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依依惜别

2019-09-01 作者: 何家女神
第七十九章-依依惜别

想到这青铭缓缓道:“原来此琴竟是“号钟”!果然名不虚传!,杨涟真有此琴在手真是如虎添翼,不过前辈又是如何得到这琴的呢!”

青云子道:“老夫年少之时,对音律也颇有研究,你还记得之前老夫说过的,当年路过汴梁救下杨涟真的事情吗!”

青铭点点头,青云子继续道:“那一年是靖康二年五月,也是老夫刚刚救下杨涟真不久,那时候金军攻陷了汴梁城,不仅将皇帝、文武大臣、后宫嫔妃三千余人掠走,更将宫中的宝物洗劫一空,在乱军之中,老夫恰好看见有金人不识此琴来历,要将这古琴和许多奇珍异宝付之一炬,于是老夫出手阻止,最终才将此琴保留下来!”

原来此琴一直为皇家所有,青铭不想此琴还有如此经历,若不是青云子慧眼识宝,这绝世珍品恐怕早就化为了烟尘!

青云子又道:“后来,老夫见音波功伤人伤己,便决定以后不再使用,恰好女儿爱琴,老夫便将此琴作为嫁妆,在她与杨涟真大婚时赠于了她,哪知一代名琴最后竟然沦为杨涟真杀人的工具!”

青铭想到古琴竟沦为杀人利器,也不免颇为感慨,可琴与刀剑一般,自古以来杀戮并不在于此,而在于人心,在于名利、权势、帮派之争!而所有一切的争端核心,无所谓利益两字!

青云子唏嘘道:“老夫这一生做得最大的错事,就是收他杨涟真为徒,更糊涂的是还将女儿嫁给了他!如今想来真是悔之莫及!”

青铭见青云子心中难过安慰道:“二师父休要忧虑,徒儿出谷后,定然会护得师姐周全!”

青云子起身含泪道:“师父相信你,虽说杨涟真是老夫的女婿,但他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心中无父无君,老夫早已对他失望透顶,不抱任何幻想,将来你再遇上他时,可以代为师清理门户,不必手下留情!”

青铭忐忑道:“二师父,以徒儿现在的武功,恐怕还不是他的对手!”

青云子巍然道:“你尽得耿尽忠乾坤剑道真传,又身负少林易筋经神功,加上老夫的龟息大法,如今在当世恐都少有敌手,你唯一欠缺的只是与高手过招的经验而已,等到临敌之时你才知道自己剑法的精妙之处!不过你要将眼界放宽,天下高手何其多,并非只有他杨涟真一人!”

青铭点头称是,心道:“自己之前的眼界的确太小,眼中的敌人也只有杨涟真一人,二师父说的对,天下之大,高手何其多,千万不能坐井观天!”

青云子又继续道:“像很多佛门清净之地,里边也是高手众多,只不过他们不愿意在江湖上抛头露面而已,就拿你们少林来说,有一位叫做空相的老僧,简直就是个武痴,少林绝技恐怕都是信手拈来,更不用说主持空见圣僧了,他的境界又比空相高上一截,他或许没有空相学的那么杂,但高出的这一截便是自己对每一门武学的独特理解和细心体会!”

青铭听着青云子的叙述,真是觉得受益匪浅,和他谈话不仅让自己眼界为止一阔,更让自己对武学的认知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任何拘泥于形势的武学,都不是上乘武学,武学的终极含义应该就是跟随自己身体的反应,随心所欲,收放自如,从而达到一种怡然自得的绝妙之境!

此后几日,二人早晚在一起时而拿着树枝在岸边切磋,时而坐下来侃侃而谈,几日过后,青铭渐渐找回了自信,青云子心下也是暗暗惊奇,虽说自己当年跌下寒潭后受了伤,但经过这几十年的调理,早已好了八九分,有时即便自己使出全力,也未必能在百招之内胜过他,有时竟要逼得他投机取巧才能稍为占点优势!

终于还是到了第十日,眼看着就要说分别,二人都是小心翼翼,生怕那句话说错了,惹得对方难过。

可青铭知道自己身上背负的责任与担当,他不仅要为自己讨回清白,更要替岳家洗涮冤屈,出谷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到师父,问清楚自己的身世。

再就是要查明杀害赵开山的真凶,他手心握着那个被刺破的荷包暗道:“韩兄,不知你最近可好!”一转念想到韩月如是女儿身,下次见到时,可不能叫她韩兄了,那该交什么才好呢?

他忽的想起当时在山东之时,韩月如曾告诉他临安城繁华富庶,吃的、玩的应有尽有,想到自己马上就能见到韩月如、十三叔、公孙鹞等人了,心中不禁十分高兴。

深夜躺在山洞之时,他忽然想起镇上的那两个老人,今天已经十六了,这几日和青云子探讨武学竟然将日子都给忘记了,若金人前来讨要解药,两位老人如何能拿的出来!自己岂不是害了他们,想到这里他心下顿时不安了起来!自己明日得赶紧出谷一趟才是!可是一想到出谷,便觉得心中不忍,自己怎能将二师父一个人留在此地?毕竟他年龄大了,万一有哪里不舒服,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

第二日,青铭依旧早起和青云子在岸边切磋武学,只是想起谷外的老人安危,有些三心二意,心不在焉起来。

青云子似乎早就看出了他心里的不安打趣道:“不要悲伤,你我又不是再无见面之日了,等你处理好事情之后,你可要给师父带个小媳妇回来,师父可要等着抱徒孙呢!”

青铭又呆了两天,直到陪着青云子过了元宵节,这才依依惜别,他心中一直担心着谷外两个老人安危,临别之时,青云子再三嘱咐,出谷后注意隐藏自己的身份,暗中调查也许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旦身份暴露,恐又将成为众矢之的。

上次山东之行便是前车之鉴,再者对任何人都要留一手,不可过于相信别人,有些事情告诉别人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将他人也一起置于险地。

青铭一一答应记在心下,他想到青云子被自己的女婿所害,这些全都是经验所得,可见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最是难测!

他在心中不由得将青云子和师父耿尽忠做了个比较,可能师父在没有入岳家军之前,也与青云子一般,仗剑江湖,快意恩仇!

可当师父踏入岳家军之后,他或许和岳将军一样,肩上无形之中背负了太多的枷锁,都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也许从此之后他的心愿便和岳家军中的每个士兵一样,那就是一心想要收复中原,迎回“二圣”,一统天下!

只是随着岳将军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宋金议和,割地纳贡后,让他满腔热血化为乌有!

此后他唯一的心愿应该就是将自己抚养成人,为岳家洗脱谋反的罪名!

或许他认为只有这样九泉之下的岳将军才会瞑目!至少他的后半生都是为了岳家而活着的!

但青云子不同,他恣意潇洒,心中只有他的江湖,他并非不爱国,只是他明白,偌大一个国家若没有贤明的君主和一大批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将,仅靠着几个人的热血忠勇,又怎么能开创一个太平盛世呢!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而后才能平天下!”如今北方百姓处于金人铁蹄之下,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百里不见炊烟,千里不闻鸡鸣,皇帝苟安江南,不思中原,这天下如何能平,又何时能平?

而自己呢,究竟是要做怎样一个人?是像师父一样明知不可为而为呢,还是像青云子一样独善其身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