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老家的那些事儿

2018-04-15 作者: 高山雪豹
第九十四章 老家的那些事儿

周建军在陈由红的搀扶下,厕所也上了,水也喝了,他又躺到折叠床上呼呼大睡。

陈由红平时虽然穿得干净潇洒,其实他是个懒得收捡的人。来到这里看见兄妹二人如此辛劳,似乎触动了他那根懒惰的神经,主动收捡起这个不大的出租屋来,拿起拖把里里外外的拖了一遍。刚洗完拖把进屋,周小丫回来了“陈哥,这么勤快?快去洗澡。”她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看见你们不辞辛劳,早出晚归的工作,不帮你们分担一点,我心里过意不去呀。”陈由红温情的捋了一下周小丫湿漉漉的头发。

“你还有点良心,知道我们辛苦!”周小丫示意陈由红进里屋。他会心地跟她来到里屋,周小丫把嘴巴对准陈由红的耳朵“快点洗了来做事!”眼光闪动着快乐的光泽。

“今天还做?你哥在外面睡呢?”陈由红有些疑虑的小声问道。周小丫嘴巴一撅,眼睛一横,陈由红忙端起盆子去洗澡了。

洗澡回来,他轻手轻脚的进门,生怕惊醒了周建军。还好,周建军的鼾声就像有节奏的风箱,呼哧呼哧,酒气弥漫。他轻轻地关好里间的房门,周小丫已经睡到被窝里,一个轻柔的声音飘来:

“快点!”

很明显,周小丫在催促他。陈由红麻利的脱掉衣裤钻进被子,用手一摸,周小丫已经一丝不挂,曼妙的酮*唾手可得。此时,陈由红的心砰砰直跳,惴惴不安。他紧紧抱着周小丫,把胸脯贴在她挺拔的*乳上,以免自己的心脏从胸腔弹跳出来!

“我的宝贝!我们做完了,我就穿衣睡到你的脚头吧?”

“你怎么这么啰嗦?胆小如鼠,我还把你吃了?”

陈由红脱掉自己的内裤,伸出绵厚肉感的大手,把她挺拔紧实的**抓在手心轻抚,他太喜欢这个丰满又傲慢的**了!

“宝贝,她太可爱了,我想亲亲她!”

周小丫调整了一下身子,娇喘道:

“昨天还没亲够?今天都有点疼了。你真是的,这么大个人了,对**还这么钟情?”

“哇!我哪里只是只钟情你的**,你身上的每一寸肌肤我都视若珍宝,你美轮美奂的身体让我魂牵梦萦、神魂颠倒!”陈由红还没说完就低头把她那艳红的乳*噙到最里吮吸起来。

“啊,别整我了,我的好哥哥!”

陈由红嘴在忙活,手也没闲着,他伸到她的两腿之间,用他肉感的手指轻轻一探,早已泉水叮咚了!周小丫用手把他下满粗壮的肉*碰了碰,娇声道:

“你让他伸长脖子昂起脑袋干着急,还不让他去工作?”

陈由红忍住笑轻缓的翻身压到周小丫滑嫩多汁的身体上,把那根着急的肉*插进她的小*,趴在她的身上轻轻的抽*,不敢用力,他怕床架发出的抗议声惊醒了屋外的周建军。

“——”

陈由红放假进城这段时间,他的父母和弟妹们正在家里大修水利。

分田到户,有了土地的陈中和——陈由红的父亲,对自己年轻时候学得的医学知识已经丢到一边,对他的小诊所也不是很上心;一门心思在琢磨他那八亩水田,两亩旱地怎么稳产高产,今后不再让家人饿肚子。

农民就是实诚,那怕是学富五车的农民他们对土地,对粮食照样有着特殊的感情。陈由红的弟弟陈龙在县一高读高三,他虽然只有十**岁,已经长得人高马大,形貌昳丽。他的妹妹陈凤,也在县一高读高一,十六七岁,长得纤细高挑,眉清目秀。这兄妹二人放假回家,本来准备到哥哥陈由红的学校好好玩几天的,结果吃了闭门羹。只好老老实实回家参加劳动。

陈中和虽然老当益壮,但毕竟精力有限,看见两个壮实、俊俏的儿女放假回家自然高兴。在母亲炖了一锅肉的饭桌上,他们的父亲满面笑容的发话了:

“陈龙、陈凤,你们放假了也别想轻松,回来帮忙做点事。春节前我们要闸两个氹,确保明年开春农田有水灌溉。以前那几块田都是别的田灌满了才流到那里,集体的时候没有影响。现在分田到户了,再经过别人的田把水引来,容易引起矛盾,也不能保证灌溉。所以我们自己辛苦点,去田边的溪沟里重新闸两个氹。吃饭了陈龙就跟我到山上砍树,陈凤就跟你妈去沟里挖土。”

