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传家之宝

2018-04-15 作者: 高山雪豹
第九十五章 传家之宝

这两个跑江湖的福建人,对陈由红的父亲一直很巴结。吃过中饭,喝过茶,他们试探性的对陈由红的父亲说道:

“我们想到您的屋里看看,有值钱的玩意,我们一定不亏待您!”

“几间破家具,摆得乱七八糟,哪有什么值钱的玩意?”陈由红的父亲老老实实的回答。

推开厢房的门,让他们进去看个究竟。

一个落满灰尘的铜镜化妆台,一张老掉牙的旧床,他们硬是从紫红色底板上看见了生产的日期:乾隆三十九年,也就是1774年。看完之后,他们面色凝重,没有多言。陈由红的母亲在一旁说“老头子。冬天白昼短,黑夜长,再不出工就做不出个所以然了。”

“两位客人,得罪了,我们要去闸氹了。”

八字须和黑瘦长脸交换了一下脸色说道:“大伯。我们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您不嫌弃我们力气小,就帮您还干两天活。”

“看你们说的,我正缺劳力,欢迎还来不及呢!”陈由红的父亲说完,就吆喝陈龙、陈凤出工。八字须和黑瘦长脸自然也跟着去工地。

干了一天的活,吃过晚饭,坐在火炉边烤着飘起尺把高蓝色火苗的煤火,陈由红的父亲在两个福建人的撺掇下,正眉飞色舞的讲述他祖辈的传奇:

“我们的老祖宗那真是学富五车,聪明绝顶,而且巧遇奇人,学得旷世医术。在皇宫当太医,给穿龙袍的皇帝,穿绸缎的嫔妃把脉开方,那是何等的风光显贵!瞧好了任何一位主子的疑难杂症,所得赏赐那是车载人扛,何等的富有?”这正是两个外地人所需要的信息。黑瘦长脸好奇的问道:“大伯。您听说过这些老家具的来历没?”

“听我爷爷说,有几样家具是飘洋过海,经长江,到沙市,再经沮漳河,最后用骡马运来的。”停了停,环顾众人。见陈龙、陈凤也在张耳恭听。接着说道:你们说,我们这山上到处是树,几件家具用得着这么麻烦吗?”他又自问自答:反正那时候祖宗有的是银子,他们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我们也管不着……

陈由红的父亲陈忠和把他知道的关于家具的来历,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他只没炫耀他那老祖宗独创的“康熙延寿功”。

在他看来,这门功夫不仅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奇功妙法;而且更是驾驭后宫三千佳丽确保元气不衰的惊世奇功。既然祖训不外传,也就没有必要张扬。他心中暗道,倘若不是我们老祖宗受到倾轧,逃出京城,隐归山野,后面的清朝皇帝也不会个个短命吧?

“大伯。我们想跟您商量点事:您那件铜镜梳妆台,反正也没什么用处,我们搬回去鉴定一下看有没有什么价值。如果有价值我们就把您这里的几件旧家具都买了。”八字须很诚恳地对陈由红的父亲说道。“当然。我们不白拿,还是给点钱。”黑瘦长脸补充道。

陈由红的父亲从遐想中又回到现实,他的老祖宗已经归隐山林这是不争的事实。他面带微笑,眼光慈祥的看着两个外地人说道:

“本来一件旧家具,也没多大用途,送给你们也无妨。不过,这么大老远的,你们拖回去多费事呀?”陈由红的父亲并不知道,这几件家具,是用珍贵的海南黄花梨,经名家之手精心打造,是上品中的上品,只是那时候乡下人还不知就里,没识庐山真面目。

“大伯。两百块。怎么样?”八字须探寻的望着陈由红的父亲。

陈由红的父亲一愣“两百块?”这可是刚参加工作的同志半年的工资呀。读高中的陈龙也看出了蹊跷,忙插嘴道:“爹。卖这些东西要问问二哥,他到过省城呢!”陈凤也附和道:“爹。是要问问二哥。”陈龙的父亲明白儿子女儿的意思,就顺口说道:

“对。要听听由红的意见。”

八字须脸色骤变,露出不悦之色“大伯。就一件旧家具,又不是什么宝贝。五百块,怎么样?”

