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疯言且相信,寻子闯东山

2018-07-07 作者: 飞贼
第149章 疯言且相信,寻子闯东山

李文学手里正拎着一个大号的水桶,里面装了大半桶的水,看样子是刚从院子里的水井打出来,正在往杂货店屋子里的那个水缸里拎。李文学原本长的身形瘦小,再加上这个水桶特别的大,所以拎起来有些吃力,迈起步子摇摇晃晃的。

刚走到杂货店的门前,抬头看见了刘老二,李文学突然瞪大了眼睛,哎呀的叫了一声,双手一下子松开,水桶咣当一下掉在了地上,水桶摇晃了两下,冲着刘老二的方向倒去,里面的水哗啦一下洒了出来。刘老二一个没注意,溅了满身的水,顺着裤脚向下,滴滴答答流淌。

李文利在屋子里听见了动静,连忙跑了出来,看到眼前的状况,皱着眉头埋怨他的兄弟李文学说,

“哎呀呀,你说说你,一天天的就知道添乱,看看弄个刘队长一身的水……”

说着,连忙转身回到屋子里,拿来一个干净的毛巾,给刘老二擦身上的水。刘老二这才缓过神来,慌忙的摆手说,

“没事儿没事儿,文学他也不是故意的……”

而此刻的李文学,却仿佛受到了极大的惊吓,反而抱着脑袋蜷缩着身子,蹲到了墙角里,偶尔偷偷的抬起眼看着刘老二,却不敢直视他的眼神。

刘老二觉得奇怪,虽然李文学一直是个疯子,但这么多年来在街上经常碰面,他从来没如此怕过自己,更何况昨天虽然它掰断了筷子,搅了局,但自己也从没有责怪他的意思,而此刻他为什么如此的惧怕自己呢?难道其中有什么隐情?

不过刘老二自己心里也明白,很有可能是自己丢了孩子,心里焦急所以特别的敏感,看到任何反常的事情,都会想上前去问问,看看是否跟自己的儿子小七有关。

他往前走了两步,蹲倒李文学的身旁,伸手拉着他的胳膊问道,

“文学呀,你跟二哥说说,你知不知道我家小七去哪儿了?”

当然,刘老二没打算从他的口中找到任何的线索,因为他觉得李文学也未必知道,更何况他是个疯子。此刻的李文利也赶紧走了过来,推了一下他的傻兄弟李文学,

“文学啊,你到底知不知道小七的下落啊,赶紧跟刘镇长说说,看看你把刘队长都急成啥样了?要不是你昨天添乱……”

他的话刚说了一半,刘老二就冲他摆手示意他别说了,好让李文学尽量的稳定下来,看看能否说出点有用的线索。

刘老二尽量让自己的语气舒缓,安慰李文学道,

“文学呀,别怕,你跟二哥说说,你看没看见俺们家小七……”

李文学慢慢的抬起头,看着眼前的刘老二,又微微的点了一下头。

其实刘老二问他的时候根本就没抱什么希望,几十号的人漫山遍野的着了大半夜都没发现一个人影,区区一个李文学,怎么会知道小七的下落呢?可没想到他竟然微微的冲着刘老二点了点头,刘老二不禁大吃一惊,眼睛一下子瞪得溜圆,伸手一把抱住了李文学的肩头,

“文学啊,那你跟二哥说,我们家老二在哪儿啊,他在哪儿?”

李文学也把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十分惊恐的样子,四外张望了一阵子,这才往前探了探头,伏在刘老二的耳边低声的说,

“坐着马车走了……”

“啊?马车?谁的马车?往哪走了?”

“东山……”

李文学伸手指了指东面的山头,只说出东山两个字,便再次把头埋到自己的膝盖里,用双手紧紧的抱着,蜷缩了起来。

刘老二大惊失色,看李文学的样子,不像是在说谎,不知道他坐了谁的马车,又到底为什么往东山头上走。可昨天小七失踪的事儿,几乎惊动了整个刘家镇,还有很多人前来帮忙寻找,刘家镇的羊马车的就那几户人家,掰着手指头就能数得过来,都没人见到小七。

那难道是外来的马车?难不成是碰见了人贩子?东山的那面并没有人家居住,马车去了东山头干什么?

