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说了那么多,我对张雨说:“但愿我没有误导你。”
“嗨,都是销售人,什么有用什么没用还分不清吗?我只希望能像峰哥你以前带出来的业务员陈海、周正和关小月一样,在你身边学个两年,然后自己代理个产品,最后收获人生成果。”张雨说。
“哈哈,他们呀,以前跟我的时候比你笨多了。那个陈海做销售多少年,穷得叮当响,在我手下上班的第三天,下班了不走,在办公室磨蹭,然后没人的时候到我办公室借100元钱,说没钱生活了,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我笑着说。
“啊,陈总还有这么落魄的时候?他每次来我们办公室找你的时候总是很牛,看都不看我一眼。也难怪,谁叫他现在是成功人士呢,开着丰田车,在九运大厦有个大大的写字间,牛啊!”张雨羡慕地说。
这个陈海是很有意思的一个销售员,虽然现在是老总了,但是见到我,仍然结结巴巴,不敢大声说话。我这人有点儿口吃,这是个缺点,但陈海居然也学去了。有一天,陈海竟然对我说:“倪总,说话结结巴巴太有个性了,太好了。”
我问:“怎么了?这是个缺点啊,生理缺点。”
“不是的。我说话结巴,所以说话就有点儿慢,客户都认为我比较深沉,不轻易发表态度,所以都认为我靠得住!对生意帮助很大!”陈海说。
陈海,以前是个家具销售员,干了四年的家具销售,啥钱也没赚到,即使有单子,提成也被老板七扣八扣扣没了。应聘的时候,他穿得很朴素,全身没超过100元以上的衣服,但我还是聘用了他,因为在他身上看到能吃苦这个素质。
我一贯的看法是找工作找老板谈,为什么?因为老板看人和人事的角度不一样。人事在招聘人时,看的是你的缺点,所以百般刁难你;但老板看人专看优点,哪怕你全身都是缺点,但只要有一个突出的优点,老板也会用你!
刘邦和项羽夺天下,手下用了一帮人:樊哙是杀狗的屠夫,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韩信是待业青年。陈平一开始跟魏王混,混不下去了,看到项羽猛,就去投奔项羽,但在项羽那儿混得也不是很好,于是又跑去找刘邦跟刘邦混。这些人,按照现在的人事选人的标准一个也选不上。比如陈平,连换了三个老板,也没成功的案例,显然属于忠诚度不够、不能聘用的那一类人。
我聘用陈海的时候,看中他“能吃苦”这一点,所以就没管其他。正式上班的第二天,下班后其他人都走了,我看陈海还在办公室里坐着,就问:“你怎么还不走?”
陈海忸怩了半天,脸红得像个茄子,说:“倪总,能不能借我100元钱?我没钱了!”
我拿出100元给陈海,说:“别携款潜逃了啊!从工资里扣。”
培训一个星期后,陈海和其他的人就出去跑业务了。白天出去跑业务,晚上回来写工作报表,日子就这样过了三个月,陈海一直没出单子。陈海也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跑的究竟有没有价值,也不知道自己的路在哪里,只知道是我安排的,就一定去做。不过他跑得非常勤快,手上的客户也多,终于在第四个月,有一家油脂厂要采购几台设备,属于小单子,但是不招标,就是基建办的主任说买哪家就买哪家的。
“倪总,怎么办?那家客户最近要买了,我报价过去,客户也不给回复。”陈海说。
“其他的厂家都报了吗?有哪几家厂去报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谁?”我问。
“我不知道。但我经常在客户那儿见到南方设备厂的一个女业务在那儿,好像和客户很熟悉。领导,帮帮我啊!”陈海说着,还将南方厂的一张名片递给我。
“李小美,南方设备厂业务员。”我翻看了一下陈海递过来的名片。
