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赤壁风云1

2018-04-15 作者: 一景之月
第569章 赤壁风云1

加入了红巾军,承蒙倪文俊赏识,短短两年,有初为簿书掾,如今身为一方元帅。想到这些,陈友谅心中更加烦躁了起来,自前些时日得知朝廷秘密送来的消息,说丞相倪文俊不满地位在太师邹普胜之下,率领亲信刘彪,胡东来连夜对徐皇帝行了叛逆之举……至于失败如何,朝廷密探尚未打探到,是以,昨日一早,他就派遣了自己的亲信韩世勋连夜出了黄州,赶往汉水打探消息……”“不知情况怎么样了……“陈友谅背着双手,抬着头一双阴鸷的目光,盯着窗前一副高四宽,一尺高的画卷,画卷色彩鲜艳,画卷上画着一个身材高大的汉子,在一座桥上,被一干武将强行套上了一件黄袍扭捏的身子下面,哗啦啦的跪着是一干武将……陈友谅望着望着,阴鸷的双眼开始眯了起来,一丝冷酷慢慢涌上脸颊,许久才喃喃地道:”黄袍加身,终有一日,我陈友亮必定如此?”

“咚咚咚……“一阵脚步声从门外传来,跟着门外一个长长的声音穿了进来:”禀元帅,韩世勋求见!”“哦,回来了!”陈友谅并没有转身,阴鸷的目光一动不动的盯着画卷,许久才从嘴里吐出一个字来:“进来吧!”

“咿呀。”

木门被韩世勋用力推了开来,躬身走了进来。

“情况如何……“画前陈友谅淡淡的问了声,语气冰冷。

韩世勋身子一震,自昨日连夜出了黄州,沿着赤壁古战场一路顺江而下,终于在黎明之前赶到了汉阳的行宫,连番动用了手段,无奈天完国人人对此事一无所知,一番打探全然无果,此刻听陈友谅询问,韩世勋缩了缩脖子,提着小心走上前,迟疑道:“回禀大帅……朝廷对此事一无所知……末将没……”“废物,连探清楚朝廷发生了什么大事也办不到,养你这么多年有什么用?”不待韩世勋把话说完,原本还盯着画卷的陈友谅突然转过身来,一双阴鸷的双眼差点没喷出火来。当即开骂了起来。

整个房内,除了陈友谅粗重的呼吸声,再无其他声响。

韩世勋缩着脖子,趁机瞟了一眼窗上的画卷,打着胆子道:“属下虽然没打探徐皇帝死了没有,不过倒是得到了一个确切的消息?”

“什么消息?”陈友亮阴冷的目光在韩世勋脸上逗留了须臾,韩世勋身子一震,连忙上前,躬身道:”倪文俊带着刘彪、胡东来两个心腹爱将,连夜往黄州赶来,想来是投奔大帅的!”“什么?”陈友谅失声惊叫了起来,脸上的神色显得极为慌张,倪文俊他来干什么?”

倪文俊居然胆敢行不义之举,应该早有准备才是,如今瞧他投奔而来,莫非刺杀失败了,若是这般,这倪文俊可就是一个烫山芋了,这般投奔与我,徐寿辉与邹普胜又岂会放过我?”想到此处,原本怒火中烧陈友谅却因为倪文俊的出现,心中涌出了一股危机感,虽然不足以影响他的大局,但倪文俊毕竟是反贼,今时不同往日啊……陈友谅长叹了,方才转过身来,脸上方才的担忧之色一扫而光,他双目在画卷上瞅了一眼,冷声道:“快,着急诸位将士来大帐议事?”

“是!”

韩世勋应了声,身影迅速没入了夜色中。

待韩世勋身影完全消失不见,陈友谅的目光才慢慢露出了为难之色,事实上,陈友谅的内心也挺纠结的,若是没头倪文俊对他的赏识与提拔,恐怕他还是都尉府里的一个小小的文书而已,哪里来了今日陈友谅,虽然倪文俊此人志大才疏,平日里也刻薄寡闻,但对自己那份赏识之情,陈友谅还是十分感激的,所以两年来,他一直对倪文俊极为尊敬,无论让自己做什么,从来没有打个折扣。

可如今他犯了行刺徐寿辉的大罪,以邹普胜手段和见识,又岂会放过他们呢?他这般投奔与我,我又将如何呢?若是救了他,徐寿辉那个绣花枕头虽不足为虑,可那个邹普胜又岂会善罢甘休?”想到这些陈友谅一阵头疼,也不知是无意还是有心,陈友谅的目光突然落在了窗扇的那幅画卷,画上的黄袍在灯火的照耀下,竟异样的耀眼,陈友谅痴痴地望着画卷,突然双手一紧,一双眸子突然射出一股狠意来:”常言道得好: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自古那个执掌天下的帝王,不是当机立断,要杀便杀?别说区区师傅,便是自己父母子女,该杀时也须杀得?若非如此,岂会有李世民大唐三百年的江山……“有了这一番计较,陈友谅登时松了口气,一双目光缓缓在画卷上流动,嘴里喃喃道:”师傅,师傅……这可怪不得我……怪不得我了……“相传东汉建安十三年冬月十三日,孙、刘联军借助风势,动用火攻,大火一炬,葬送了曹操二十六万兵马,东吴和刘备的军队乘胜追击,直到南郡,曹操率残部北归邺城。周瑜大军高奏凯歌,回军赤壁,在那大帅部楼船上举行得胜宴会,把酒庆功,酒醉之余,拔剑起舞,边舞边歌曰:临赤壁兮,败曹公,安汉室兮,定江东,此山水兮,千古颂,刻二字兮,纪战功。歌罢,提剑在悬崖上深深刻下了“赤壁”二字,这一剑刻过万重山,据说江西庐山有反写“赤壁”字样。

从此赤壁这个名字便彻彻底底的留在了赤壁古战场。此时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赤壁古战场的江面上,波涛汹涌的浪花在在月色下,仿佛洒了一层薄薄的冰霜,远处一艘小船正在汹涌的波涛下慢慢向古战场涌来。

“大人,你快看……赤壁……”小船上,中年汉子左侧边的一个汉子,伸出了右手,指着一处悬崖上“赤壁”两字,大声呼喊起来。

“不就是两个字么?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哼,一副臭穷酸的德行?”右侧同样一个中年汉子,借着月色瞟了一眼悬崖上的两个正楷大字,一脸的不以为然。

“你懂什么?”左侧的汉子听得讥讽之意,冷哼了一声,冷冷反驳道:“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率军数百万大军挥戈南下,东吴孙权和西蜀刘备联合抗曹,以东吴周瑜为都督,西蜀诸葛亮为军师,利用曹军不谙水战的弱点,在这江面上火烧赤壁,才烧出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这”赤壁“二字绝非寻常之字,乃是见证了一场大战始末,岂非不值得一看?”

右侧的那汉子吧唧吧唧嘴巴,心中虽有些不服,却没再说话,斜着双眼在悬崖上瞟了一眼,心中却嘀咕道:“有什么啊?不就是两个字么?还能救自己性命……“中间的那汉子,一直没说话,此时目光正一动不动地俯视悬崖远处的江面,但见远处惊涛拍岸,卷起的千堆雪的美景,听着咆哮的潮起潮落声,他仿佛看到了七百年前,曹、孙、刘数百万将士在此金戈铁马的情景。他心中一动,口中喃喃而出:“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