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2019-08-10 作者: 君长思
第二十一章

“波才军一旦缺粮的话,剩下的选择无非两种,一种是弃陈郡城率军返回汝南尝试反攻回汝南城,这时候皇甫将军只需率军一路追杀,便是那波才有通天之能,也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回返得了汝南,恐怕在半路上黄巾贼就要被官军杀得一干二净了,所以我认为他不太可能会采取这种做法。”

“第二种选择也是最有可能的选择,那就是孤注一掷,集全军之力猛攻官军营寨,尝试一举击破官军,若能在此击溃皇甫将军的话,那么整个豫州也再无足以抵挡波才之力,一切的问题也都会迎刃而解。若是波才如此行事的话,我会率军隐藏其后,在关键时刻杀出届时皇甫将军只需适时发动反击,必定可以再度重演长社大胜。”

说到这里皇甫嵩都不禁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长社之战,打得固然艰难,可最后赢得确实非常畅快,若是真的如郑休所言再度上演一次长社之战的话,那倒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那波才竟然会在同样的状况下败上两次么?

只是思索了一番郑休的计策之后,皇甫嵩感觉确实也有几分可行性,首先他自己就绝对有把握在波才的猛攻下守下来一段时间,虽然这座陈郡城外的营寨并不是城池,防御力上自然比不过长社城的城墙的。

可是眼下他皇甫嵩也有着更加充足的兵力,而且还有郑休这样一支精兵游离在外,这可比当初困守长社孤城的时候强了太多了。

若是真的郑休能够断掉波才后路的话,那这釜底抽薪之计便可谓是大势已成,波才是无论如何都翻不了天去了,最后的败北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除非他真的能打得赢自己,但是在这点上皇甫嵩对自己麾下这只官军还是很有信心的,就算是只守不攻,他皇甫嵩绝对都可以守到波才粮草耗尽,大军不战自溃。

“嗯,此计到也算得上是十分巧妙了,不过在这之中你能否攻下汝南城可谓是至关重要的胜负手,你若要行此计,则必须立下军令状方可行事。”

军令状?

郑休顿时眉头一皱,军令状这种东西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旦立下了未能完成可是当真要军法从事的。

虽说郑休确实对自己这一计的可行性有着相当高的自信,但是用自己的性命做赌注这种事情,多少心里还是有些发憷的。

只是在这里要是怂了的话,那之前费尽心机塑造起来的智勇双全的形象那就可谓是碎了一地了,连军令状都不敢立下的人,如何言勇?

念及此处郑休终于是咬了咬牙下定了决心。

“那有何难,我这就立下军令状,七日之内必破汝南而归!”

破汝南的事情,只要操作得合适的话,郑休认为成功率还是相当之大的,硬要说有什么问题的话主要是个时间问题,要是拖得太久没能拿下来的话,一旦事情败露被波才知道了,他随便派出几千人的援军赶回汝南,都绝对能阻止得了任何对汝南的意图。

因而七天时间大约也是郑休心中能够攻下汝南的最大时间窗口了,超过这个时间波才的援军随时都有赶来的风险,那么只要在这个时间内攻下来应该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袁术见郑休停顿了一下,本想嘲讽几句,没想到最后郑休还当真是果断立下了军令状,这倒令他有些意外。

哼,这等军令状都敢下,这是取死之道。

在袁术看来,那郑休就算有天大的本事,又如何能在七天之内攻下来汝南?

哪怕汝南城里都是些老弱病残之辈,可那汝南城毕竟是城高池深,汝南作为袁氏的老巢,袁术对于汝南城有多难攻下再清楚不过了。

就算换他袁术来攻,虽然袁术一样有把握短时间内攻下,可那前提得要是有城内的袁氏族人里应外合方能实现,否则光靠他从城外强攻,那是万万不可能短时间内攻下来汝南城的。

在他看来这郑休就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了,打了几个胜仗就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他倒要看看要是七日内未能拿下汝南他如何自处。

见郑休立下军令状七日内要攻下汝南,就连一直十分欣赏郑休的曹操都有些担心郑休能不能完成任务,毕竟军令状这种事情可真的是开不得玩笑的。

不过曹操的做法并不是袁术那样的暗中取笑,而是直接向皇甫嵩进言道:“皇甫将军,末将也愿率本部兵马协助王军侯共破汝南。”

此时的曹操作为骑都尉与皇甫嵩一同讨伐黄巾贼,虽然理论上也有着独立带兵的权利,可是为了确保整支军队的团结上下如一,曹操从未开口要独自出战过,向来唯皇甫嵩军令而动,对比起曹操来,袁术和他所率领的那只义兵就自由得多了,严格来说几乎算是汝南袁氏的私军。