“我和李小美在客户那儿见过面,有次碰到就交换了名片。李小美说她不想干了,想跳槽,我和她说让她跳槽到我们公司,她也有意想来我们这儿,我还约了她来我们公司玩呢!”陈海看我在翻看陈小美的名片就对我解释说。
“你连客户情况、竞争对手情况什么都不知道,你怎么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呢?”我批评了陈海。
第二天,我让陈海带我去见这个油脂厂的客户。推开门,就发现客户的基建办里居然坐了七八个业务员在排队,都在等着和基建处主任介绍产品呢,竞争看来很激烈!我没有等,带着陈海就出来了。我们站在外面,在屋里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排到我,而且屋内烟雾缭绕,还不如在外面等。
过了几分钟,一个漂亮的女孩也走了出来,头发染黄的,长发,瓜子脸,很漂亮,身高一米七左右,看起来不错。
“这就是李小美,南方设备厂的。”陈海碰了碰我的胳膊说。
“哦。”我回答了一声。
“你今天也来了,你们怎么样了?我刚刚到,这是我的领导倪总。”陈海见李小美走近了,就和李小美打了个招呼,把我介绍给李小美。
“你好!”我对李小美说。
“你好!你和客户谈好了吗,怎么要走啦?”我问李小美。
“人太多,都抽烟,很讨厌,我下午再来。”李小美说。
“哦,我们也准备回去呢,人太多了。对了,反正现在没事,到我们单位去坐坐吧,很近,我们有车,也方便。”我问李小美。
“好啊!”
于是,我开车带着陈海、李小美去我们公司了。
在我的办公室,我初步和李小美介绍了一下公司的制度和发展情况,告诉她,我们公司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大家在一起相处得都很开心、很热闹。李小美也给我简单介绍了南方厂的一些情况。
“我可以到你们公司来上班吗?”李小美问。
“武汉女孩真够爽快啊!如果你和原公司交待清楚啦,你随时可以来上班。”我说。
“下周一,我来。”李小美说。
女孩一般对能不能当官没太大的兴趣,所以李小美不久跳槽来到我们公司后,还是普通的销售员,工资也一样。事后才知道,李小美在南方厂上班,她的销售经理老是对她进行性骚扰,她早就想跳槽了。李小美跳槽来的时候,也把那个油脂厂的单子带了过来,原来她和那个油脂厂的基建处主任关系不错,轻松地就把这个单子带过来了。
合同签了,谈到提成,李小美很爽快地和陈海五五分成。她就是这样一个性格爽利、不拘小节的女子。
这也是一个好色的销售经理逼走了一个能干的业务员的故事,让煮熟的鸭子飞到了别人的碗里。
任何销售员面对的都不是客户的公司,而是客户的个人。
你的客户哪怕是个巨无霸你也不要恐惧,恐惧门难进,归根到底你还是要去跟人打交道。
网友宛洛郑莞京问:
我24岁之前在部队泡着,部队搞医的,军队成教法律大专,在东莞做业务员,没什么业绩,来北京做销售,依旧不好,没技术没资本,想转行,想投身工业品销售。依我目前的情况,留在北京,估计找份工作都成问题,学历太低了,何去何从呢?作者回复:
认真把目前的工作做好,珍惜每一次机会,善待每一件事情。在这个社会里,你,我,他,大家都渴望成功,都渴望在人生的起步阶段能获得金钱上的收获。
成功的道路千奇百怪,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毫无疑问,做销售也是成功的一条道路。这条路最简单,门槛最低,所以大家都往这条路上走。有人说: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起点不高,个人资历不够,但你有没有考虑在客户那里多做点儿什么呢?成功有时候很简单,你只要做得比普通人多一点儿,你就会获得成功的!
