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细节决定成败

2018-12-26 作者: 暮挽笙
第431章 细节决定成败

2009年6月19日,9点,南京某集团公司副总办公室。

之所以选择9点到客户的办公室,是因为客户一般都8点或者8点半上班,给客户留半个小时的余地去倒茶、喝水、吃早餐,等等。这样9点去和客户谈的时候,一般不会被客户因为倒茶喝水等杂事打断。

我一进门就对客户张副总说:“张总您好,早啊。”张总对我笑了笑没说话。

我走到他身边,给他递了一支烟。我对张总说:“这次投标我怎么失败了?我感觉我们的产品质量、产品配置和售后服务等都是最好的,怎么失败了?”

张总说:“你报的是总价还是单价啊?”

我说:“是总价啊。”

张总说:“投标是评标的专家打分,你的价格不是最有优势的。”

我看张总不愿意告诉我原因就去找曹总,其实我的真实目的是找曹总,因为曹总和我是有默契的。而我和张总的关系还不到位,虽然算是不错的,但还是有距离的。

为什么先去找张总?做销售要懂得保护自己的关系人,一般不要去找他,去找的话也是做足前戏才去,尽量在别人面前保持你和你的关系人没有关系的感觉和印象。这就是我去找曹总之前,却先去找张总的原因。

我进了曹总的办公室,曹总在批条子呢,很忙。等他忙完了,来找他批条子的工作人员都出去了,曹总才抬头看我。

我说:“曹总,这次投标我怎么失败了?我感觉我的质量、产品配置和售后服务等都是最好的,怎么失败了?”

曹总说:“你呀,我专门为你的事情去招标现场!也让你成为招标候选人。你成为招标候选人后,招标公司的专家就会更加认真、更加细致地去看你的投标文件。”

我说:“这是应该的啊。”

曹总说:“狗屁!那你怎么报设备型号数量少了一半呢?”

“啊!不大可能吧,投标文件我都有专门人员去做,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我辩解道。

“那你报的设备是多少台啊?”曹总说。

“8台。”我说。

曹总没说话,用他的手提电脑将招标公司的网站打开,点到招标变更通知里,说:“你自己看。”

我一看,傻眼了:招标公司在变更通知里将8台设备调整到12台了。

曹总说:“看到没?招标需要12台,你才报8台,这就是你失败的重要原因。”

我的脸一下子红了,不好意思地对曹总说:“献丑了!献丑了!这样丢人的事情我十多年销售生涯里还没犯过呢!”

曹总一下子笑了:“你也知道丢人啊!”

再不好意思在曹总办公室里待下去,于是我就出来了。一个人走在他们厂里的林荫道上,我不禁十分懊恼,这煮熟的鸭子居然飞跑了,怪自己没第一时间浏览招标公司的官方网站,亏大了!

其实我和曹总认识才两个多星期。曹总的单位是我朋友的公司一直想攻克的业务单位,但是朋友去了两趟,感觉不知道和客户该说什么,没什么话题,就懒得去了,所以委托我去做这个单子。

朋友给我留了这个单位的一些联系人,让我去试试看,但我没要。眼光不一样,他认为重要的人,我反而认为不是重要的。就这样我去了曹总这家单位,我进单位后就直接问管设备的老总在哪个办公室。我问的是个漂亮的女孩,那女孩不知道我有什么背景,就告诉我管设备的副总张总的办公室位置。我就去了张总的办公室。

一阵寒暄过后,我将资料和产品说明书递给张总。张总表示资料先放在这儿,有需要的时候再联系。从张总办公室里走出来,我想,反正已经来了,索性也去拜访下张总的上级吧。于是,我敲开了张总隔壁的办公室,就是曹总的办公室。

曹总见到我也很客气,因为敢直接去找对方老总的销售人员很少。曹总把他的电脑打开,找出相关设备型号给我看,向我咨询一些产品的情况,我都回答了。又聊了一会儿,看到其他人有事找曹总,我就告辞了。

第二天晚上5点多钟,估摸着曹总要下班了,我打电话给曹总邀请他晚上一起吃饭。曹总说心意领了,但他现在在上海出差呢。我马上让司机开车送我去上海。

终于在夜里10点的时候,我和曹总见面了。我带曹总去洗澡,因为曹总酒喝多了,而洗澡是个很好的醒酒方法。

洗好澡,在包间里闲聊。躺在床上,我对曹总说:“那天你打开电脑,我看你们这次要招的设备很多啊。”

曹总说:“是啊,有26个包段呢。”

我说:“有几个包,我公司也可以。”

曹总说:“可以做的就去投啊,但技术要做好,价格也要做到位。”

我说:“当然。但是我粗略看了你的电脑里的标书里,条件限制很厉害啊!”

