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那个赶毛驴车的人,一直用围巾捂着嘴巴和鼻子,只露出一双眼睛,但赵六姑一直觉得他特别的眼熟,尤其是他那双眼睛,目光特别的深邃,仿佛能轻易的看穿一切。直到毛驴车来到了刘家镇的北山梁上,赵六姑他们从车上下来之后,眼睁睁的看着这个毛驴车一转弯,走进了树林深处,消失不见了,赵六姑才猛的想了起来。
赵六姑不知道宋先生这个时候出现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在暗地里给自己什么样的提示?一时之间,赵六姑想不清楚,便赶紧对刘老二说道,
“老二啊,快去,快去追,追上那个宋先生……”
“啊?宋先生?哪个宋先生?”
刘老二并不知道谁是宋先生,所以一头雾水,赵六姑急得一拍大腿,
“就是刚才赶毛驴车的那个,快追上他……”
刘老二这才明白过来,撒开两腿,顺着毛驴车消失的方向,大踏步的追进了树林之中……
可是他一口气追出去很远,那条毛草小道已经到了尽头,眼前到处都是过膝深的荆棘和杂乱无章的灌木,仍没有看到宋先生以及那个毛驴车的踪影。老二只好转身回来,对赵六姑摇摇头说,
“娘,没追上啊,里面没路了”
赵六姑就站在路口,朝着宋先生消失的方向张望了一阵,到处都是浓郁的绿色,根本看不到任何人的踪影。一阵风吹过,树林里传来沙沙的声响,那阵叮叮当当的铜铃声也早已消失不见。
赵六姑又张望了一阵,心里暗暗的慨叹,看来自己的机缘未到,所以宋先生暂时还没想指点自己什么,这种事情无法强求,便只好和刘老二与淑芳继续顺路往家走去。
他们到了家里的时候,太阳已经偏西,整个院子被一片霞光染红。小七正蹲在院子里的那棵已经有了几十年历史的大杏树下玩耍,可能是白天的时候刮过了一阵风,地面上落了一些杏树的叶子。
丁桂兰正扎着围裙忙前忙后的准备晚上的饭菜,老郑带着那些人,也都在紧张的忙碌着。看见老二他们回来了,便都嘻嘻哈哈的跟他打招呼。见老二的脸上洋溢着喜色,都纷纷的跟他开起了玩笑。大家伙都猜出来了,想必此行特别的顺利,看来老二与淑芳成亲的日子为期不远了。
淑芳也扎起围裙和丁桂兰一起忙活着做饭做菜,灶塘里的柴火不够了,丁桂兰转身往外走,打算去院子外面抱点柴火过来。走到那棵大杏树下的时候,小七抬起头看了看丁桂兰,便放下手里的玩具,站起身来,非要跟她一起去。丁桂兰平日里特别喜欢小七这孩子,虽然他的闺女小囡刚走了不到一天,但丁桂兰已把对小囡的思念都寄托在了小七的身上,便更对她喜爱有加。于是两人一前一后的走出了院子,来到门口的柴火垛旁。
丁桂兰刚要伸手去拽柴火垛上的干树枝,就听见旁边李华山的院门传出了哗啦的响声,她连忙转过脸,循声望去,只见李华山的大儿子小军慌慌张张的从里面跑了出来,身上的衣衫凌乱,光着脚丫连鞋都没穿。跑出院子之后,他一路向南,也顾不得地上长满了草刺扎破了他光着的脚底板,更顾不得他的腿前阵子刚刚断过还没有完全的复原,三下两下的跑进了南面的河套,钻进了树林之中不见了踪影。
丁桂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但却能猜到个七八分。想必又是小军他爹李华山发了脾气,开始打骂儿子。李华山这人是个热心肠,这在刘家镇上上下下尽人皆知,但他的脾气暴躁也是出了名儿的,小军和他的兄弟小伟很小的时候,但凡出去玩的时候淘了气惹了麻烦,回家之后都会挨他爹的一顿胖揍,人们经常会看到李华山让两个儿子跪在院门前的石磨上,膝盖下面撒上黄豆。
可眼下小君已是二十出头的大小伙子,也会隔三差五的遭到李华山的打骂,李华山出手又没深没浅,前阵子失手打断了他儿子小军的腿,看来今天又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儿发了怒气。
不过丁桂兰看了一阵儿,却没见李华山追赶出来,也没听见院子里有怒骂的声音,这倒是十分的稀奇。不过丁桂兰向来不是一个爱看热闹的人,也没往心里去,转回身拽了两根干树枝,和小七一起拖到了院子里。