我在武汉刚刚开始做销售的时候,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也曾像你一样陷入迷茫之中,甚至后悔离开了熟悉的地方而选择到武汉发展。在武汉,我公司一个样板客户也没有,客户一听,产品没在武汉用过,都摇头拒绝了。我在跑武汉××广场这个项目的时候,当时武汉××广场新建,我去做里面的设备,也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被客户拒绝,但我还是去拜访。客户都言明他们要买最好的,而我的公司当时没名气。
事情的转变出现在一个大雨的下午。我又一次被客户拒绝,于是便从业主的办公室走出来,步伐沉甸甸的,走得很慢。走到工地门口的时候,我看后面有三个人,一个男的在给一个女的打着伞向我旁边的一辆轿车快步走来,而其中一个没伞的男人一路小跑,坐到车里驾驶室的位置。于是我便做了一件非常小的小事,一件改变湖北市场格局的小事——我随手帮那位女士拉开了车门。
那女的坐进小车去,然后探头出来问:“你是干什么的。”
我说:“我是销售××设备的。”说完递了张名片给她,她没接,只是看了一眼。
这事儿过了一个星期,武汉××广场项目部就电话通知我去谈价格。
在那次谈判的过程中,武汉××广场项目部的总经理问,你认识王总啊。我说哪个王总,我不知道啊。
过程也很简单,我下降了几个点,项目组的人就没继续坚持让再降价格,于是当场便签订了200多万元的合同。后来才知道,当时我给开车门的那个女的就是王总,在当地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她性格专断,说一不二,且是高干子女。
以此为契机,就在那两年,当地的十大项目,我做下了七个!
看,我就比普通的销售多做了一点点,开了一个车门而已,没想到就解决了我最大的问题,直接将我和我的公司送到顶峰!
希望对你有启发。
在管理李小美、陈海、周伟、关小月这几个业务员的时代,估计是我这一生最轻松、最富有激情的时代;或者换句话说,那段时光可能是我人生中最美丽的时光。
那段时间一般业务人员下班后,由于年龄都差不多,又都没结婚,所以也不回家,就在办公室打牌,干自己的私事。通常的情况是,我带李小美和关小月三个人斗地主。
陈海就坐在办公桌前整理他拜访一天的客户资料,在他的日志本上密密麻麻地记着。周伟呢,则是老规矩,翻看电话黄页,随机找个酒店的电话,拨通总机小姐电话:“喂,你好!我是刘德华,我想订你们的一个房间。你们酒店有没有小姐啊?”往往这时候,那头就传来“啪”的一声,挂了电话,但周伟乐此不疲。
不过这里主要想说说陈海。陈海初中毕业,长相一般偏丑,但非常勤奋。于是在他到我这儿工作第四个月的时候,终于传出他曾经跑过的一个客户最近要订货的消息。他还是听一个卖阀门的人说的,他自己跑过几次后,就开发新客户去了,所以后期很少去那个客户哪里。
陈海属于拼命工作、玩命跑型的,也就是说,他是一个有数量、没质量的,笨鸟先飞型的业务员。他到客户那里一了解就发现不妙,客户已经基本选定我们的对手B公司的产品。当时他心理上对这个项目已经接近崩溃啦,但不敢和我说,四个月没有业绩,现在好不容易出了要采购的机会,客户居然被竞争对手搞定了。
陈海想想实在是有点儿不甘心,决定继续拜访,看看有没有机会,于是他又去拜访该项目的业主基建办的董经理。陈海一脸灰尘地出现在董经理的办公室,寒暄过后,马上切入正题说想做这个单子。
董经理说:“我们考察了B公司,他们在武汉的用户多,产品质量也不错。”
陈海说:“您能到我们的样板客户那儿去考察考察吗?毕竟多一次考察就多一个选择嘛。”
董经理说:“我们已经考察过了,以后有机会再考察吧,现在没时间了啊。”实际上,这是婉转地拒绝了陈海的考察建议。
陈海说:“哦,那买不买我们的产品也无所谓,但能不能给我几分钟介绍下产品啊,起码多点儿产品知识也是好的!”