曹总说:“今年4月,我们单位的领导都升级了,自己开了工厂。管理层都被挖走了,我们就咸鱼翻身上了这个岗位,张总也是一起被提拔起来的。以前我们都没负责过采购,我们不想和老的供应商发生业务来往,所以有意在将来发布的招标文件上将条件设置得苛刻些,实际上就是不想让老的供应商参与。”

我说:“厉害啊!”

曹总说:“你们投标一般有什么招数使你们确保中标吗?”

我说:“很复杂,各种情况都有,不过一般要是有人在评标现场,说两句他想让中标的企业的好话,就会给评委专家有一定影响了。”

曹总说:“那我可不敢说,专家评委不买我账的。”

我嘿嘿一笑说:“这样的话哪能让领导亲自说呢?在标书答疑的时候我也可以说啊。”

走的时候,我留了些钱给总台,说某某先生出来结账的时候你别收他钱,收我这钱。我给曹总发了短信说:领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好好休息。我去闵行区找我的朋友了,几年没见面,要好好续续旧。

过了两天,曹总单位面对社会公开招标26个包的设备,我买了其中的3个包。

我没参与制作标书,标书是以朋友公司的名义购买的,标书由朋友制作。朋友问我有几成中标把握,我说五成是有的。投标的结果没想到是中二丢一,更没想到将认为最有把握的一个标丢了,而且是因为低级错误。

无数个销售员去竞争一个单子,谁能拿到单子?不是靠心态,不是靠关系,不是靠技术,而是靠不犯错误。你只有不犯错误才能一步一步走下去,走到最后。

做对事,不一定成功,但做错事情,往往意味着失败。

网友qinbs713说:

原来峰哥也犯了“标书招标要求提供12台设备,结果做投标书时却写成了投标8台”这样的简单错误啊!我2008年也犯过同样的错误。我公司是套用公司固定的投标书模板,结果在做投标书时不小心将投标的单位写成了上个投标的单位了,教训深刻啊!看来销售工作真的是一点儿都不能马虎。

人不可能一直都顺风顺水,只有跌过跟头、吃过亏才能成长、成熟。有时候,遇到不对的人或者做了错误的事,就会使你的人生轨迹跌入低谷。我自己早年的经历也许可以给大家一些启示。

在我念初中的时候有三个好朋友,一个叫吴明,一个叫汪飞,一个叫老虎。那时候处在青春萌芽期,男性荷尔蒙分泌太猛,参与了几次打架事件,所以交了上述三个朋友。这三个朋友改变了我,或者我改变了他们最少一段的生命历程。

就说其中的汪飞吧。这家伙和我家住在一条街道上,又是初中同学,所以当时参加工作第一年回家过春节时,他碰到了我,非要拉我去喝酒,我也就去了,毕竟老同学嘛。那时候,我正好年少得志又多金,那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当时花了8000多元人民币买了一部手机。当时的小县城很多人不知道手机是何物,他们只知道BP机才是牛的体现,而手机,尤其不是大砖头的手机,在他们眼里根本不算什么东西,在他们眼里手机就大哥大,香港电影里的那种大砖头。喝酒的时候,汪飞说过完年跟着我混。

那时候我想也没想就答应了,没想到这个决定,使我沉沦了十多年,到现在还受到影响。

过完年,就是我从事销售工作的第二年,那时候我已经是上海某知名企业湖北省办事处主任。20世纪90年代初的办事处主任,那个时代,只要稍微懂点儿销售技巧的人,都是日进斗金的人。

在做销售的第二年,当地的十大建设项目,我做下了其中的七个,一下子业绩就排在公司全国办事处的第一名。这很不得了,因为公司办事处销售排行榜,一直是北京、广东、上海位列前三名,从来没有连北京、上海的销售额都被比下去的事情。于是公司简报中通告了我的业绩,一下子我的名字在公司火了,广为传播。

汪飞就是在这个时候到我身边的。我当时的想法是,同学是值得放心、值得信任的,连同学都不信的人,你还能信任谁?当时的想法是多个朋友多条路,有个朋友在身边总是好的。于是,汪飞来到武汉的时候,我安排汪飞做我的销售员,平时和我住在一起。我那时在武汉有女朋友,汪飞住在三居室的另一个房间。

