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一人最清明,万人皆疯癫

2018-07-07 作者: 飞贼
第202章 一人最清明,万人皆疯癫

刘老二又把那个坟包填上了,这才缓缓的站起身,看着眼前的坟墓,心里感慨万千,他知道这是王兰花的坟,但刚才看到的那个幻觉,却始终缭绕在他的眼前。他想起了他的妻子,想起了七年前的那个夜晚,想起了那一场生离死别,想起了那个刚一出生就没了性命的孩子,想起了院子西面那片凄凉的荒草垫子。

想到这儿,他双膝一软,扑通的一声跪在了地上,冲着那个坟头伏下身子磕了两个头。然后站起身,转过脸头也不回的走了。一直到刘老二回到丁桂兰家里的时候,用毛毯包裹在身上的那个孩子仍旧没有醒来,他就这样躲在刘老二的怀里,呼呼的睡着。

进了屋子之后,看到丁桂兰正点着煤油灯收拾东西,她把一些常用的衣服包裹了起来,看样子是打算出远门了。刘老二心里清楚,等明天天亮的时候,把这个孩子抱给赵村长,当着全村人的面说这孩子是丁桂兰的,那么丁桂兰将没法在留在村子里,会遭到会遭到人们的指责唾弃。

见到刘老二回来了,腰里还绑着那块破旧的毛毯,里面显然有个孩子,丁桂兰赶紧走了过来,帮着刘老二解下毛毯,把那个孩子抱在了怀里。

借着屋子里昏暗的灯光,丁桂兰低头仔细的打量着这个孩子,他浑身的肌肤红润,看上去仿佛是刚刚出生不久的样子,他的小眼睛闭着,小嘴巴嘟着,正在呼呼的熟睡,他睡得特别的香,看起来十分可爱,特别的招人稀罕。

虽然刘老二和丁桂兰的心里都清楚,这个孩子只是吸了赵村长七魄之血的阴胎,当看着他的样子,一种怜爱油然而生,特别是丁桂兰,看着怀里的孩子,一下子想起了七年前的那个夜晚。正是在那个夜晚,这个孩子是自己亲手接生出来的,又眼睁睁的看着他断了气。

这是一个阴胎,他费尽心思终于还阳了,未来它会给刘家镇带来什么,丁桂兰并不知道,但她总觉得这个孩子特别的可怜,他只是再努力的找到一个活下来的机会,而今天他终于如愿所偿。

而很快就要把这个孩子交到赵村长的手里了,让他和他的老伴去抚养,村子里的人会如何的看待他?他未来的路是否会再次的充满荆棘?

不过这一切都是他的天命了,丁桂兰在炕上铺了被褥,把这个孩子轻轻地放进被窝里,盖上了被子,慢慢的拍着他,让他睡得更熟更香。

事情已经办完了,天也快亮了,刘老二要回自己的家了,临出门的时候,丁桂兰送到了门口,想起了刚才谷仓里发生的一切,刘老二的心情十分的复杂,总想跟丁桂兰说点什么,却不知道该从何开口,也只能叹了一口气,快步的转身离开了。

到了家的时候,淑芳已经睡着,并且把东屋的门从里面闩上了,刘老二推了一下没有推开,心里就知道,淑芳一定是还在跟自己赌气,索性去了西边的屋子。

西面的屋子,晚上没有烧火,所以有些阴冷,炕也是冰凉梆硬的,再加上之前刘老二啃了一个带着冰碴的冻豆包,所以浑身上下更觉得冷了。不过天就要亮了,刘老二蜷缩着身子躺在炕上,打算将就一会儿也就算了。

终于捱到了天亮,刘老二从昏睡中醒来,只觉得浑身上下一阵阵的酸痛,还有些头晕脑胀,嗓子里也生疼,想必是昨天晚上有些着凉。不过还有正事要办,也只好强挺着离开了家。

刘老二到村部的时候,村部的院子里已经挤满了人,人们都担心的赵村长的病情,也都等待着小七能想出办法

那些长辈也都聚齐了,坐在屋子里的炕边上,看到刘老二进来,人们不由自主的呼拉的都站了起来。

刘老二来到炕边上,伏下身子,看了看赵村长,赵村长和昨天一样,仍旧脸色苍白,他的嘴唇青紫,双目紧闭,呼吸极其微弱。

刘老二慢慢的站起身,转过脸,对身后的那些长辈们说,

“我们家小七说了,是丢了七魄之血,想要找回七魄之血救我大舅的命,需要让我大舅收养一个孩子做儿子,这个孩子一定是至水之命,以水养血,父子同命,同根同源,这样我大用的七魄之血就会慢慢的还原,人也就能活过来了……”