陈龙、陈凤知道父亲的脾气,别看他现在满面慈祥地微笑,一旦发起火来雷霆万钧、地动山摇。兄妹二人哪里敢违抗父命,只好唯唯诺诺地说道:

“好,好。我们听父亲安排就是。”

他们的母亲是个懦弱的受三从四德影响深重的农村妇女,虽然心疼儿女也不好说什么。上十亩地,他们的岁数大了,也确实需要帮手。这小两兄妹知道不可违抗,只巴望哥哥陈由红早点回来,好让他们多个伴,也多个劳力早点把活干完。

从这天下午开始,一家四个人就投入到紧张的劳动中。到第二天,陈龙和他父亲砍来一大堆松木,这堆松木主要是当石头用,在闸氹的位置锤下无数个木桩,然后顺着木桩垒起一排木头,权当是垒的石墙;然后顺着垒起的木墙担土夯实。那劳动的场面也挺壮观的:

挥锄挖土的,挑土奔跑的,举窝夯实的,劳动的场面热火朝天,似乎又回到了那个狂热的农业学大寨时代。

陈由红的父母和弟妹劳动的场地就在简易公路旁边,简易公路沿着这条溪沟蜿蜒延伸,公路上行走的路人,看见这种劳动的场景,无不驻足观望。

这天来了两个穿西装,背黑色挎包的男人。他们往前走了一两里路,又折了回来,刚好陈龙们一家中途休息,坐在沟坎上喝茶,那个瘦高个,留着八字须的中年男人,走到陈龙的父亲身边搭话:

“大伯,忙啊?”

陈龙的父亲昂头瞅一眼说话的八字须男人,朗声回答:

“我们闸个氹好灌溉农田,你们这是?”

“我们是福建人,在乡下收购银元古币。混口饭吃。”这个自称福建人的男子,操一口不太流利的普通话,眼珠灵活的转动,闪射出狐狸一样狡黠的光芒。接着说道:

“我看你们这里群山绵延,古宅雄奇,乃藏龙卧虎之地呀!”

陈由红的父亲陈中和只要听见别人赞美他这块风水宝地,这三栋祖辈留下的青砖瓦房,就心情大爽,打开了他滔滔不绝的话匣子:

“看你岁数不大,还懂点风水?算你有眼光,我们的祖宗那可是大人物,皇宫里出来的太医。我要有时间可以跟你讲三天三夜。”陈由红的父亲陈中和一下子来了精神,脑海里涌现出的全是祖辈耀眼的辉煌过去。

“可惜,我要筑坝,要劳动,要为明年的耕种做准备。”

那个八字须的中年男人,听见陈由红父亲的话,胃口被高高的吊起,眼前晃动着无数的奇珍异宝,兴奋得都有点口吃了:

“大,大伯,不,不急。我们反正也是到处闲逛,我看你们两个人打窝太累了,我们两个加入你们的行列,我们虽然力气不大,但多个人还是多份力量。您看行吗?”

老人家正愁人员少了,他们主动要加入,他巴之不得的说道:

“好啊,不过话说前头,饭管饱,酒管足。我可没有工钱给你们。”“看您说的,能跟您一起劳动是我们的福气。粘粘您祖辈的富贵,说不定我们从今往后顺风顺水呢!”

唠叨完,他们就加入到担土筑坝的队伍,工地上一下子热闹了许多。

陈龙和陈凤心里暗中高兴,有了两个外人,父亲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别处,就不会因为做多做少,做对做错而挨训受骂。

劳动的过程中,他们弄清楚了,八字须的中年男人姓李,名明惠;黑瘦长脸的姓张,名发良。改革开放后,他们的农田前几年就分给了农户,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农闲的时候就结伴出来走村串户,倒卖古玩珍宝和银元。他们俩是亲老表。干活的时候,他们倒也不偷懒,像个庄稼人,给陈由红的父亲留下了较好的印象。

吃中饭的时间到了,福建人李明惠、张发良跟随陈龙一家来到他们那栋古旧的青砖大瓦房,他们伫立屋前,张目四望,只见门窗雕刻精美,美工独特,布局别致;且飞檐高翘,山墙昂立,颇有气势。八字须感叹道:

“清朝老宅,做工精美,可见老辈非等闲之辈。佩服,佩服!”黑瘦长脸者也附和道:“有这样非同凡响的古宅,也一定有传家之宝吧?”陈由红的父亲接话道“历经十代,兵灾匪患,哪里还有宝?只剩下一串苍凉的故事!”

跨过高大厚实的玉石门槛,来到宽阔的厅堂,厅堂角落摆放的一张老红色八仙桌,立刻引起两位福建人的注意,他们又是摸,又是敲,又是闻;翻过来,倒过去,折腾了好半天。

“这是什么时候的桌子?”八字须不动声色的询问陈由红的父亲陈忠和。

“祖辈传下来的,没哪个知道有多少年?”

八字须和黑瘦长脸用难于听懂的福建话嘀咕了好一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