董经理说:“可以啊。”于是陈海这家伙就拿起产品说明书,重新向董经理完整地介绍了我们的产品。晚上,业务员回来向我汇报工作,陈海就和我谈起这个项目的情况。
“你确定业主要买B公司的产品?”我问。
“是的。董经理说考察过了,B公司产品还可以。”陈海说。
“哦,现在的产品同一性太强了,越来越相似,甚至一模一样了。所以,我们最好找出和竞争对手不一样的地方,然后做做文章。”说完,我递给陈海一本B公司的产品说明书。
“好好研究下,如果能打败他们,你就能拿到合同!”说完,我就带领李小美他们斗地主去了。
陈海第三天又为这个项目找到董经理,董经理很吃惊,原以为陈海放弃了呢。
陈海说:“董经理,B公司的产品虽然不错,但是也有不足。比如,你看他的进水口压力只有03MP,但我们公司的却是06MP,这说明我们的质量远远高于B公司的质量。如果使用B公司的产品,可能你会经常换进口端的轴承,因为轴承在那么大的压力下很容易就坏了,换轴承就要拆整机,所以建议你们买我们的产品。”
那几天,陈海天天去给董经理洗脑,最后这个观点也被董经理接受了,董经理也说了自己的难处。原来他虽然是经理,但是50万元以上的单子他都没权做,所以这个单子实际上是他们项目组的梅总做主的。
陈海偷偷地抄下梅总的电话号码,于是在出来的路上,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给梅总打电话。“梅总你好,我是KS公司的小陈,做真空设备的,我想去拜访你一下,给你送份资料。”陈海说。
“对不起,我不管这事,你去找基建处的董经理吧。”梅总说完挂了电话。但陈海知道他是在推脱,因为董经理说得很清楚,这事归梅总负责。梅总之所以拒绝,原因主要还是:第一,不熟悉,所以不愿意和销售员见面,怕业务员麻烦他;第二,当老总的总是很忙,估计也确实没时间和精力来一一和厂家销售员聊天。
后来,陈海用电脑给梅总写了三份《建议使用KS产品的推荐信》,信里将我们KS公司产品的技术特点,B公司产品的技术特点;使用我们公司的产品会给客户带来的利益,使用B公司的产品给客户带来的危害;我们的售后服务比B公司更及时周到等都做了一一说明。陈海将写好的推荐信拿给我看,问我行不行。我哈哈一笑,说你搞得不错,是那么回事!陈海得到我的夸奖,就乐呵呵地去客户那儿了。
陈海把《建议使用KS产品的推荐信》分别给了梅总、董经理以及董经理下面的工程师。这一下子,这个项目采购组参与决策的几个人都收到了《建议使用KS产品的推荐信》,因为信里重点提出了B公司的产品缺点(其实哪有产品没缺点的),所以客户专门开了一次会议讨论了技术问题。结果是陈海取得了胜利,我们KS公司最后拿到了订单。
这就是笨人陈海一封信搞定业主的成功销售故事。写信这一招,现在仍然被很多业务员在关键时候使用着。
一份专业的产品推荐信,是克敌制胜的有效武器之一。想成为高手的销售员们必须在这方面下功夫。
对自己的产品技术知识了解不深不要写,文笔拙劣也不要写,否则会适得其反!
网友别劝我放弃说:
我感觉我和陈海非常地相像,文化不高,都是农村出来的,只有苦干才能有点儿收获。我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本人去年大专毕业,一直做销售,但没啥起色。业绩很差,常被炒,但我又不愿意放弃,最近正在反思该怎样提高。本人交际、销售能力一般偏下,表现在:
1.见到客户不知道怎么拉近距离,容易紧张,除了谈业务还是谈业务;
2.看起来比较小,年纪稍大的客户都不怎么爱理我;
3.沟通时的氛围比较僵硬,不知怎么搞活气氛,所以关系自然很难发展起来;
4.人情世故懂得不多,这个很麻烦;
5.被拒绝后很难过,要调整好几分钟才能回过神来。
对于第1点,我想到的是:(1)多背诵得体有效的话术和电影电视台词,做到能脱口而出;(2)跟读电台主持人说的话来培养语感。
