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老头的故事

2018-04-16 作者: 虚伪的贵族
步老头的故事

关于步老头,之前就有提到过他多才多艺,是村子里的红人,今天咱们就来说道说道。

在步戏还没出生的那个年代,农村里大多都是种地的,打工的人都不多,人们对于改变这个词感到十分恐慌,他们更想安于现状,老守田园,而步老头却不一样,他总是想着要多学一点东西……

早先的时候,步老头在种地的同时,又在村子里开了个商店,大概有一间报亭那么大,货也不多,但在那会儿已经不少了,关于那间商店的照片,现在都还能找到。

在做买卖方面,据步戏猜测,后来小步同志做生意是受到了步老头的一定影响,而步老头则是因为他的母亲。

很早以前步戏的太奶就在集市上卖些零散的小东西了,都是一些农村里经常用到的东西,没有什么特定的种类,就是根据手头的东西,在干完农活后制作出来,等到有集市后拿出去卖。

从这个角度来说,步戏家也算是经商世家了。

……

而除了种地、开商店这两个主业外,步老头那时还兼任着村子里的首席媒人,可以说基本村子里有人结婚,多多少少他都有份。

要不然后来小步同志怎么一心出去呢,每次步老头参加别人的婚礼,都带着小步同志,接触的人多了,心也就安分不下来了,不过那会儿谁都没意识到而已。

要说后果,最直观的可不是什么安分不安分,而是小步同志的牙因为经常吃糖从小就不太好(?ω?)。

咳咳,先不提牙的事,就说步老头。

就这三样怎么能算多才多艺?当时的步老头兼职可不少。

先说车,不管是轿车、农用车、拖拉机还是摩托车、自行车,又或者毛驴车、马车,人家样样都会。

直到步戏上高中时,步老头还和小步同志说:你说我考个驾照,开开这捷达怎么样?

!!!

要不然怎么说人家心大呢,多大岁数了还开车,当时小步同志脸都黑了,开什么车开车,不行。

说是不行,但是步老头可没死心,趁小步同志不在,找到工人小王,说让他试试,如果开的好,说不定也能考上。

小王年纪不大,心里想着看热闹,说:那大爷你试试,我在副驾驶帮你看着。

嚯,这么一来,老步头就上车了。

松手刹,离合刹车都挺熟练,就是右手莫名的在扶手箱(俗称手扣子)上虚抓了几下。

小王一脸懵逼的问:大爷你这干啥呢?

步老头还挺奇怪,我这不是找挡呢么。

说着,他低下头去找挡去了,这一低头转移注意力,加上车停在一个小坡上,眼见着车就往后倒了。

因为是小步同志的场地,后面一两百米都没东西,所以小王也没紧张,就是笑的够呛。

后来和其他人提起来,还说步老头的确是不能开车了。

那个时候他的眼睛就不怎么好了。

……

除了驾驶农村各种常见的车,步老头还会干一些精细活。

可能是因为性子比较慢的原因,他干活的速度不快,却很精细,都说慢工出细活,放在他身上是再恰当不过的。

像给人敲猪(阉割),这如果弄不好,小猪也就凉了,而步老头却从没失手过。

一年多以前因为老两口身上都有病(爷爷眼睛不太好,奶奶糖尿病),在小步同志那又全是工人,没个说话的,场地出去四十多公里才是街里,所以老两口兜兜转转又回了老家。

老步头今年还凭着敲猪的本事,冬天吃了几家杀猪菜呢。

又或者磨刀,放农村也不是谁都可以把刀磨好的,但步老头却很熟练,就是慢了点,一把刀磨完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

还有灌血肠,至少在北方农村,猪血肠属于常见的美食,步老头不仅血肠灌的好,做出来好吃,他洗肠子也洗的干净,三五遍下来,别人家的杀猪菜都出锅了,他还在清洗。

为了这个慢,老两口没少干仗,步戏的奶奶本身就是个急性子,步老头又磨蹭了点,吵起来基本属于日常。

……

后来小步同志学兽医的时候,步老头也跟着学,想小步同志请教,那会儿村子里谁家带毛的有个病有个灾的,都去找他们。

因为这个技术,几年后不管是小步同志经营牛羊,还是步老头接手那些牲口,都没请过兽医,自己看完,去兽医所买点药就行了。

从步戏出生这些年,第一阶段步老头种地,开商店,在老家挣一口饭吃。

第二阶段大约是步戏上学前班和小学时,步老头离开家乡,去另外一支步家(前文有写)所在的镇子附近,包了几百亩地。

前前后后许多年,有赚有赔,赚的时候,县长丫头结婚,步老头随了一万,那会儿大约是零一年左右吧。

赔的时候,连续三年,种什么什么价格低,甚至是卖不出去,加上买的一些农用机械,三年后差不多就都赔出去了。

接手小步同志的牛羊差不多就是这个时候,小步同志决心不再搞农牧民这套了,现买的话价格又低,便把牛羊给了步老头。

第三阶段是步戏初中的时候,步戏跟着奶奶,步老头则是做些小买卖,这一阶段没过多久,小步同志便在这边的镇子买了套房子。

第四阶段时,步戏的奶奶就全职照顾孙子了,而步老头则是被叫去帮儿子的忙,和小王说要开车也是在这个时候。

直到步戏高中毕业后,才开始下一阶段。

大学期间,因为步戏走出了内蒙,奶奶自然也不用照顾孙子了,于是在儿子丫头家开始游走。

因为小步同志那里的条件太闷,太孤,时间长了,老两口就待不下去了,又在女儿那住了一段时间。

可是毕竟不太方便,于是兜兜转转,老两口外出近二十年,最终又回到了家乡。

恰好赶上了十个全覆盖的工程,老两口的户口没动,自然算是村子里的人,于是向村子申请了一个幸福大院的名额。

自来水,卫星电视(大锅改小锅了),五十来平的房子带个小院,小步同志又置办了家具家电,最主要的是,院子里都是和他们同龄的人,虽然十几年不见,但都还熟悉。

步老头还当上了幸福大院的院长,工资好像是每年300块,可能发可能不发,不发的话会给他报一两百块钱的电话费,其他福利就都差不多了。

院长的话,要给人磨个刀,开开锁,管理幸福大院的活动室,谁家有个纠纷也要去劝劝,但他年轻时就是这么个性格,倒也愿意。

听说去年还有人鼓动他竞选村长,不少人都说要选他,不过因为眼睛确实不好,被家人劝住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