我的名字火了以后,接到西安办事处主任老孙的电话,老孙在电话里问我做下这些单子赚了多少钱。

我说:“没赚多少,行规是三个点。”

他说:“太少了,你付飞机票,我去武汉教你赚得多点儿。”

我说:“好。”

其他办事处主任要来我这里,我当然欢迎,老孙最后也没要我付飞机票的钱。和他差不多同时到达的,还有湖南办事处的主任高远。高远是老孙的朋友,他们都是上海人。我是北方人,北方人的义气害死我多次。

在桑拿池,老孙说:“我说的赚钱门道,你都知道了?”我点了点头。

20世纪90年代初的桑拿,不是一般生意人洗得起的,一个人最低消费都得1000多元人民币,那时候的桑拿和现在的洗浴中心不可同日而语,那时候的桑拿是有钱人的游戏。

在武汉待腻了,老孙说,我们一起去长沙玩吧。我说好。于是,老孙、高远和我,我们三人包了一辆出租车就去了长沙,到湖南办事处去玩。

在湖南办事处,老孙酒后说:“我们一起办个生产制造工厂吧?”

我一惊,说:“办个工厂?那需要很多钱,办什么样的厂?”

老孙一笑说:“就办个和我们现在卖的产品一样的工厂!我都策划好了,也是这次来找你们的目的。”

老孙说:“我和西安那边设计院的院长说好了,他们也占股份,你想设计院占股,以后他们院的设计产品都会用我们的,也会向客户全力推荐我们的产品。而且我们现在打工的这个公司,全国20多个办事处,只要其中一半的办事处主任偷偷地帮我们卖点货,我们的销量就有保证了。”

我一听,不错,值得搞。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确实是有赚头和发展前景的,于是就同意了,高远也同意了。我没意识到自己犯了年轻人容易犯的错误,太急于追求成功。

于是第二步,我们就去西安考察。老孙是个有能力的人,他和设计院院长合作,一些生产设备院长可以动用他的关系赊过来,毕竟那些企业也是去拜访西安设计院的。

那时候西安的地也很便宜,我一咬牙,取了所有的钱,并挪用了部分公款,就和老孙、高远一起投资在西安当地的经济开发区买了地。买了地以后,运作了一段时间后,工厂就要开始剪彩投产了。于是老孙邀请我和高远去西安剪彩,我和高远就去了西安。

没想到这个时候,湖北武汉办事处出事了。原来公司的领导往武汉办事处打电话找我,因为我不在,手机也关机。接电话的是汪飞,他说我去下面的城市出差了,领导就挂了电话。下午领导又打电话来找我,又是汪飞接的,这回他说我生病住院了。领导一下子起疑心了,说:“你是谁?你上午不是说倪峰去出差了吗?怎么下午又说他生病了?倪峰到底怎么了?”

汪飞一下子慌了,就说:“我是汪飞。”

领导说:“湖北办事处没汪飞这个人啊!”

汪飞来武汉后,我一直没给他正式的编制,也没报总公司,因为是同学,所以他实际上是我湖北办事处的二把手。我不在的时候,基本上汪飞帮我照看办事处。那天文员恰好请假,所以接电话的是汪飞。

领导找不到我,又得到前后不一致的回答,一下子起疑心了,再加上这几天联系其他办事处主任,基本也都是找不到,所以领导当天下午就坐飞机从上海飞到武汉,到武汉办事处立马查了办事处的账本,并一个一个地询问我的业务人员。这些业务员一看公司查账,而且听说问题很严重,一下子都开始出卖我了,反映了很多问题。汪飞也交代了我和其他办事处主任去西安的事情。汪飞之所以说,也和总公司领导的威逼利诱有关,公司领导的谈话水平还是有的。

领导知道我和其他办事处主任在西安,而且在西安有厂后,感到事态严重,于是连夜命令,公司的高层全部到各个办事处去查账,发现问题当场报案。

领导第二天一早,就坐飞机到了西安,找到了我们。领导在酒店里请我们吃了顿饭,啥话也没说,只是说:“你们都回办事处吧。”于是我们几个办事处主任都回到各自的办事处去了。