此刻的刘老二已经换掉了刚才出门穿的那身干净的衣服,手里拿着斧子接过丁桂兰手里的树枝,在院子里叮叮当当的砍了起来。他要把这些树枝砍成一段段的劈柴,才方便在灶膛里烧火。
树枝又长又大,丁桂兰帮他扶着,两个人便顺口的聊了起来,丁桂兰自然会问他白天里去淑芳家的情况,老二的一五一十的跟淑芳讲述了一遍。听老二说再过一个月左右两人就要成亲,淑芳的脸上划过一丝忧愁,不过这表情转瞬即逝,并没有被刘老二发现。
正在这个时候,就听见李华山的院子里传来了一阵吵吵喊喊的怒骂之声,不用多问,当然是李华山又在打骂她的儿子,刚才丁桂兰亲眼看见小军拖瘸腿跑出了院子钻到了南面的树林,想必这会儿李华山寻不见他的大儿子,又拿他的小儿子小伟出气。
不一会儿的功夫兰和淑芳一起做好了一桌子饭菜,天色已经不早,刘老二招呼着老郑他们停下手里的活计,洗手吃饭。
这几日老郑他们加班加点的干活,新房子的框架已经垒的差不多了。村东的王木匠也跟着前前后后的忙活,选了几根粗壮的晒干的松木做好了房梁,就等着给新房子上梁了。
老郑站在墙顶上,冲着刘老二挥挥手说,
“二哥呀,不急着吃饭,今天我们多干一会儿,争取把墙砌完,好让赵六姑看了一个日子,就可以上梁了。抓紧把新房子盖好,不能耽误了二哥,你和二嫂的成亲啊呀,哈哈……”
老郑的确是个实诚的人,平日里跟老二交情甚好,家里出了这样的事情,也多亏了他前前后后的帮忙张罗。听他这么一说,赵六姑从屋子里走了出来,皱起眉头,伸出手来掐算掐算,抬头对屋顶上的老郑说,
“说来也是巧了,明天就是个黄道吉日,宜上梁动土……”
听赵六姑这么一说,老郑更来了劲头,转身对那些干活的人大声的吆喝,
“哥们兄弟们,家伙都加把劲儿,今天多赶出一些活了,明天就是上梁的好日子了……”
在刘家镇的风俗中,盖房子上梁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村子里那些年轻力壮的人即便是平日里交往甚少也都会在上梁的时候前来搭上一把手,所以上梁那天会特别的热闹
房梁用大红的绸子拴住两端,上梁之前要乒乒乓乓的放上一阵鞭炮,鞭炮是至火至阳之物,放鞭炮会驱走晦气,驱散阴气,吓跑那些游魂野鬼,免得他们的怨气趁机藏在房梁里面,未来给主家带来灾祸。
刘老二一听明天就可以上梁了,便赶紧放下手里的活计,打算去李文利的小杂货店,买些鞭炮回来。趁着老郑他们还要再忙活一会儿,现在就把鞭炮买回来,一会儿好陪他们吃晚饭。
说走就走,老二打了打身上的尘土,转身就要出院子。
此刻的饭菜早已做完,厨房里便没有别的活计了,见老二要走,丁桂兰索性摘下了围裙,打算跟他一起顺路回家。赵六姑留他一起吃晚饭,丁桂兰却摆手拒绝,赵六姑看到她脸色有些苍白,猜想可能是小囡刚刚离开她的心里有些不宁,所以也没心思吃饭,再说她也不是外人不必太过客气,便也没再过多挽留。
于是两人一前一后的走出了院子,顺着村里的小路往东走。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到了丁桂兰家的门口,丁桂兰转身刚要伸手推自家的院门,却听见屋子里传来了一阵悉悉索索的声响。
丁桂兰家的院子并不大,院门和屋门距离也不远,更何况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屋子里吃饭,所以街面上十分的安静。当然这声音刘老二也听见了,立刻引起了他的警觉。
这一整天,丁桂兰都在自家里帮着忙活,难道是有人趁着她家里没人,进来偷东西不成?刘老二十分的生气,刘家镇上上下下有百十来口子人,这些年来一直安居乐业相安无事,虽不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也很少出现那些偷鸡摸狗之辈,到底是哪个游手好闲的家伙在屋子里搞事情?
他示意丁桂兰不要作声,免得惊动屋子里的人,丁桂兰毕竟是个女人,遇见这事当然会有点害怕,一闪身躲到了刘老二的身后。
刘老二四外的看了看,顺手抄起了旁边的一根木棒,轻轻地推开了丁桂兰家的院门,高抬脚,轻落步,蹑足潜踪的往屋门前走去……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