
可以想象,李丹彤往里面加了多少的糖跟猪油。
为了让艾草的香味不被浓甜的红豆沙给掩盖干净,郑芝又给艾草面团加了点绵白糖,实现糖分之间的平衡,而且在艾草浓烈气味干扰下,倒不至于显得甜的发齁。
绝对是甜品控的最爱。
按照30克青团皮,10克馅的绝妙比例,不锈钢的长形面盆上很快齐齐安放着一个个肥肥圆圆的青绿色丸子。
与其他外表光亮,体色浑然的青团不同,郑芝做的团子表面有更多的艾草脉络,细细的青线纵横交错的交织着,一眼扫去有股凌乱的异样美感。
数了数,这几斤的糯米面配上艾草汁液大概只做了八十来个,九十个不到。
红豆沙馅料也是刚好用完,毕竟他拿得不是很多。
调好温度,一整盆的面胚就被郑芝端进蒸汽一体箱内,接受着水蒸气无孔不入的改变。
“黑炭包卖完了?”清洗完器具,闲来无事的他徐徐走出店铺,对着挥舞着刀具,凭空不知道在砍些什么的东西的学徒道。
“还剩一条,而且价格可能太贵,今天的人明显少了很多。”兼职收银的智君如实禀告着。
除去早上的十条,不到中午的时间居然还买了这么多。
这倒是让他有些意外。
300RMB200克,换做一个壮汉也就三四口的样子,如果同行知道,这些人肯定都会骂他这脑子有毛病,想钱想疯了。
现实是,却依旧卖出如此之多。
郑芝忽然觉得,这开店前几个星期空空无也的生活也不是不能接受。
至少为现在的人气奠定了基础,他语文也不是很好,但古人常说的苦尽甘来也可能就是这个意思吧。
“好香的香草味...”智君突然闭上眼镜,小巧的鼻子往碎布帘的方向嗅去。
郑芝努努嘴,其实他做青团除了怀念传统节日,更多的就是做给这附近的老街的阿公阿婆们的。
反正青团保存期还是不错的,区别也就在于口感,新鲜软糯跟隔夜扎实之间。
上炉蒸会又是变得软糯可口了。
拿来干布,他便慢慢从热气腾腾的蒸炉内端出整盘的油光可鉴,深绿俏生的青团子。
来自华夏传统文化散出的香气很快呈颠覆性的力量掩盖了整屋子的麦香。
让入门的顾客纷纷往柜台盼了过来。
“小芝,你这怎么是做起青团了啊。”王老汉朝他颔首,困惑道。
他刚刚带完孙子,就急忙忙的搭车过来就为了几块南瓜奶香方包,结果竹架子上空空如也,却看见郑老板在做青团?
“符合节气,你要来几块吗,新鲜出炉的。”郑芝拿来小巧的金属铲刀,作伺而动。
旁边贪吃的学徒倒是在偷偷吞咽着喉咙,恨不得立马抓起青色的团子,往嘴巴塞得满满的一大口。
“诶也行,给我四五..不,一二三..给我装多两大袋子。”
原本只想买来几个尝尝鲜,但一看这团子怎绿得如此可爱,亮滑亮滑的,恰好这几天也快迎上清明,就不打算自己做了。
给老者直接刮了二十个,不锈钢盆面上顿时少了大半,看得学徒好生心痛。
因为材料不是很贵,郑芝本身也不是以赚钱为目的,所以只要老汉付了些许零钱,用他的话来讲,比菜市场的便宜份量还重。
粉团与粉团之间没有隔开,所以都是相互粘黏着。
他铲下两块,便示意眼含渴望的学徒品嚐。
青绿莹亮,仿佛刷了层油脂般的团子巴掌堪堪捂住,跟平常的鸭蛋体积相差不大。
咬下去首先是艾草纤维脉络间的脆韧感,咀嚼而散发出的浓烈草本清香,糯米皮极为清甜甘口,但是并不特别稀软,跟汤圆之类的相比口感偏绵实。
有点像是挤压过后的棉花糖。
内投滚烫的豆沙馅沙沙发甜,豆香扑鼻。
份量倒是挺少,不过正好突出艾草糯米团子的核心地位。
郑芝还在小口小口的品味着,那边的学徒就三两口将团子吞入小肚子,意犹未尽盼着亮闪闪的目光朝他望来。
“随便吃,反正都是要卖完的。”阔气的店长毫不在乎的说说,之后悠闲的坐在藤椅等上,泡开了壶龙井绿茶。
“呜呜,好吃...!!”
感受着舌尖上层次有致的软弹香甜,智君很快沉溺其中,再次无法自拔。
这带有奇特香气的青团她也不是没有吃过,只是在噗通市上大学,只有空闲时期也才会品尝得到。
况且这是...他亲手做的,跟外头那些妖艳贱货,截,然,不,同。
“我能买些带走吗?”
囫囵吞下几大口,嘟囔着两脸颊‘泡泡’口齿不清的学徒朝眼前抿着香茶的郑芝说道。
肥水不流外人田。
这等饱含了爱心心血的东西自然不能全部卖给别人。
她决定每天临睡前都要吃上几块快才上床。
想想还冒着热气的青团吞入肚子给她空寂冰冷带来的温暖,啧啧,好生兴奋。
店主点点头表示默认。
学徒立刻铲了七八个,用白色塑料袋打包好。
“青团?顺便给我来几块。”
“一块黑炭包。”
在青团的强力助攻下,黑炭包很快被罗门客引来的网友们销售一空。
价格高昂,无人问津就是个笑话。
“22530...”
这就是麦屋一天的营业额,算上其他杂七杂八,纯利润也有2万多。
当然,这只是黑炭包单品的销售额,如果郑芝不偷懒,业绩还能翻上一番,侧面反应了烘焙行业的暴利丝毫不输于大酒楼的餐饮生意,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