因而曹操在出战之前必要先求得皇甫嵩的认可,而皇甫嵩见曹操主动求战,心知他是尊重自己的意见,否则以曹操本身的官职和他的身份来说,除非皇甫嵩以势强压他不许他出战,否则曹操完全可以脱离皇甫这一支兵马自由行动的,而眼下曹操既然已经开口,皇甫嵩自然不会拒绝。

“孟德既然有心的话,也可率本部兵马一同,就不需立那军令状了,我再给郑休你两千精兵,凑成三千兵马。七日之内必须要拿下汝南,十日后若那波才未率军撤离,我将伺机发动反击,届时你必须要带着你的兵马出现在战场上,可能做到?”

“若是不能做到,末将提头来见!”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那郑休自然没有丝毫退缩的余地了,在新增了两千生力军之后,郑休麾下的兵力也达到了三千人的级别,而且大都是官军中的精锐,对于皇甫嵩的器重郑休自然是看在眼里的,现在又得了曹操这么一支额外的援助,这要是打不下来汝南那真的是无能得该死了。

“好,既然如此那便依此计行事,传我将令全军今日起撤除陈郡城外包围,全部回守营寨之中,大军即日起加固营寨外墙,以御贼军强攻。”

大计已定,众人纷纷离开大帐开始行动起来,曹操也跟着郑休离开准备和他商量一下接下来汝南要怎么打的问题,不过在曹操开口之前,郑休反而先提出他的疑问了:“曹校尉,我就大胆称你一声孟德兄了,你此行能带的来多少兵马来汝南助战?”

曹操有些尴尬的笑了笑道:“王军侯倒也莫怪,其实不多,总数上和你一样只有三千人,但实际上真正属于朝廷的官兵只有一千人,其余两千人实则是我从陈留出发之前私募的,算得上我曹氏的私兵。”

听曹操这话郑休,马上就明白了过来,感情曹操这只兵马虽然人数上和自己一样,可实际战斗力上明显要逊色一大截嘛。

虽然私兵大家都懂是怎么一回事,但是即便是在这个时代,一个大家族的私兵数量也不可能大到多夸张的地步,几千人的私兵那是只有袁氏这种大汉朝最顶级的权贵才有资格搞的东西,曹氏虽然也算得上是一个名门,可要把私兵搞到这规模那肯定是有些出格了的。

所以实际上真正的曹氏私兵郑休估计应该不会超过千人,这一部分是足以和官兵媲美的精锐,其余的估计都是些临时招募的壮汉配备了一些武器而已,就算加上一段时间的操练,真实战斗力也很有限,可以说在这一战中,曹操麾下真正可堪一用的兵马至多也就一千多人,大概也就一半而已。

不过想到这里,郑休忽然意识到之前他没想到的一个地方,眼下自己的兵马看起来要更加精锐,可实际上这些兵马全都是皇甫嵩划拨给他的,再怎么强大实际上也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此战结束之后肯定也是不可能让自己再掌握这么一支精兵的。

至于曹操麾下那些兵马,看起来好像很业余的样子,可实际上那都是真正属于他自己的军事力量,外人谁都掌控不了,在自主性上曹操这支兵马不知道比自己强了多少,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一支军队,才是将来曹操霸道之基业,没有这么一支属于自己的军事力量,在这乱世之中又能成得了什么事情呢?

这时郑休第一次有了想要组建一支私军的想法。

在其他的时代,民间组织私军被朝廷发现了那是形同造反的重罪,可是在这汉末,各世家大族组织私军基本已经形成了惯例,乃至于私军规模不够大的话都不好意思自称是名门望族。

尤其是黄巾贼犯上作乱以后,朝廷更加是直接下令各郡县自行招募乡勇保卫一方,而即便是地方官府里有余力征召一支兵马的本来也不多,实际上最后大都还是由那些当地望族的私军顶替了上去,无异于让这些私军直接转了正了。

由此不难看出想要真正练出一支属于自己的私军也并非易事,至少还不是现在郑休区区一个军侯能办得到的,即便是曹操,若非是他背后有着曹氏给他撑腰,他也拉不起这么一支军队出来。

不过眼下曹操这支私军成军不久,还没有形成足够强大的战斗力,对比官军来说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不能指望能起到什么关键作用,因而汝南此战真正足以打恶仗的官兵,实际上也就四千余人而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