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得过且过

2018-04-15 作者: 冯永姣
第十二章 得过且过

糜烂、或者高贵,形容现在的生活或许都是一种巨大的讽刺,从我来到这里,到、再回到小村,我努力的回忆,属于这个城市的繁华,我只在黑色的玻璃外隐隐的感受过,陶醉过。

读书、读书、努力的读书,好像一下就变成了我全部的生活,这样被压的死死的气息是我没办法选择的。这个城市太陌生,除了卫沙沙和这座楼里面的人,全都和我没有任何关系。

也曾想过什么时候,我可以再像以前那样骑着脚踏车,一路高歌回家;回家的路,有我撒下无穷的欢乐。路的尽头,有等我的外公。

我开始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情绪,它被我叫做“烦恼”。

项微斯说:“有一种烦恼是毫无理由的。”或许我的这种毫无理由的烦恼是自己的世界。我没有刻意的揭开掩藏在我生活内部不为人知的结痂。多年以后,尽是空白。父母像是脑海中固有的概念模式,全部无法探测的奥秘星云,倒也不记得该是几岁就随父母而活。

有时会突然有种熟悉的感觉,只有会看见一样衣服或是瞧见熟悉的背影,内心突起的一种温暖的感觉,才暗暗提示自己,这里不是小村,那些不是外公小村里的一切。

会时常做梦,梦见他牵着我的小手在小竹椅上摇晃着,会想起他带我去山里祭拜已故的外婆和舅舅;面对我的各种古怪提问不知如何作答而主动提出给我买糖的白发老人。记忆是场折磨人的拳击,到头来都是伤痕。生活并非给我们开着玩笑,告诉我,我已经偏离生活的坐标原地好远,我并非七八岁孩童。

这样一种从外公到父母的伴随状态的改变,我倒是越来越无所谓了,时常想念罢了。

总是听人说:人呐,一旦开始怀念过去,就老咯。

只是十三四的我哪能谈得上“老”。

在我的认知里,人一旦开始怀念过去的人和事,就只能说明她现在过得不好,或者很不好。

而现在的我,大概就是这样的人,如果有知心人问我现在过得好不好,我想我会哭着告诉他:我现在过得一点也不好。

而有一种人,她很少提起过去的人或者事,她很努力的展望未来,说明她现在过得比之前好,或者更好。

我倒是希望自己是后者。如此,我也没让自己失望,几年之后,我就从第一种人长成了第二种人。

其实学会成为这个家庭里面的人不是一件难事,我只要每天保持着笑容,恭恭敬敬的态度,有着还能看的分数单。我就能安逸的在这里存活。

第一次和小川提起外公,提起我小时候的生活,他给我的反应是茫然的,他大概是不能感同身受我的童年和他的截然不同。所以他后来常常拉住我给他讲我在乡下的事,说多了,他也不厌其烦。

只是在家里说着我小时候的事就像古人不能看**一样,是要被惩罚的。奶奶不明白为什么每次我和小川说话的时候,他都会显得异常兴奋,可能也是实在想不通还是什么原因,洪叔硬生生的把他带去奶奶的房间。

小川走出奶奶房间的时候,我站在门外等他,他看了我一眼,“姐,我回房写作业了。”然后就低着头往他房间的那个方向去了。

杏姨是随后出来的,她看见依然站在门外看着小川回房的我,一把就把我拉到旁边,想想又急促的拉回我的房间。

是她关的门。我很不明白她这样有点失措的行为,她看着我,皱起了眉头,很严肃的告诉我:“以后不经过老妇人的允许,不要站在她的房门外面,不管你有没有偷听里面说话,都会被发现的。”

“还有,以后不要跟少爷说你小时候的事,少爷接受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是不允许参杂任何其他成分的。”

“你要记得杏姨跟你说的话。我先走了。”

她走之前抚摸了我的头。那种感觉应该是在母亲身上才能感受得到的,如今,就像是没有母亲的我,在杏姨的身上,竟也感受到了这种母爱的光芒。

我一直都很感谢杏姨这样在背后提醒着我一切。虽然她跟着奶奶大半辈子,但她从未感染过奶奶身上的任何恶习。以前觉得外公家隔壁的姑婆是全世界最好的妈妈,现在倒觉得是杏姨了。尽管杏姨一生都没有孩子,也没有嫁人。

杏姨善心的提醒,无疑又让我陷入了沉默,我怎么就不能给小川讲我小时候的事了,什么教育理念就那么重要吗!我分明就感受到小川只有跟我在一起的时候才会露出久违的笑意,才能表现出一个孩子该有的童真。

这些心里、脑子里所有的疑惑和委屈,我都没有向任何人诉说,包括那时已经和我关系已经足够亲密的卫沙沙,我从不跟她说我现在的家庭,自然就不会提起关于这个家里的一切,她只知道我是富贵人家的孩子,有一个和我关系很好的弟弟。