这个价钱已经很震撼了。人真是个怪物,你要是出个五块、十块也许就成交了。五百的价格反而把事情搞砸了。谁也没想到,二十年后,陈由红兄妹卖出这些古旧家具的时候,一张床,一张八仙桌,一个化妆台,三样卖了一百万。

陈由红的父亲已经决定不卖了。他虽然没有祖辈出名,但也非孤陋寡闻之人。长期的*治运动和没完没了的批斗,让他的心智像蚕茧一样被束缚了,在处世接物中宁可自己吃亏,也不会让别人受委屈。他见这两个外地人帮忙他劳动了大半天,平心而论,也不能让他们空手而归。于是他走到那个古旧的紫红色柜子里拿出了三杆精致绝伦的旱烟袋。对两个福建人说道:“你们走村串户也不容易,我这几杆旱烟袋是有些来头的,在我爷爷手里是十杆,到了我爹和我手里散落不少,现在只剩下这三杆,你们出个价,我卖给你们一人一杆。”

八字须和黑瘦长脸一人拿一杆,睁大眼睛,反复端详。甄别出此眼袋为:清代乌铜走银翡翠旱烟袋。整体古朴、体型大气、包浆浑厚,烟杆为老珍贵材料起玻璃光,烟嘴为冰种飘花翡翠,烟锅是云南失传技法乌铜走银,烟袋是豹掌加工而成。三杆旱烟袋长短不一:最长的一杆有一米长,最短的一杆三十厘米,中间的那杆六十厘米。各具特色,实为不可多得的烟具精品。

八字须反复掂量,终于开口:大伯,看您是个爽直人,每杆五十块,三杆旱烟袋我们都要了。陈由红的父亲陈忠和有点不悦,吭吭两声,清理几下嗓子,也表示他的不满。愤愤然说道,说好卖给你们一人一杆,我还要留一杆自己用,怎么还要三杆?一杆一百块,你们拿去吧。

“好,好。一百就一百。大伯,您说哒算!”黑瘦长脸忙把手伸进内衣袋摸钱,数了两百块钱递给陈由红的父亲。当天晚上,八字须和黑瘦长脸抱着长长的烟杆睡了一夜,生怕它们长出手脚,不翼而飞。第二天,吃过早饭就匆匆离开,再也没提帮忙筑坝劳动的事了。剩下的那杆最短的旱烟袋,陈由红的父亲一直用到寿终正寝。最后还是陈由红的妹妹——陈凤,掂量再三,拿到古玩店卖了一万八千元。

陈龙、陈凤天天在家劳动,感到枯糙无味,时刻盼望他们的哥哥陈由红归来。眼看过年就一两天时间了,还没有陈由红的影子,陈由红的父亲和母亲也时不时念叨:这个陈由红,在忙什么大事?要过年了也不回来!陈凤闪动一双明亮的眸子回答“爹,妈。二哥该不会是出去面授了吧?”陈龙插嘴道,哥说了,他春节后出去面授。我估计他在干大事,他好像说过,要写一本书。

正在家人猜测陈由红行踪的时候,他还在江城汉正街如火如荼的忙活生意。

陈由红放假后来到江城,今天是第十一天。这段时间他们的服装批发生意出人意料的红火,每一天的销售额都在一万五千元左右。从昨天开始,江城的人流少了,生意清淡了许多,不过周建军这次进的衣物也已经所剩不多,他们的批发店只有少量的滞销货了。再过三天就过年了,中国的传统,有钱无钱回家过年,过年是全家人团圆的日子。在外的游子此时正争先恐后地往家里赶路。

生意少了。周小丫他们三个人一边招呼零星的顾客,一边核对账目,清点货物。周小丫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嘴里不时哼唱着流行歌曲,她的言谈举止,难于掩饰少女的天真和喜悦。

在江城做生意这几个月虽然辛苦,但对她的人生至关重要。此时此刻,她就像迎着太阳飞行的九头鸟,有了明确的方向。今后的路虽然仍然充满挑战,但毫无疑问已经是一条康庄大道!

尤其是这十多天与陈由红朝夕相处的日子,她怡然自得、喜不自胜,心里充溢着满满的甜蜜和幸福!她的心境就如碧波荡漾,辽阔浩瀚的大海!

周小丫用肩头撞了一下陈由红“春节前就这样了,明天我们回家吧?”她哥周建军抢着回答:好啊!我熬得没得法了,是要回去放松放松。陈由红情意绵绵的看着周小丫说道:

“我服从安排。你说在这儿过年我也没有意见。”三个人的意见很好统一,周小丫说哒算。

关闭