刘老二越想越害怕,可当他在问李文学的时候,李文学一直抱着脑袋,显得十分的惊慌,怎么也不肯说了。

不过既然李文学说到了东山,好歹也算有了点线索,于是刘老二赶紧辞别了李文利兄弟俩,撒腿就往家走。刚走到家门口的时候,正好遇见老郑带着一伙人从西面回来。这伙人一直往西南的方向搜寻了个遍,都跑到了柳树沟的门口,但还是没看见人影,一个个早已累的驷马汗流。

看见了刘老二,老郑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说到,

“二哥啊,找遍了都没有,我看哪,没准是去了柳树沟了……也就剩下柳树沟没找了……”

聚拢在刘老二家门口的那些村民们一听,都大吃一惊,三三两两的议论纷纷,柳树沟可是个邪门的地方,别说是个孩子,就算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进去了,也是有去无回。要是小七真的去了柳树沟,那肯定是凶多吉少了。

刘老二点了点头,转过脸往东面看了看,自言自语的说,

“看来李文学说的还真差不多……”

老郑不解其意,往前走了两步来到刘老二的身旁问道,

“啊?李文学?他说啥了?他知道小七的下落?”

刘老二默默的点了点头,又转回脸对老郑说,

“这事儿不急,你让兄弟们暂时歇一会儿,然后咱们去东山看看……”

听说他们要去东山,围观的这些人又议论了起来,虽然东山上并没有像柳树沟那样邪门的传说,看那里山势陡峭,荒草茂盛,多年以来很少有人去那里,即便是住在东街的人们,打柴的时候也只走到山脚下。所以那里多年来一直人迹罕至,据说经常有野兽出没。

可老郑并不怕,他原本就胆子大,更何况丢的是刘老二的儿子,他豁出命去也愿意去寻找,于是一拍大腿,对刘老二说,

“还歇啥啊,孩子都丢了一天一宿了……”

说完转过脸,身后那些刚刚坐在地上打算喘口气儿的保安队员们一招手,

“大家伙赶紧起来,跟我上东山,找孩子……”

大家伙应了一声,又都纷纷爬了起来,来不及拍打刚才坐在地上的时候,粘在裤子上的尘土,便又跟着老郑呼呼啦啦的往东跑去了……

刘老二也紧跟在后面,一行人一直跑到了村部的门口,刘老二喊住人群,让大家伙到村部的保安队的屋子里带上火枪、镰刀和绳子,因为东山从来没有人去过,对那里的情况一无所知,总该带一些应用的物品,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

人们准备好一切,又往东山走去。保安队员个个年轻力壮,虽然跑了一上午,有的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但对他们来说都算不了什么,不一会儿的功夫,人们便来到了东山的脚下。

东山的脚下有几片开垦的田地,地块不大种了一些苞米和稻谷,苞米和稻谷的秸秆都已变的金黄,几个庄户人家,正弯着腰挥舞着镰刀,在地里收割庄稼。有几个半大的小子也忙前忙后的在地边上玩耍。

刘老二抬头向山上看去,山腰上环绕着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树,松树长得奇形怪状,枝桠嶙峋,但特别的浓密,而在往山顶上看去,却是一片青紫的颜色,到处都是苦丁香。

这个季节,丁香花早已开败,只剩下叶子和枝条。丁香的繁殖力极强,叶片宽厚,夏天的时候是浓绿的颜色,而到了秋天,被早晚凄冷的秋风一打,尤其是前两天下来的那一场雪,大部分的叶子都变成了青紫的颜色。随着一阵阵的山风,他们微微的摇摆,发出稀里哗啦的声响,空气中飘荡出一股苦涩的味道。

那几个庄户人家看到刘老二他们,便直起腰来跟刘老二打招呼,

“刘队长,你们是要上山找孩子啊?”

刘老二点了点头,冲他们答应了一声,那个庄户人家放下手里的镰刀走到他的跟前,

“刘队长啊,孩子那么小,跑不到东山上来吧……”

刘老二叹了一口气,

“哎,可就剩下东山没找了,死马当活马医,碰碰运气吧……”

说完带着老郑他们,顺着一条已经很难分辨的清的茅草小路,绕过眼前这一片庄稼地,趟着过膝高的枯黄的野草,往山腰上走去。

他们又穿过了一片灌木丛,顾不得裤脚早已被那些经济上的草刺划破,终于来到了山腰上,那一片树林的跟前。

老郑让大家伙散开,三个人一伙,向四外扩散的往山顶上走,他告诉大家伙,遇上什么问题就大声的叫喊,要经常的保持联络,东山的山势险峻,绝不能掉以轻心。

大家伙答应了一声,便按照他的安排散开去了,走在前面的人挥舞着镰刀,拨开丛生的荆棘,趟出一条道路来,引导着大家伙走进了树林之中。

虽然现在已是十月的深秋,尽管前两天下了一场雪,可太阳高照的时候,天气还算暖和。可人们进了这片树林才发现,树木虽然长得不高,但枝桠丛生遮天蔽日,一阵山风吹来发出沙沙的声响,带着一丝丝寒冷,令人不禁浑身打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