卫沙沙的家离学校很近,她每天都是步行来的学校,每次月测完多出的时间,我都会偷偷的去她家玩。我从没告诉过俞叔叔我有过早放学的时候,自然就不会对他在校外久等而感到愧疚。

卫沙沙的妈妈当年也是个乡下的姑娘,在城里打拼的时候遇见的学识还算渊博的卫爸爸,好像是一见钟情就私定终身了。卫妈妈只有初中的学历,平时就呆在家里照顾卫沙沙,偶尔也出去找活干。我听卫沙沙说,她妈妈身体不是太好,经常生病,虽然都是一些小病,但也是够折磨人的。

如此想来,他们家环境好像也不是太乐观,所有的经济来源都靠卫爸爸了,学费、生活费、偶尔的医药费,也难怪卫沙沙在同龄的孩子当中算是懂事的了。

尽管如此,我也很羡慕她,起码她有一个称得上完整的家。

每次去卫沙沙家,她妈妈都是盛情款待我,水果,零食,都好像是为我提前准备好的。我能在他们家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温暖,我会觉得在这个应该是陌生的城市,我又认识一个亲人。

有时也能在准备走的时候看见卫爸爸,只是每次看见卫爸爸,他都是一副疲惫的样子。也能理解,他的压力很大吧。可尽管是疲惫,卫爸爸还是会在我跟他打招呼的时候喜笑颜开的跟我问好。

卫沙沙好像还有个表哥,寄宿在他们家。对于她这个表哥,我只是听过,从没见过;但我倒是见过他在卫沙沙家的房间,干净整齐。听说他在读高二了,成绩很好,在他们家很受欢迎,他也是卫沙沙的标杆,卫沙沙说:“我以后一定要像我表哥那样优秀,给家里人争光。

后来她有没有做到我倒是不知道,但后来,我还是在机缘巧合下认识了那位传说中的表哥,和那位我印象里应该是干净内敛的男孩有着截然不同的差距。

爸爸在不忙的时候会常来和我聊天,我们一般都把地址选在露天的秋千上。我会坐在可以来回摇荡的秋千上跟他诉说着我对外公的思念,悄悄的告诉他外公的好。爸爸应该也是把我的话放在心上了,没过几天,他就拿着已经拨通的电话来我的房间让我和外公通话。

差不多有两个月没听到关于外公的一切,他的声音,他颤抖的问候。我在一个字还没有吐出来的时候就泪崩了。

我实在、实在太想、太想外公了。平复了好久的心情,我才勉强着喊了一句:“外公!”

外公一连“哎”了几声,然后问我在这里过得好不好。

我多想告诉他,我过得不好,快点来接我回家。我终究没有说出口,安慰自己,也安慰外公,就告诉他:“嗯,我挺好的,爸爸,妈——妈,奶奶——,都对我很好。”

我是有看了一眼爸爸,只见他露出满意的笑容。我就继续跟外公讲着电话。

在那通电话里,我是半哭办笑讲完的,而外公,他是发抖着讲完所有的话,我问他是怎么了,“不舒服吗?,有没有定时去医院检查。”

他说:“当然有。我就是太久没听到你声音,有点激动了。”

外公在最后让我好好留在这里,认真读书,听他们的话,做一个有用的人。然后我还没应答什么,他就匆匆挂了电话。

我在这头听了很久“嘟嘟嘟嘟”的声音,也没听到那头再传来我想要的久违的声音。

这样差不多每次都是我提醒着爸爸给我按下外公的号码,后来就直接问外公现在的联系方式,他也经不住我的死缠烂打,还是把号码告诉我了。但同时也嘱咐了我“一个星期最多、最多、只能打一次。”

每次和外公通完话的那个晚上,我觉得我都会睡得特别安稳。所以我才不管什么一个星期只打一次电话的承诺,我恨不得天天给外公打电话。唯一遗憾的是,我根本就没那个机会。

曾经还有过幻想,幻想自己存钱买一部可以打电话的手机,然后天天打给外公,还可以打给顾谨生。

有过这样的幻想,全部的生活就变得充满了动力,为了考到更高的分数,我争取丢下所有的杂念,一心专研。什么委屈我都能承受,什么困难我都咬着牙挺过去。

我在校外偷偷的拨过两次外公的号码,第一次没人接,第二次通了。

然后就这样和外公说了好像很久的话,要不是看到俞叔叔来了,怕被他撞见,我才不会轻易的挂掉那次电话。

之后的电话,就再也没有拨通过了。

我想,外公一定是忙的没听到才这样吧。我又不好开口问爸爸为什么外公老不接我电话。

即使这样,我还是觉得是满足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