对于第2点,我想到的是:多做运动,让肌肉更结实,能承受更大的压力。反复拜访,模拟演练拜访,让自己更熟练;还有就是多跑,遇到问题赶紧记下来,睡觉前搞定,再反复练习。
对于第3点,我想到的是:学会和身边的朋友、同事打好关系,多理解、总结和记忆。我总结出来的东西总是忘记。
对于第4点,我想到的是:除了拜访客户、和身边的人想办法打好关系外,还要多看礼仪方面的书,再理解记忆。
对于第5点,我实在没想到合适的办法。
请问作者,我写的方法哪些有效呢?您还有没有其他比较好的训练新手的方法?网友王小石1977回复:
我浅谈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思考,首先问你几个问题。
1.你有亲和力么?我始终觉得这个是天生的,练是没用的。
2.你有魅力么?比如说见多识广,看问题一针见血,弹得了琴唱得了歌,等等,能引起对方的注意乃至欣赏。
3.你有足够敏锐的市场触觉么?对人性的把握,对各种机会的直觉,以及对销售节奏的控制。
4.你有做过足够多的功课么?行业知识、客户背景、关注点、利益点等信息得预先备足。
5.你有百折不挠的毅力么?客户的白眼及拒绝就像是坐汽车在路上的颠簸,在经历的时候就觉得是蛮有趣的事情。
有了亲和力,自然而然就拉近了与人的距离;有了魅力,自然会吸引别人关注你,不论对方是男还是女,是老还是少;有了足够敏锐的市场触觉,人情世故不在话下;做了足够多的功课,会使你胸有成竹,自信满满;有了百折不挠的毅力,成功就是时间长短的问题。销售作为一个工种,自然有它的基本功,基本功OK了,如果不是点儿太背,那业绩就OK啦,我的感触就是——认识到这些基本功,用足够的耐心去积累,成功自然是水到渠成。作者回复:
1.“功夫在诗外”,我们不能为了销售而销售,不能去客户那儿强行灌输我们的观点。见客户紧张每个人都会有,可以进门时深呼吸几口,情绪平静下来再进去。不要去刻意和客户拉近关系,慢慢让客户了解你,我们工业产品的销售周期太长,你有足够的时间。
2.建议你穿职业装和学习产品知识,靠内涵去征服客户,客户自然不会注意你的年龄。
3.比如,可以用一些比喻句活跃气氛,比如说你的产品像美女,人见人爱,这只是一个思路,自己摸索一下。
4.随着年龄的增大,人生阅历慢慢就会丰富的,这个不用急。
5.平常心,还要加上乐观的工作态度和适当的自嘲,销售员是打不垮的。
我们在刚刚出道的时候和你现在面临的情况是一样的,可以说销售员基本上都是这样过来的。我的文章里之所以训练业务员首先要“苦练内功”,就是因为知识是自信之本。有知识哪怕再贫穷,内心也是富足的,别人也不会小看你!知识就是力量。所以,一切挫折皆是虚幻,你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产品知识搞懂,搞成半个专家。有了专业的知识做铺垫、做基础,你的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比如你见人容易紧张,假如你有足够的知识的话,你可以将你要拜访的客户看做是一群啥也不懂的孩子,急需你去教育他们,告诉他们产品知识。你进门时这样在心里暗示自己,这样暗示几次,你就再也不怕、不紧张了。
我当初刚刚入这行,见客户也心里紧张。我对自己说:客户就好比一群狼,你不打它,它就咬你。这样在心里暗示自己,从战略上藐视,自然就不紧张了。(这是刚刚入行时的自我训练,比较浅薄,一笑过之。)
陈海是我认识的最笨、最勤奋、文化程度最低的销售员,但也是我手下销售员中最早转型当老板的。他在我这儿工作了一年出头,生活情况好转后,每年也能签订一些单子,基本上属于苦力型销售。按这样推算,他的成功要在五年之后的。但不久,他靠一单操作成功,为自己赢得了房子、车子和老婆。后来,他自己代理了一个工业产品,开了公司,自己当了老板。应该说,他这次碰上了一个不是机会的机会,这个机会是洪湖市新建的神龙酒厂。