一回到各自的办事处等待我们的要么是解聘,要么是被查出账目有问题直接抓捕。就这样,全国十多个办事处主任因为参加我们工厂的开业剪彩,因为我的同学汪飞接的一个电话,而被抓的抓,被开除的开除。高远被查出有六万元的问题,直接被抓走,并被判了六年刑。我这儿还好,在被抓进去的第二天,我家里来人把钱还给了公司,好在没被抓进去。

但我被开除了,当然汪飞也被赶走了。

于是我们在武汉的街头徘徊。我当时住在武汉大学的宾馆里,我自己没钱了,钱都靠我女朋友出。汪飞也没收入来源,就和我住在一起。那些天都不敢开手机,因为一开手机都是些朋友来询问或者指责的电话,很是不堪。

我用汪飞的手机给上海ITT泵业集团的前同事打了个电话,说我最近不干了,想找个工作,帮我打听打听,看看ITT招不招人。电话中那个以前的同事说,他们ITT最近是在招人,不过是驻新加坡的销售。他去和他们总裁说一下看看,让我等他的电话。

那时候虽然因为汪飞接了个电话,改变了很多人的生命轨迹,但是我想,汪飞也不是有心这样的,所以就仍然和他在一起,仍然把他看做朋友。我告诉了汪飞,说ITT的朋友帮我向ITT中国总裁说了推荐我去做销售,可能总裁会顺道来武汉面试我,你接到电话第一时间要通知我。汪飞答应了。

每天早晨爬爬山,白天就疯狂地看书,晚上就看看斜阳,让心绪无边地飞去。一直没等到ITT总裁要面试我的电话。

汪飞有一天说:“峰,我去找工作去了,天天这样混也不是办法。”

我说:“好啊,找个工作很好啊,起码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

汪飞说:“峰,我帮你买了去宜昌三峡的票,你不是一直说想去宜昌三峡看看吗?你不能这样颓废下去,你要振作起来,票我给你买好了,你自己去看看风景,希望回来后看到一个全新的你!”

于是我去了三峡玩了十多天,直到口袋没钱了才返回,也联系不到汪飞了,电话总说关机。于是我打电话给ITT的前同事,问工作的事情如何了。

那同事很吃惊,说:“你不是让你的朋友汪飞告诉我,你现在和一个温州老板一起去宜昌办厂去了吗?你不说不要这个工作了,推荐你的朋友汪飞,让我全力帮助他吗?我们总裁十多天前去武汉面试了两个人,一个是华中理工的博士,做技术的,一个是汪飞,做销售的。”那同事又说:“现在汪飞已经进ITT了,正在新加坡接受销售培训。”

我无语。最能给你致命一击的永远是你信任的人!这件事给我很大的教训,就是:如果你一无所有,记住,你就多交朋友。如果你已有小成,记住,千万别太信任朋友,因为你的朋友也要飞,也要活得潇洒,而最直接、最快速的飞,就是踩在你的头上飞。

痛定思痛,我觉得自己早年这次挫折也不仅仅是来自朋友的打击,这和我不成熟的世界观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没有和老孙他们的那些事,自己守住做人做事的底线,也就不会遭受后面的打击了。

销售工作里奇怪的是,你忽略掉的客户,往往你在失败时才发现,他其实是你最重要的客户!

善待我们接触的每一个人吧,说不定那个工地看门的大伯就是工地老板的叔叔呢!

网友迷失的感动说:

看到这里我感觉我特别像故事一开始的销售员于泉,超级郁闷,你的文章我看得很慢,需要深深体会。我入销售这一行刚两个星期,是做软件方面的,感觉压力很大,市场竞争太激烈了,今天遇到一个客户,我傻乎乎地一开始就将报价给到了最低,想吸引客户,客户的意思是想要点儿回扣。请教峰哥,我还有回旋的余地吗?谢谢。

作者回复:

销售里,报价应该是最慎重的事情之一,报价前一定要弄清楚客户的真实意图,报价是比价,还是做预算?还是现在考虑采购?等等,根据客户要求你报价的目的不同,你需要报不同的价!而且报价的策略也应该是先高后低,像你这样一次就把价格弄到底的效果是最差的!因为客户不相信这是你的最低价,可能还会让你降价,而你已经没有降价的空间了,这样会导致客户认为你没诚意。如果是老客户,有合作的经历,客户让报价,也要慎重,一般要事先打电话问客户报多少钱合适?一般不要自己做主报价,报高报低都不好。

你这个案例,一般的做法是你请教你的领导,看看他能不能给你个特价,这样你就有腾挪的空间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