听刘老二这么一说,人们都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在他们的思维当中完全无法理解,不过他们相信,这也是唯一的办法,不管怎么样,能先救回赵村长,这才是首要的。

“水命的孩子我已经找到了,就在丁桂兰家……”

刘老二说到这儿,转过脸,朝一边看了看老郑,对他说道,

“赶紧准备马车,带上我大舅,咱们去丁桂兰家……”

老郑答应了一声,转头出去张罗了,而此刻,那些镇里的长辈,却都面面相觑,不知道刘老二是如何这么快就找到那个孩子的,更不知道为什么那个孩子会在丁桂兰的家里。

不一会的功夫,老郑赶着一辆马车来到屋门口,车上铺着厚实的被褥,几个年轻力壮的保安队员一起把赵村长抬到了车上,让他稳稳当当的躺在车上,盖上了厚实的被子。赶车的把式挥动鞭子,车子缓缓的向外走,走的十分的平稳。那些长辈们也都纷纷站起身来,有的拄着拐棍,有的在家里人的搀扶下,跟在马车的后面,慢慢的向丁桂兰家走去。

村部离丁桂兰家并不远,而且并不想快走,一来是车上的赵村长身子十分的虚弱,恐怕经不起颠簸。二来是他的心里一直在犹豫,不知道这事儿如果按照丁桂兰所说的做,会给丁桂兰造成怎样的伤害。

跟在后面的那些村里的人,也有三三两两的小声议论,人们的心中总有种种不同的猜测。不过不管走的怎样缓慢,不一会儿的功夫,也就到了丁桂兰家的门口。

丁桂兰家的院门开着,院子里却十分的安静,刘老二站在院门口,往里面张望了两下,只见屋门虚掩着,没有一丁点儿的动静。

刘老二和老郑把两扇院门向两面打开,这样那辆马车才能赶到院子里来。人们呼呼啦啦的跟着进了院子的时候,让刘老二感到纳闷的是,丁桂兰仍然没从屋子里走出来。隔着窗子往屋子里张望,屋子里空荡荡的,好像并没有人的样子。

于是刘老二来到屋门口,轻轻地推了一下门,屋门吱呀的一声开了,他并没有急着迈步进去,而是冲着里面喊了一声,

“桂兰姐,我们来啦……”

可里面仍没有应答,人们也只好等在院子里,没人敢贸然的进屋,一切只看着刘老二。

刘老二索性迈步进了屋子,屋子里的陈设和昨天一模一样,没有丝毫的变化,但刘老二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烂的味道,屋子里满是灰尘,好像是许久没有人住过一样。

刘老二不禁皱了皱眉头,往左一拐,来到西屋的门口,伸手推开了屋门,门咯吱的一声响了,听声音像是门轴生了锈一,虽然现在是白天,可屋子里却有点儿昏暗,让人感到十分的压抑。

刚才刘老二在院子里的时候,隔着窗子向里面张望,并没有看到屋子里有人,可推开门之后却发现丁桂兰和小囡母女俩坐在炕上,她们的目光呆滞,眼神涣散,即便是看见人们进来了,也没有任何的反应。

刘老二了,转个身左右的看了看,屋子里既没有小七,更没有昨天抱回来的那个婴儿,怎么这一转眼的功夫,两个孩子竟然不见了,于是他往前走了一步,来到丁桂兰的面前,低声的问他,

“桂兰姐,那个孩子呢……”

听刘老二这么一问,丁桂兰浑身激灵的颤抖了一下,仿佛突然从梦中清醒过来一般,脸上立刻显出紧张的神色,眉头紧皱神色焦急的对刘老二说,

“老二啊,大事不好了,两个孩子……两个孩子都被李文学抱走了……”

“啊?”

刘老二听了心里一惊,怎么又是这个李文学?他原本并不是这个样子,只是喜欢自己一个人南山北坡的乱跑,怎么这两天他就喜欢前前后后的捣乱?

“他往哪儿跑了?”

刘老二赶紧问道,丁桂兰伸手指了指南边的方向,紧张的都快哭出声来,

“南……南山……”

此刻已经来不及多想,李文学为什么要这么干,刘老二顾不得别的,一个箭步冲出屋子,撒腿就往南边跑,去找李文学了,赶紧安排两个靠谱的保安队员,把赵村长抬到屋子里去,外面天冷,千万别着凉,然后让他们好好的照顾着,也看护好这个院子,别再出什么岔头,然后自己也撒开两腿,朝着刘老二跑去的方向,紧追了过来。

刘老二一边跑,心里一边琢磨,他想起了昨天晚上,在北山的坟茔地的时候,李文学也曾出现,于是,刘老二的脑海之中,又想起了李文学常叨咕的那句话,

“爬南山,上北坡,活人死,死人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