陈海是洪湖市人,所以他经常关注洪湖市的一些消息,他知道这个新建酒厂其实是在招标公司网站上看到的消息,因为是洪湖市的招标信息,所以他就特别留意,而且招标公告内容里有真空设备,所以他就找到我。
陈海说:“倪总,我的老家洪湖市的神龙酒厂要招标真空设备,我想去买标书。”
我说:“这个项目你熟悉吗?工作做得如何?有多少把握?别陪太子读书啊!”那时候我已经很少过问手下业务员的具体情况了,所以他们操作的一些项目我并不知道,故有此一问。
陈海挠了挠头。我一看这情况就明白了,他对这事情没把握。这基本是个小规则,人一紧张或者没信心时,就下意识地喜欢挠头。我们可以透过这个无意的举动解读到很多内容。
陈海说:“没做客户的工作,我还没去拜访这个客户呢,但因为是在我老家,所以我想买标书去看看。”
我考虑了一下:陈海确实很久没回家了,就让他买标书去参与一下吧,也顺便回家去看看,就相当于给他放了几天假。于是,陈海买了标书,就往客户那里去了。
该新建的酒厂项目部组织如下:
1.项目组工程师老唐为企业最底层的工程师,负责资料的收集;
2.项目部技术处处长老李负责一般的技术把关,小设备他自己可以做主;
3.项目组颜总是新建项目的第二领导,设备都归他管。
我在武汉办公室帮陈海做这个项目的标书,陈海就到洪湖市神龙酒厂去做关系,但可惜的是他与客户接触的时间太短,投入也不够,直到投标前一天,他仍然只拜访上述人员,却和他们没任何亲近点儿的关系,他请别人吃饭,也没有一个愿意出来的。
虽然工作没进展,但投标还是得继续投,所以我们还是去投了标,投标结果是两家单位预中标,我们根本没入围。事情到此,一般人应该就将这事画了句号,承认自己失败了,因为招投标你根本都没有入围,肯定是失败了。那时候的我和陈海都很郁闷,虽然失败在意料之中,但是我和我手下的兵基本都是很少经历失败的人,所以生意就放不开,所以就很是郁闷,内心很是纠结。于是我决定带着自己预留的标书去问客户为什么不选择我们的产品,因为我们的产品是最好的!(这是自己单方面的自信,或许别人的产品和我们是一样的,但是每一个成功的销售都必须有这样的信心。)
这样我和陈海两个人就去了客户那里,找到相关的老唐、老李和颜总,介绍了一下自己的企业和自己的产品,向他们解释我们的产品才是最好的,才最能满足他们的工艺要求。结果客户都表示,你们的产品不错(这是客户对我们说的客套话,没实际的意义),但是我们招投标是专家打分,已经有第一名和第二名企业预中标了,所以没办法,只能选择招标公司的招标结果。客户这样婉拒了我们。
我和陈海在宾馆想对策。陈海说:“要不送礼去试试?”我说:“投标已经结束,别人关系也做到位了,正常的操作已经没时间也没空间了,客户马上就会签合同了。我先回去了,你在这儿再坚持坚持。你将价格再下浮10万元和他们拼价格,记住,价格始终锁定在比中标的厂家便宜个10万元左右。”然后我就回武汉了。
事后我听说,第二天早晨,陈海去洪湖市百货大楼商城买了块很值钱的手表,计划送给关键人老李。他找了一个无人的机会,把表送给老李,老李不敢收,并说:“你不拿走,我就上缴纪检部门。”又去送颜总,颜总也是这样说,还把陈海赶走了。
由于是面对国内招标,那些厂家投完标就回他们本地了,所以开完标后只有我们这家企业的陈海这一个销售员在客户那里活动。
招标价格,预投标第一名的价格是172万元,陈海按我的意思把价格弄成了160万元。在招投标里,一般中标价就是投标价,不允许有第二个价格,否则废标!但我们已经失败,所以也就不担心废标的问题了。
陈海拿着新价格去找客户,但客户没什么动静,陈海也绝望了。但我走的时候要他坚持到竞争对手签订合同我们才撤退,所以他还是每天去客户那儿拜访一遍,走个过场。但谁也没有想到,周四的一场大雨改变了这个单子的命运,也改变了陈海的命运。
那天是客户投完标的第六天。前一周的周五投完标,我和陈海是那个周六赶到洪湖客户那儿的,时间一晃在洪湖纠缠了六天。第六天,也就是下一周的周四,陈海去的时候天还没下雨,但快到客户那里的时候突然天降特大暴雨。陈海身上全部被雨淋湿,在雨小的时候,他拧干衣服,又继续往客户那儿走。到客户的厂门口,由于地势问题,他们的新建厂大门口居然形成了一条过脚面的小水沟,四周的雨水仍然在向这个地方汇聚。陈海身上全湿透了,也就毫无顾忌,穿着皮鞋仍然趟水向客户办公楼走去。这时候来了一辆豪华轿车,从他的身边驶过,是颜总的车,他正好这时候上班。
同往常一样,陈海又去拜访了老唐、老李和颜总。老唐、老李见到湿淋淋的陈海很是客气,赶忙让座,还泡了热茶给陈海,但同时表示要服从招投标结果,没办法。陈海又去见颜总,颜总说你回去吧,既然你们又降价了,我们到时候研究研究。颜总赶陈海回去,陈海不得不回去。
夏天的天是娃娃脸,这一会儿工夫,暴雨又狂下了起来。陈海一个人在雨中孤单地往回走,走出厂门的时候,身后来了一辆车,陈海急忙避让,结果那车的司机向他招手,他赶忙跑过去。
那司机说:“我们领导让我送你回去。”
陈海说:“哪个领导?我认识吗?”
司机说:“我是颜总的司机,颜总让我送你回去。你没带伞,这路上全部是小腿深的水。”
陈海连忙说:“谢谢!谢谢!”
司机说:“颜总看你冒那么大的雨来,很感动,觉得你们做业务的确实辛苦。门口有积水,还正在下雨,所以特别让我来送你的。”
周五的时候,客户开会讨论定设备。我们公司以比竞争对手价格低的原因中标了,成为最后的赢家。招标公司没有公布究竟哪一家中标,只通知所有的未中标人,说你落选了。
签订了合同以后,和客户关系自然就好起来了。那时候我有事去海南了,不在武汉,客户来了武汉几次,都是陈海直接安排他们住香格里拉酒店,并跑东跑西帮客户办些杂事,这样和客户维护好了关系,和客户也成为了真正的朋友。于是在以后的采购项目中,神龙酒厂很多设备都没有招标,只是议标,而陈海就自然成为其他设备的供货商参与议标,比如不锈钢工程,比如锅炉,比如阀门等等,他统统提供。
这个新建酒厂完工试生产的时候,陈海估计赚了80多万元,以后每年预计都能从这个厂赚到30万到50万元不等。以后,陈海在武昌买了房,买了车,自己注册了一个公司,代理起上海某厂家的产品,也走上打品牌、创事业的道路了。从此,他的命运就和神龙酒厂的命运捆绑在一起了。当然,那时候他早从我公司辞职了。
人,有时候在关键时刻就得对自己狠一点儿,该拿下的东西一定要拿下,这样的人生才能有进步。如果在人生的关键节点你不拿下或者拿不下,命运可能就是另外的一个境况了。
在特大暴雨中,你还能坚持拜访客户吗?如果你能,且你又能让客户看到,我相信,你也会成功的。
该抓紧的不要轻易撒手,该拼搏的时候不要心软。
很多人才华横溢,机会也多,但晚来凄凉,就是该奋起一搏的时候没有主动为自己完成积累,以致一生落寞。
网友晚熟十年问:
假如陈海拜见颜总的时候,发现颜总的办公室里有其他人怎么办?这是我在工作中经常碰到的。如果我第一次去见客户的领导,之前没打过电话,然后到了他的办公室门口却发现里面有其他人。请问我是敲门进去,介绍完自己,然后坐下等领导和别人谈完呢,还是在门口等别人出来再进去?作者回复:
和领导不熟悉的话应该等别人谈完出来后再进去。
和领导熟悉点儿的话如果等不及,可以进去打个招呼,然后马上出来,关门,在门口等。
你进去打个招呼后,其他拜访领导的人知道又来了拜访者,一般会加快谈话速度,很快结束谈话的。千万别在领导办公室里坐着听别人谈话,这样各个方面都不舒服,都郁闷。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